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所得税返还新规,3分钟搞懂怎么申请!
还在为企业所得税怎么“返”而一头雾水?国家刚出台的新政策,直接关系到你公司能拿回多少钱!这篇接地气的解读,带你快速掌握核心要点,手把手教你申请!
核心答案速递:
企业所得税返还新规定的“最新版文件”主要指: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37号):这是2025年发布、2025年继续执行的关键文件,明确了小型微利企业最新的所得税优惠(实际就是变相“返还”)。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7号):明确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有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100%),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税负减免(可视为返还)。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4号):这是2025年3月发布的文件,延长了部分2025年底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37号文的关键内容)至2027年底,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
37号文和7号文是核心规则,4号文确保了这些利好至少持续到2027年!
别被“返还”迷惑了!本质是超强税收优惠

先纠正一个普遍误解:我们常说的“企业所得税返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税务局真把你已经交的税款原路退回给你(特殊区域或特殊政策除外,如某些地方性财政奖励),它真正的含义是:国家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大幅降低了你实际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相当于“少交”甚至“不交”,效果上就像是“返还”了你原本可能要交的钱。
2025年最新政策核心:谁受益?怎么“返”?
小型微利企业:力度空前!实际税负低至5%!
这是国家最力挺的群体!根据财政部37号公告(2025年4号公告延长有效期),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
- ≤ 100万元部分: 按 20% 的税率计算税额,再减按 5% 计入应纳税额。*实际税负 = 20% 12.5% = 2.5%!**
- > 100万元 且 ≤ 300万元部分: 按 20% 的税率计算税额,再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额。*实际税负 = 20% 25% = 5%!**
举个例子秒懂: 老王的小公司2025年应纳税所得额是250万元(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 100万部分:应纳所得税额 = 100万 20% 12.5% = 5万元
- 150万部分(250万-100万):应纳所得税额 = 150万 20% 25% = 5万元
- 总计纳税:2.5万 + 7.5万 = 10万元
- 实际税负率:10万 / 250万 = 4%!
如果没这政策呢? 按标准25%税率,得交250万 * 25% = 62.5万元!相当于“返还”了52.5万元! 这优惠力度,简直是中小企业的及时雨!
怎么才算“小型微利企业”?必须同时满足:
- 人数要求: 工业企业 ≤ 300人,其他企业 ≤ 300人。(注意:2025年起人数上限统一为300人!)
- 资产要求: 工业企业 ≤ 5000万元,其他企业 ≤ 5000万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老板们务必对照自查!
科技型中小企业 & 所有企业:研发投入越多,“返”得越多!
国家鼓励创新,真金白银支持研发!根据财政部7号公告:
- 科技型中小企业: 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允许按实际发生额的200%在税前加计扣除!相当于投入100元研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能按200元扣。
- 其他所有行业企业: 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允许按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制造业企业也是100%,之前更高的政策已并入此条)。
加计扣除 = 直接减少你的应纳税所得额 = 少交税!
例子说明: 小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5年符合规定的研发费用花了100万元。
- 据实扣除:100万
- 加计扣除比例:200% - 100% = 额外多扣100% → 100万 * 100% = 额外扣除100万
- 税前可扣除总额:100万(实扣) + 100万(加计) = 200万
- 如果公司当年利润总额(未扣研发)是300万,扣掉这200万研发费,应纳税所得额就变成100万了!相比没加计扣除(只扣100万,应纳税所得额200万),直接省了一大笔税!
特定行业/设备:加速折旧,税负后移变相“返”
国家鼓励某些行业或购买特定设备:
- 高新技术企业: 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
- 所有企业: 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500万元的,也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
- 特定行业(如集成电路、环保、节能节水等): 可能有更优惠的加速折旧政策(如缩短年限、提高折旧率)。 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旧 = 让企业在购买当年或前几年多扣成本、少交税 = 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国家给你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
地方性财政返还/奖励(力度因地而异)
除了中央的统一政策,很多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等)为了招商引资或促进特定产业发展,会出台地方性的财政返还或奖励政策。
- 形式多样: 可能按你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的一定比例(如30%-80%甚至更高)返还给你;也可能是达到一定经济贡献后的阶梯式奖励。
- 政策多变: 这类政策地方特色明显,有效期、门槛、比例差异很大。
- 如何获取信息?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咨询当地招商部门、园区管委会或你的税务专管员! 主动去问,别等馅饼砸头上。
“返还”申请实战指南:不是坐等,是主动合规申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返还”优惠不是自动到账!不是自动到账!不是自动到账! 需要企业主动作为:
Step 1: 资格自查 - 对号入座
- 仔细研读政策(37号、7号、4号公告是基础),对照企业类型(是小微吗?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吗?)、行业、资产、人员、研发活动、设备购入情况等,判断能享受哪类优惠,拿不准?赶紧咨询专业会计师或税务师!
Step 2: 账务&凭证准备 - 铁证如山
- 小型微利企业: 确保财务核算健全,能清晰划分不同所得额区间(≤100万和100-300万部分),准备好证明资产、人数的材料(如财务报表、社保缴纳记录)。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这是税务检查重点!
- 立项: 规范的研发项目立项书(项目计划、预算、人员等)。
- 归集: 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分项目、分费用类别(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其他相关费用)清晰归集。
- 凭证: 所有研发费用的发票、合同、银行付款记录、工时记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必须齐全、真实、可追溯。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一次性扣除: 保存好设备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税务备案资料(如需要)。
Step 3: 汇算清缴时主动申报 - 关键一步!
-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申请,主要在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进行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环节完成。
- 填报对应申报表:
-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填写《A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主表及《A107040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填写《A10701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这是核心!数据来源于你的研发费用辅助账),并需将归集表留存备查。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一次性扣除:填写《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 电子税务局操作: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电子税务局在线填报提交,务必仔细核对数据,准确勾选适用政策。
Step 4: 税务审核 & 后续管理
- 税务局收到申报后,会进行审核,尤其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认定等高风险优惠,抽查力度较大。
- 企业需将研发费用辅助账、项目立项书、相关凭证等资料留存备查(通常至少10年),随时准备配合税务部门的核查,资料不全或不合规,优惠可能被取消甚至面临处罚。
Step 5: 地方性返还/奖励申请(如适用)
- 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园区发布的政策通知。
- 按要求准备材料(通常包括纳税证明、企业基本情况、申请报告、承诺书等)。
- 主动向负责的部门(如招商局、财政局、园区管委会)提交书面申请,按流程办理,这一步往往需要企业更主动地去跟进。
老板必看:避坑指南 & 关键提醒
- “筹划”有风险,合规是底线: 切勿为了享受优惠而虚构研发项目、虚增研发费用、人为拆分企业,金税系统日益强大,税务监管越来越严,违规成本极高!
- 留存备查是硬要求: 特别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没有规范的辅助账和完整的备查资料,即使申报了也经不起查,随时可能被纳税调整补税+滞纳金,别偷懒!
- “小型微利”身份动态变化: 企业规模是动态的!今年符合,不代表明年还符合,汇算清缴时一定要重新判断,如果年中规模超标了,需要从超标季度起停止享受优惠。
- 研发费用界定要清晰: 不是所有“研发”相关支出都能加计扣除,要严格对照财税政策文件规定的范围(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等八大类),常见误区:把日常生产改进、市场调研、普通产品测试费用混为研发费。
- 政策时效盯紧点: 国家政策会调整(如4号文延长了37号文有效期),地方性政策更是可能一年一变,务必通过财政部、税务总局官网、当地税务局网站、权威财税媒体获取最新信息,别用过时的老黄历!
-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企业所得税优惠涉及政策细节多、操作复杂、风险点也不少。强烈建议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或代理记账机构协助判断资格、规范账务、准备申报和备查资料,确保应享尽享、安全无忧,这笔服务费花得绝对值!
真实案例:政策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 案例A(小微企业): 某设计工作室,2025年应纳税所得额280万元,符合小型微利条件,享受优惠后实际纳税约14万元(100万5% + 180万5%),若按25%税率,需交70万元!省下56万元! 老板把这笔钱投入更新设备和人才招聘,业务越做越好。
- 案例B(科技企业): 某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2025年投入合规研发费用200万元,享受200%加计扣除,税前共扣除400万元,假设其利润总额800万元(未扣研发),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比未加计(扣除200万后所得额600万)少算了200万所得额,按25%税率计算,直接少交50万元税款! 这笔钱成为其持续研发的重要动力。
红利在手,行动要有!
企业所得税的“返还”红利(核心是各类税收优惠),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和研发创新的政策,是国家给企业实实在在的减负大礼包,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老板们必须:
- 吃透政策: 搞清楚37号、7号、4号公告以及地方政策。
- 合规经营: 确保企业真实符合条件,特别是研发费用的归集要经得起考验。
- 主动申报: 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准确、完整地填报相关优惠附表。
- 备查到位: 所有支撑材料规范留存,随时备查。
- 善用外脑: 复杂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2025年的政策环境对合规经营、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企业依然友好,别再让该你享受的“返还”躺在政策文件里睡大觉了!马上对照检查,合规操作,把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省下来,投入到企业更关键的发展中去吧!政策红利就在眼前,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