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怎么入账?资深财税人给你讲明白!

“哎呀,王会计,税务局刚通知咱们去年多缴的企业所得税退回来了,这钱打到公司账上了!这账…该怎么记啊?”

刚入行的小李会计捧着银行回单,一脸懵圈地站在财务主管王姐面前,别笑,这场景在企业财务室太常见了!收到“回头钱”本是好事,但该进哪个会计科目?会不会影响利润?税务上有没有讲究?搞错了不仅账目乱,还可能引来税务风险。

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税费返还入账”这事儿,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彻底讲清楚、整明白!

🔍 第一步:先搞清楚“谁”退的钱?—— 分清返还的税种和性质

税费返还可不是一笔糊涂账,不同税种、不同原因退回来的钱,会计处理方式大不同!

  1. 增值税返还/退税:

    •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 这是国家给的“政策红包”!比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的增值税优惠,钱退回来了,会计上通常确认为“其他收益”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或 “营业外收入”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为啥?因为这本质上是国家给的补贴性质的收益
      • 举个栗子🌰: 某软件公司本月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收到退税款10万元。
        • 借:银行存款 100,000
        •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退税款 100,000 (或 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100,000)
      • 期末留抵税额退税: 这个最常见!企业采购多、销售少,或者有大额固定资产采购时,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形成了留抵税额,国家现在政策好,符合条件的留抵税额可以直接申请退到账上(尤其2025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以来)。这笔钱,可不是“收益”!它是企业真金白银垫付出去的进项税,现在只是“还”给你了。 会计处理要冲减原来挂账的“应交税费”
        • 举个栗子🌰: 某制造业企业符合条件,申请并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款50万元。
          • 借:银行存款 50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00,000
          • (注意:实务中也有直接冲减“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 - 待抵扣进项税额”等科目,核心是冲减负债类科目,不确认收入)
        • 误收退税/汇算清缴退税: 比如申报时手滑多缴了,或者季度预缴多了,年度汇算后要退回来,这种退税也属于归还你多交的钱,不是收入,处理方式同留抵退税,冲减对应的“应交税费”科目
          • 举个栗子🌰: 某公司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发现多预缴了税款,申请退回3万元。
            • 借:银行存款 3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30,000
        • 企业所得税返还/退税:

          • 最常见的就是年度汇算清缴后的多缴退税,道理和增值税误收退税一样,冲减“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这钱本来就是你的。
          • 政策性所得税返还(如某些地方性财政返还):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通常是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等目的,将地方留成部分的一部分以奖励形式返还给企业。这种返还带有政府补助性质,应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要注意政策依据和返还协议的具体条款。
          •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

            • 企业兢兢业业地给员工(或非员工)代扣代缴了个税,税务局会按实际入库税款的2% 返还一笔手续费作为“辛苦费”,这笔钱怎么入账?
              • 用于奖励办税人员: 如果明确用来奖励相关财务/办税人员,收到时先挂账,发放时冲减。
                •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 - 个税手续费返还
                • 发放时:借:其他应付款 - 个税手续费返还;贷:银行存款 (涉及个税的话还要代扣代缴)
              • 留在公司使用: 如果公司决定不发给个人,或者部分发给个人部分留用。留用部分通常计入“其他收益” (准则企业) 或 “营业外收入” (小企业准则)。
              • 重要提醒! 这笔返还收入本身,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别光顾着高兴忘了交税哦!
            • 其他税费返还:

              • 比如多缴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处理原则与增值税/所得税的误收退税一致,冲减对应的“应交税费 - 应交XX附加”科目

📑 第二步:光知道科目可不够!—— 入账必备的“证据链”

会计做账讲究“有凭有据”,税费返还更是如此!光把钱记到账上可不行,得把“来龙去脉”理清楚。关键凭证包括:

  • 银行收款回单: 证明钱确实到账了,金额、日期要核对清楚。
  • 税务局出具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或《税收收入退还书》: 这是“官方认证”的退税证明!上面会清晰写明:退的是什么税?税款所属期是哪段时间?退税额是多少?退税依据(政策文号或退税原因)是什么?这是入账最核心、最重要的依据! 务必妥善保管。
  • 企业内部的退税申请审批表(如有): 证明这笔退税是经过公司内部流程申请的。
  • 完税凭证复印件(针对误收、汇算清缴退税等): 证明你之前确实交过这笔钱。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怎么入账?资深财税人给你讲明白!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怎么入账呢 第1张

王姐经验谈: “这些凭证一定要钉在一起,单独存档!税管员来查账,或者自己以后翻旧账,一眼就能看明白这笔钱的来路,少了哪个环节,解释起来都费劲!”

⚠️ 第三步:绕开这些坑!—— 税费返还入账常见雷区

  • 不分性质,统统进“收入”。 把留抵退税、误收退税也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直接虚增了当期利润!这是最常见也最严重的错误!
  • 科目用得“张冠李戴”。 比如把增值税即征即退计入了“主营业务收入”,或者把个税手续费返还直接冲减了“管理费用”,科目不对,报表信息就失真。
  • 只记“主税”,忘了“附加”。 退增值税时,别忘了之前多交的增值税还会导致多交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这部分附加税费的退(抵)也要相应处理(冲减“应交税费 - 应交城建税”等)。
  • 凭证不全或混乱。 没有官方退税通知书,或者凭证散落各处,无法清晰还原业务全貌,埋下审计或税务检查隐患。
  • 忘了返还收入的纳税义务。 特别是计入损益的返还(如即征即退、个税手续费返还留用部分),其本身可能涉及企业所得税(通常都涉及)甚至增值税(如个税手续费返还),别光顾着入账,忘了计提和申报相应税费!

    📊 第四步:实战演示!—— 不同场景完整分录走一遍

    制造业企业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 80万元

    • 背景:符合条件申请,收到税务局退税款。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80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00,000
      • (附凭证:银行回单 + 《税务事项通知书》(退税事项)+ 留抵退税申请表)

      软件企业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款 15万元

      • 背景:享受国家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150,000
        •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即征即退 150,000 (准则企业) / 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150,000 (小企业)
        • (附凭证:银行回单 + 《税务事项通知书》(退税事项)+ 政策依据文件复印件)
        • 注意: 这笔15万需要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收到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5万元

        • 分录:
          • 借:银行存款 50,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
          • (附凭证:银行回单 + 《税务事项通知书》(退税事项)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及完税凭证复印件)

          收到税务局返还的2025年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 8,000元,公司决定其中5,000元奖励给财务部小张和小李(各2500元),剩余3,000元留归公司使用。

          • Step 1: 收到手续费返还
            • 借:银行存款 8,000
            • 贷:其他应付款 - 个税手续费返还 (用于奖励部分) 5,000
            • 贷:其他收益 - 个税手续费返还 (留用部分) 3,000 (准则企业) / 营业外收入 3,000 (小企业)
            • (附凭证:银行回单 + 《税务事项通知书》)
            • Step 2: 发放奖励给小张和小李(需代扣个税)
              • 假设每人应发2500元,需代扣个税50元(示例,按实际计算)。
              • 借:其他应付款 - 个税手续费返还 5,000
              •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 (50+50)
              • 贷:银行存款 4,900 (2450+2450)
              • (附凭证:奖励发放审批单 + 付款凭证)
              • 重要提醒: 这笔返还的8000元手续费收入,需要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6%,小规模纳税人看情况)和企业所得税! 发给小张和小李的5000元奖励,属于他们的工资薪金所得,需要并入其当月工资由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 王姐的贴心叮嘱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入账的核心就两点:一看性质(是还你的钱还是给你的补贴?),二看依据(税局的红头文件说了啥?)。

                • “还钱”性质(留抵退税、误收退税、汇算清缴退税): 大胆冲减“应交税费”相关科目,不增加利润。
                • “补贴/奖励”性质(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个税手续费返还留用部分): 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会增加利润,别忘了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可能还有增值税)。
                • 凭证!凭证!凭证! 税务局的通知书、银行回单缺一不可。
                • 小心“连带伤害”: 退主税时,别忘了相关附加税费也可能需要同步处理。
                • 个税手续费返还: 用途决定入账方式(负债 or 收益),并且这笔钱本身和用其发放的奖励,都可能产生新的纳税义务,务必理清!

                “账目清,心不惊。” 把税费返还这笔“回头钱”妥妥地记明白,不仅是会计的基本功,更是企业财税合规的重要一环,希望这篇满满的干货,能让你下次面对税费返还时,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怎么入账?资深财税人给你讲明白!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怎么入账呢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