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年企业所得税返还新规落地,这些企业能拿回真金白银!
老张经营着一家小机械加工厂,去年咬牙更新了一批设备,前两天,他财务小王兴冲冲跑来说:“张总,税务局刚出的新文件!咱去年买设备的钱,今年报税能多退回来好几万!”老张一听乐了:“真有这种好事?快给我讲讲!”
没错!财政部、税务总局刚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的公告》(2025年第62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 重点就是:符合条件的钱花出去,真能帮你把交过的税“要”回来一部分!
新规核心:哪些钱花了能“返税”?返多少?
这次新规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准发力,鼓励企业把钱花在“刀刃”上:
-
“家底”升级最划算:购置设备、器具
- 谁能享受? 所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这是最大亮点,只要你是中小微企业(标准下面细说),买生产用的设备、器具(比如机床、电脑、实验仪器、货架、办公家具等),就有大福利。
- 能“返”多少? 不是直接退现金,是让你当年一次性在税前多扣成本! 新规允许你按购买价格的100%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简单说,你花了100万买设备,算利润时直接把这100万全扣掉,相当于利润瞬间减少100万,要交的税自然就少了一大块!
- 举个例子: 假设老张工厂今年(2025年)利润总额(未扣除新购设备)是200万元,他花50万买了台新数控机床,按老政策,设备要分几年折旧(比如每年折10万),新政策下,他可以一次性扣除这50万!那么2025年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变成了 200万 - 50万 = 150万,按25%税率算,原来要交50万税(200万25%),现在只用交37.5万(150万25%),直接省下12.5万真金白银! 这效果,跟“返税”几乎没区别,而且是立竿见影!
-
“智力”投资不吃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谁能享受? 几乎所有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都能受益,但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的力度超级加倍!
- 能“返”多少? 核心是“加计扣除”,你实际花了100万搞研发:
- 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计比例100%!相当于税务局让你按 200万 (100万 + 100万*100%) 在税前扣除,这力度,前所未有!
- 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非负面清单行业): 加计比例75%,相当于按 175万 (100万 + 100万*75%) 扣除。
- 同样是老张: 假设他的机械厂(属于制造业)今年还投入了80万研发新产品,按新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即可以按 160万 (80万 * 200%)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结合上面买设备的例子,他202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变成了:200万 (利润) - 50万 (设备一次性扣) - 160万 (研发加计扣) = -10万(亏损)!亏损可以结转以后年度弥补,今年不仅不用交税,亏损额还能留着以后抵税,等于双重优惠!
-
“招兵买马”有补贴:特定人群就业相关
- 谁能享受? 招用了特定人员的企业,比如脱贫人口、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
- 能“返”多少? 按实际招用人数定额直接减免税,每人每年定额标准从6000元到9000元不等(各地可能略有差异),最长能享受3年,这相当于你每招用一个符合条件的员工,税务局每年就给你发几千块的“补贴”,直接从你要交的税里扣掉。
重中之重:中小微企业如何认定?
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这条“大鱼”,只有中小微企业能吃到!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
主要看三个指标(需同时满足),标准很清晰:
- 你的“块头”(从业人数):
- 工业企业: ≤ 300人
- 其他企业: ≤ 300人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数要求更宽松,但这次设备优惠主要看上面两条)
- 你的“体重”(资产总额):
- 工业企业: ≤ 5000万元
- 其他企业: ≤ 5000万元
- 你的“力气”(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
- 怎么算? 看的是你享受优惠所属年度的年度平均值,比如你想享受2025年的优惠,就看2025年全年你企业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平均值,以及202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达标。
- 关键点: 即使你规模小,但如果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00万这条线,对不起,当年就不能享受中小微企业的设备一次性扣除优惠了(研发加计等其他优惠可能还能享受,但门槛不同),规划利润很重要!
想拿到“返税”,关键动作不能少!
政策好,但不会自动送上门!企业必须主动出击:
- 留存证据是王道: 买设备的发票、合同、付款凭证;研发项目的立项决议、计划书、费用明细账、归集表;招用特定人员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身份证明(如残疾证、退役证)等。这些是你的“退税护身符”,务必完整、清晰保存至少5年! 税务局检查时拿不出来,到嘴的“肉”就得吐回去,还可能被罚。
- 准确归集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要单独建账核算,把直接投入、人员人工、仪器设备折旧等分门别类归集好,这是享受高比例加计扣除的基础,账目混乱会导致无法享受或大打折扣。
- 按时申报别拖延: 这些优惠都是在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享受,特别是年度汇算清缴(次年1月1日到5月31日)是最终确定和申请享受全年优惠的关键期,千万别错过截止日期!
- 关注地方特色“加餐”: 除了中央政策,很多省市、产业园区还有自己的“返税”或财政奖励政策(比如对地方留成部分按比例返还)。主动去当地政府官网、税务局官网或招商部门查询,或者直接打电话咨询! 别漏掉家门口的福利。
重要提醒:擦亮眼睛,避开这些坑!
- 警惕“代办退税”陷阱: 有些不法中介声称“有关系”、“包退税”,预收高额费用甚至要求企业先缴一笔“保证金”。符合条件的企业自行申报即可享受优惠,税务局不会收取任何“代办费”! 任何让你先交钱再退税的,99.99%是骗子!
- “返税”≠“不缴税”: 政策是让你在符合条件时少缴或延迟缴税,不是免除所有纳税义务,该交的税还是要依法缴纳,偷税漏税后果严重。
- 政策有窗口期: 比如设备一次性扣除政策,目前有效期到2027年12月31日,研发加计扣除比例也可能根据国家战略调整。密切关注财政部、税务总局官网发布的最新政策!
- 专业的事问专业的人: 政策细节复杂,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如果拿不准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能享受多少优惠,或者账务处理有困难,务必咨询专业的注册会计师(CPA)或税务师事务所,花点小钱做专业咨询,可能帮你省下大笔税金或避免罚款风险。
如何第一时间获取最权威、最准确的新政策?
信息满天飞,认准官方渠道最靠谱:
- 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发布所有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的权威源头,搜索“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等关键词。
- 财政部官网: 发布财政政策和相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 政策推送及时,解读通俗易懂。
- “12366”纳税服务热线: 有任何疑问,直接打电话咨询税务工作人员。
- 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税收管理员: 了解本地执行口径和特色政策的好去处。
2025年这批企业所得税优惠(特别是设备一次性扣除和研发加计扣除),是国家给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减负加油的“真金白银”大礼包,老张的故事告诉我们,了解政策、吃透政策、用足政策,就能实实在在降低经营成本,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发展壮大上。
别让好政策躺在文件里睡觉!赶紧行动起来:
- 对号入座: 看看你的企业属于哪类?中小微?制造业?招用了特定人员吗?
- 算清账目: 今年买了多少设备?投入了多少研发费用?招了多少符合条件的人?能省多少税?
- 备齐证据: 发票、合同、研发记录、用工证明... 整理归档!
- 按时申报: 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准时准确填报享受优惠!
- 关注官方: 定期查看税务总局、财政局官网,订阅公众号,不错过任何更新!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与企业共渡难关、共享发展的桥梁,主动拥抱变化,合规享受红利,让这些“政策红包”真正成为你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