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指南,钱回来该进哪个钱包?

"王会计,刚收到税务局退回来的一笔钱,说是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这该记哪个科目啊?"一大早,财务部小李就拿着银行回单冲进了办公室,王会计扶了扶眼镜,笑着说:"别急,钱‘回家’的路有好几条,得看清楚它从哪条路回来的。"

税收返还:企业交出去的税,还能回来?

简单说,税收返还是政府为了鼓励特定行业、扶持企业发展或执行特定政策,将企业已经缴纳的部分或全部税款,按规定程序再退还给企业的行为,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国家政策红利的兑现,常见的返还形式包括:

  • 直接退税: 税务局直接把钱打到企业账户(如软件企业增值税超税负返还)。
  • 先征后退: 企业先按规定全额缴税,后续再申请退还(如某些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 即征即退: 企业在缴税时直接按优惠税率计算缴纳,或缴纳后税务部门立即启动退税程序(常见于扶持特定行业的增值税政策)。
  • 税收返还: 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或鼓励特定产业,将地方留存部分税收按约定比例返还给企业(需注意合规性)。

核心科目解析:钱回来,进哪个"口袋"?

收到退税,会计不能简单粗暴地记"银行存款"增加就完事了,关键要找到它对应的"家"——正确的会计科目,这个"家"的选择,取决于税收返还的性质和政策依据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指南,钱回来该进哪个钱包?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是什么科目的 第1张

属于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 - 进"损益类"口袋

  • 典型代表: 大部分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直接退税(如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优惠,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退税等),以及地方政府为扶持产业而给予的税收返还(合规部分)。
  • 核心科目:
    • 其他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 这是现在最常见、最主流的做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绝大部分税收返都属于此类),计入"其他收益",这是因为它通常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紧密相关。
      • 例子: 某软件公司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款项10万元。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返还 100, 000
    • 营业外收入: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 或 极特殊情形) 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或者明确认定该税收返还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这种情况较少见),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 例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 某小型资源回收企业收到先征后退的增值税5万元。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50, 000
        •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税收返还 50, 000

属于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进"其他收益"或冲减"费用"

  • 典型代表: 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后,税务机关按规定比例(通常是2%)返还的手续费,这是对你"代劳"工作的补偿。
  • 核心科目:
    • 其他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 - 推荐) 将其视为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
      • 例子: 某公司收到税务局返还的上年度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8, 000元。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8, 000
        • 贷:其他收益 - 个税手续费返还 8, 000
    • 冲减"管理费用"等: 也可选择将其视为对原扣缴工作成本的补偿,直接冲减相关费用(如"管理费用")。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8, 000
        • 贷:管理费用 - 办公费/其他 8, 000 (实务中需注意费用明细科目的合理性)
    • 注意: 这笔钱用于奖励办税人员时,属于企业支出,不能直接冲减返还收入。

属于出口退税 - 进"应收"口袋的收回

  • 典型代表: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计算出的应退税额,这本质是提前垫付或超额缴纳的进项税额的退回,不是额外的收入。
  • 核心科目:
    • 应收出口退税: 计算确认应退税额时,借记此科目,贷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冲销该应收款。
      • 例子: 某外贸公司本月申报出口退税,核准应退税额15万元,款项已到账。
      • 分录 (确认应收时):
        • 借:应收出口退税 150, 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0, 000
      • 分录 (实际收到时):
        • 借:银行存款 150, 000
        • 贷:应收出口退税 150, 000
    • 关键点: 出口退税不确认收入! 它只是把你垫付的、国家该退给你的进项税拿回来。

属于多缴税款的退还 - 冲回"原路"

  • 典型代表: 企业因计算错误、政策理解偏差等原因导致前期多缴了税款,税务机关核实后退还,这不是补助,是纠正错误。
  • 核心科目: 追溯调整,冲减当初多计的税费或成本。
    • 如果多缴的是当年度的税款: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XX税 (多缴的那个税种) / 税金及附加 / 所得税费用 等 (当初多缴时计入的损益科目)
    • 如果多缴的是以前年度的税款: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XX税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XX税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最终影响留存收益)
    • 例子: 某公司发现去年多计提并缴纳了企业所得税3万元,今年收到退税款。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30, 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30, 000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30, 00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000 (后续需结转至"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实战情景模拟:不同返还的分录全演示

情景1:科技型企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 (政府补助性质 - 其他收益)

  • 背景:创新未来软件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2025年10月,其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计算应纳税额65万元,根据财税[2011]100号文,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当月即收到退税款。
  • 计算:
    • 应退税额 = 实际缴纳增值税额 - (软件产品销售额 × 3%)
    • 假设销售额为500万元,则应退税额 = 650, 000 - (5, 000, 000 × 3%) = 650, 000 - 150, 000 = 500, 000元
  • 分录 (实际缴税时):
    • 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650, 000
    • 贷:银行存款 650, 000
  • 分录 (收到退税款时):
    •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即征即退 500, 000

情景2:制造业企业的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返还 (其他收益/冲减费用)

  • 背景: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适用企业会计准则),2025年3月收到当地税务局返还的2025年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12, 000元,公司决定将此款项用于奖励财务部办税人员。
  • 分录 (收到手续费时 - 计入其他收益):
    • 借:银行存款 12, 000
    • 贷:其他收益 - 个税手续费返还 12, 000
  • 分录 (发放奖励时 - 视为职工薪酬支出):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奖金 12, 000 (需计入个人所得,可能涉及二次个税)
    • 贷:银行存款 12, 000
    • 同时结转成本费用:
      • 借:管理费用 - 职工薪酬 12, 000
      •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奖金 12, 000

情景3:外贸公司的出口退税 (应收款项收回)

  • 背景:环球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出口机电产品,2025年11月,经国税局审核批准,可退付出口货物增值税进项税额共计280, 000元,退税款于次月到账。
  • 分录 (申报获批,确认应收退税款时):
    • 借:应收出口退税 280, 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80, 000
  • 分录 (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 借:银行存款 280, 000
    • 贷:应收出口退税 280, 000

关键注意事项:避免踩坑

  1. 政策依据是灵魂: 务必搞清楚收到的这笔返还具体依据的是哪个税收政策文件! 是财税[2011]100号文的软件退税?还是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还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协议?政策不同,返还性质可能不同,会计处理就可能天差地别,手里没文件依据,千万别凭感觉记账。
  2. "日常活动"是分水岭: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使用者,判断是计入"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核心在于该返还是否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绝大多数促进企业主营业务的税收优惠返还(如软件退税、资源综合利用退税)都属于与日常活动相关,应计入"其他收益",极少数非常规、偶发的返还才可能计入"营业外收入"。
  3. 现金流 ≠ 利润: 收到退税导致银行存款增加是必然的,但这笔钱是否增加当期利润,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出口退税是收回垫款,多缴退税是纠正错误,它们都不增加利润,只有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进"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才增加利润,会计要透过现金流的表象,看清经济业务的实质。
  4. 税费处理别遗漏: 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性质返还(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通常构成企业的应税收入,需要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别光顾着高兴钱到账了,忘了月底计提企业所得税时把这部分算进去。
  5. 核算清晰备查全: 建议设置明细科目清晰核算不同来源的返还(如"其他收益 - 增值税软件即征即退"、"其他收益 - 个税手续费返还")。保留完整的退税审批文件、银行回单、政策依据备查,税务稽查时,证明业务真实性和会计处理合规性的关键就是这些资料。
  6. 地方返还需谨慎: 对于地方政府给予的税收返还或财政奖励,务必评估其合法合规性,关注是否有国务院、财政部明确授权,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原则,不合规的返还存在被追缴甚至处罚的风险,会计处理再准确也白搭,如有疑虑,务必咨询专业财税顾问或律师。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指南,钱回来该进哪个钱包?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是什么科目的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