手把手教你企业所得税退税会计分录(附完整账务处理模板)

“叮咚!您的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已到账!” 收到这条银行短信,财务小王的喜悦只持续了三秒,紧接着就懵了:“这钱是到账了,可账该怎么记啊?分录怎么写才正确?会不会影响今年的利润表?”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个“甜蜜的烦恼”——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分录,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明明白白,让你下次退税时也能从容应对!

先搞明白:啥是企业所得税返还?钱为啥会回来?

简单说,就是你之前交多了!税务局发现后,按规矩把多收的“冤枉钱”退给你,常见原因有:

  1. 年度汇算清缴后退税: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平时每个季度按预估数预缴企业所得税(这叫预缴),等年度结束后进行“年终大盘点”(这叫汇算清缴),一盘算发现全年实际要交的税比预缴的少,多缴的部分自然要退回来。
  2.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后退税: 比如你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型微利企业等优惠条件,但预缴时没及时享受或者算少了优惠额,汇算清缴后就能申请退回多缴的税。
  3. 税务稽查或自查发现多缴退税: 税务局来检查,或者你自己查账发现以前年度多缴了企业所得税,更正申报后申请退税。
  4. 误收退税: 纯粹是税务局或企业自己计算、申报错误导致多缴了。

核心要点: 企业所得税返还,本质上是国家把你之前多交给它的“所得税费用”还给你。 它影响的是你最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这个成本。

手把手教你企业所得税退税会计分录(附完整账务处理模板)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 第1张

关键来了!企业所得税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干货版)

做分录前,必须搞清楚退税所属的年度! 这直接决定了你用哪个科目,账务处理差异很大!咱们分情况看:

退的是本年度(比如2025年)多缴的企业所得税

  • 场景举例: 2025年3月完成2025年度汇算清缴,结果显示2025年多预缴了30万企业所得税,2025年4月收到了这笔退税款。
  • 核心思路: 这笔退税直接冲减你2025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因为汇算清缴是对上一年度(2025年) 税款的最终确认,但会计处理上,调整的是本年(2025年) 的损益(遵循权责发生制)。
  • 完整分录步骤:
  1. 收到税务机关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退税审批通知(此时钱可能还没到账):

    • 这一步主要是确认退税权利,实务中很多企业会简化处理,等钱到账再做账,但如果金额巨大或想更规范,可以做:
    • 借:其他应收款 — 应收退税款(XXX税务局) 30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300,000
    • (解读:确认了税务局欠你30万退税,同时冲减你账上挂着的“应交企业所得税”负债,因为这部分不用交了,要退回来。)
  2. 实际收到退税款,银行账户钱到账了(最常用、最关键的步骤!):

    • 借:银行存款 30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300,000
    • (解读:钱到账了,同时直接把这笔退款冲减(减少) 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成本,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做法!)
    • ✅ 简化做法(推荐): 如果之前没做第一步,直接收到钱:
      • 借:银行存款 30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300,000

退的是以前年度(比如2025年或更早)多缴的企业所得税

  • 场景举例: 2025年5月,因为税务自查,发现2025年度多缴了企业所得税15万,申请退税后于2025年6月收到这笔钱。
  • 核心思路: 这笔退税调整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需要追溯调整,调整的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最终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如果涉及),它不会影响本年(2025年) 的“所得税费用”或利润表。
  • 完整分录步骤:
  1. 确认应退税款并收到钱:

    • 借:银行存款 15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000
    • (解读:钱到账了,同时冲减账上挂着的“应交企业所得税”负债,但这笔负债是以前年度形成的。)
  2. 冲减多计提的“应交税费”,并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00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0
    • (解读:把第一步冲负债的分录转平,同时把这笔收益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专门用来核算这类跨期的重要调整。)
  3.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结转: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0
    •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150,000
    • (解读:这笔退税收益增加了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如果公司需要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还需按比例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转入“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因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三免三减半”)而收到的退税

  • 场景举例: 某软件企业处于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免税期,但季度预缴时忘记享受优惠,全额预缴了,汇算清缴后申请退回多缴税款20万并收到。
  • 核心思路: 这类退税本质是减免的所得税优惠,根据准则,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除“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流转税外),通常不作为政府补助,而是直接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处理方式同情况一(本年度退税)
  • 分录(简化,按收到钱处理):
    • 借:银行存款 20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200,000
    • (解读:优惠带来的退税,直接减少当期的所得税成本。)

重要提醒!特殊情况处理:

  • 小企业会计准则用户请注意! 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对于以前年度的退税,处理更简单:
    • 借:银行存款 XXX
    • 贷:所得税费用 XXX (直接计入收到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 (解读:小企业准则更简化,无论退哪年的税,都算作收到当年的收益。) 但在填报年度所得税申报表时,需注意调整对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做分录时,千万别踩这些坑!(血泪经验分享)

  1. ❌ 错把退税当“营业外收入”或“政府补助”: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企业所得税返还是冲减成本(所得税费用)调整留存收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未分配利润)不是天上掉馅饼的“营业外收入”,除非是与资产相关的特殊政策性退税(非常少见),否则不要用“递延收益”或“其他收益”。
  2. ❌ 混淆退税年度: 本年度退 vs 以前年度退,处理天壤之别!务必先确认清楚退税所属期。
  3. ❌ 忽略“应交税费”科目的余额: 在以前年度退税处理中,需要通过“应交税费”过渡(见情况二),直接 借:银行存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是不规范的,漏掉了冲减负债的步骤。
  4. ❌ 现金流项目乱选: 收到的所得税返还,在现金流量表上属于 “收到的税费返还” 项目,应计入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不要错误地放到“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里。
  5. ❌ 附件不齐全: 做账凭证后面一定要附上关键证据!包括:
    • 税务局的《税务事项通知书》(退税批准通知)
    • 《税收收入退还书》或银行电子回单(证明钱已到账)
    • 相关的更正申报表或汇算清缴报告(证明退税原因和依据)
    • 内部审批流程单(如有)

实战案例演示(看得懂,学得会!)

案例1:本年度汇算清缴退税(2025年退2025年多缴税)

  • 背景:ABC公司2025年4月完成2025年度汇算清缴,应退税款50,000元,2025年5月10日,银行收到该笔退税款。
  • 正确分录(2025年5月做账):
    • 借:银行存款 5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50,000

案例2:以前年度多缴退税(2025年退2025年多缴税)

  • 背景:DEF公司2025年7月自查发现2025年度因计算错误多缴企业所得税80,000元,申请退税获批后于2025年8月15日收到款项。
  • 正确分录(2025年8月做账):
    • 借:银行存款 80,000 (钱到了)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80,000 (冲销多挂的负债)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80,000 (把上笔贷方冲掉)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 (结转调整额)
    •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0,000 (增加未分配利润)
    • (假设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000
      •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8,000

案例3: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退税(2025年退2025年多缴税)

  • 背景:GHI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按25%税率预缴,2025年汇算清缴按15%优惠税率计算,应退100,000元,2025年6月收到。
  • 正确分录(同本年度退税):
    • 借:银行存款 10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100,000

清晰思路,一步到位

企业所得税退税分录的核心,就两点:

  1. 看时间! 退的是今年的钱(影响今年利润表)?还是去年或更早的钱(影响留存收益)?
  2. 看本质! 它就是所得税费用的回调或者对以前年度利润的修正,不是额外的收入!
  • 本年度退税(最常见): 借:银行存款,贷:所得税费用
  • 以前年度退税: 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盈余公积)
  • 税收优惠退税: 同“本年度退税”处理。

记住这个口诀:“本年退税减费用,往年退税调留存,优惠退税同本年,附件齐全好备查!”

下次再收到那笔“意外之财”,相信你一定能淡定地翻开账本,准确无误地写下那几行分录,深藏功与名!

手把手教你企业所得税退税会计分录(附完整账务处理模板)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