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怎么做账?这份指南让你一看就懂!

“李会计,刚收到税务局通知,我们去年多缴的20万增值税退回来了!”小王的语气里透着兴奋。 “太好了!等等...这笔钱该记在哪个科目?直接冲减税金还是算收入?”李会计突然犯了难。

税收返还是企业经常遇到的“意外之喜”,但若会计处理不当,轻则账目混乱,重则引发税务风险,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不同情况下税收返还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让你再碰到这笔“回头钱”时,心里明明白白,手上稳稳当当!

税收返还是啥?先搞清它的“身份证”

简单说,税收返还就是企业之前交给税务局的钱,因为符合某些政策规定,税务局又给退回来一部分或全部。 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但会计处理可不能随意,关键要看这笔钱返还的原因和性质

  1. **多缴税款的退回(纯粹的“退钱”):

    • 情形: 最常见的就是汇算清缴后发现多缴了企业所得税,或者平时增值税申报计算错误导致多缴了。
    • 本质: 这钱本来就是你的,税务局只是把你多交的还给你。它不属于收入,而是冲减你之前多记的费用或成本。
    • 会计处理(核心分录):
      • 收到退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 - 应交XX税 (如:应交增值税/应交企业所得税等)
      • 背后的逻辑: 当初你多交税时,借记了“应交税费”(表示欠税),同时也确认了费用(税金及附加”或“所得税费用”),现在退回来了,相当于你“应交税费”的负债减少了(贷方冲减负债),同时银行存款增加。这笔退款直接冲减了你之前多确认的税费负债,并没有产生新的收益。
  2.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怎么做账?这份指南让你一看就懂! 企业收到的税收返还会计分录 第1张

    **政府补助性质的税收返还(真·“政策红包”):

    • 情形: 这是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行为或区域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把企业实际缴纳的部分税款按政策返还回来,常见的有:
      • 增值税即征即退: 比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销售时按正常税率征税,但实际缴纳后,符合条件的部分税款会很快退回来。
      • 增值税先征后退: 类似即征即退,但退税时间可能稍长。
      • 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返还: 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承诺将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地方留存的部分按比例返还给企业。
      • 特定区域/行业的税收优惠返还(如部分开发区、高新企业地方性奖励)。
    • 本质: 这笔钱超出了企业正常经营应缴纳的税款范围,是国家给予的实实在在的“补贴”或“奖励”。它符合政府补助的定义。
    • 会计处理(核心分录):
      • 收到退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 背后的逻辑: 企业已经按税法规定全额缴纳了税款(该确认的费用已确认),这笔返还,是额外的经济利益流入,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比如即征即退通常是主营相关),计入“其他收益”;如果相关性不高,则计入“营业外收入”,这实实在在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分门别类,实战演练会计分录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用具体例子带你“做账”:

案例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多缴退回)

  • 情景: 安心制造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税务局核定其多缴了税款150, 000元,2025年5月,该笔退税款到账。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50, 0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 000.00
  • 解析: 这笔退款纯粹是冲减了公司之前多计提并缴纳的“应交企业所得税”负债,不影响当期损益(利润表)。

案例2: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府补助)

  • 情景: 智创软件公司(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本月按13%税率计算销项税额650, 000元,进项税额300, 000元,实际缴纳增值税350, 000元,根据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其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可申请退还,计算可退税额:销售额约500万(650,000 / 13%),税负3%部分应缴15万,超税负部分为350,000 - 150,000 = 200, 000元,次月收到退税款200, 000元。
  • 分录 (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200, 000.00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增值税即征即退) 200, 000.00 (企业会计准则)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200, 000.00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若认为与日常活动相关度极高,小企业也可参照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 解析: 智创公司已经全额缴纳了350, 000元增值税(对应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或“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已减少),这200, 000元退税是国家给予软件产业的专项扶持,属于政府补助,计入损益,增加当期利润。注意:缴纳时的分录是正常做的,退税是额外的一笔收入。

案例3:地方政府所得税留存返还(政府补助)

  • 情景: 兴旺科技公司位于某高新区,根据当地招商引资政策,2025年缴纳企业所得税总额1, 200, 000元(其中地方财政留存部分为480, 000元),政策规定返还地方留存部分的60%作为奖励,2025年4月,兴旺公司收到返还奖励金288, 000元 (480, 000 * 60%)。
  • 分录 (收到返还时): 借:银行存款 288, 000.00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所得税返还奖励) 288, 000.00 (企业会计准则)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288, 000.00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解析: 兴旺公司已全额缴纳了企业所得税1, 200, 000元(对应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已处理完毕),这288, 000元是地方政府基于特定政策给予的奖励性返还,性质明确为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4:误收退税(多缴退回)

  • 情景: 便民超市在申报某月增值税时,因操作失误,重复申报了一笔销售额,导致多缴增值税8, 500元,次月经申请,税务局核实后退回多缴税款。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8, 5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 8, 500.00 (具体贷方科目需根据企业增值税科目设置和错误发生的具体环节确定,核心是冲减多缴形成的应交税费负债或相关科目)
  • 解析: 这是典型的操作错误导致的多缴退税,冲回多记的应交税费即可。

容易踩坑的地方 & 重要提醒

  1. 性质判断是核心: 这是最最关键的!拿到退税文件或通知,第一件事不是做分录,而是搞清楚退税的原因和政策依据! 是算错了多缴要退回?还是国家/地方给的优惠红包?性质不同,分录天差地别,直接影响你的利润表!拿不准时,务必翻文件、查政策,或咨询专业人士。
  2. 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特殊性: 这是政府补助的主流形式之一,企业必须在正常计算、申报并实际足额缴纳了增值税后,才能申请退还超税负部分,缴纳时的分录是: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或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收到退税才是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不能因为知道会退税,就在缴纳时直接少计销项或多计进项,这是严重的税务违规!
  3. 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通常发生在次年上半年,收到退税时,冲减“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比如2025年退2025年的),且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理论上涉及前期差错更正或追溯调整,但在实务中,如果金额不大且对可比期间影响不重大,简化处理直接冲减收到当期的“应交税费”和“所得税费用”也是常见做法(需谨慎评估影响,重大金额必须追溯),小企业会计准则通常简化处理在当期。
  4. “其他收益” vs “营业外收入”: 对于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
    • 《企业会计准则》: 强调是否“与日常活动相关”,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返还(如果该所得税源于主营利润)通常认为与日常活动相关,计入“其他收益”,一些地方性、奖励性质且与日常活动关联性不强的补助,可能计入“营业外收入”。
    • 《小企业会计准则》: 通常更简化,计入“营业外收入”,但小企业如果认为相关性极高,参照计入“其他收益”也无不可,保持一贯性即可。
  5. 现金流列报: 无论是冲减税费负债还是确认收益,收到的税收返还现金,在现金流量表上都体现为“收到的税费返还” 项目,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这个别弄错了地方。
  6. 备查资料很重要: 务必妥善保管税务局出具的退税审批文件、银行回单、政策依据文件(如即征即退的批复、地方奖励政策的红头文件等),这些是证明业务真实性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关键凭证,也是应对税务检查的护身符。

温馨提示:

税收政策犹如一条流动的河,各地细则和具体操作可能有所不同,本文旨在为您梳理核心原则和常见场景的账务脉络,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框架,当您的企业收到一笔税收返还时,最稳妥的做法是:

  1. 仔细研读退税通知或文件: 逐字逐句搞懂退税的原因、依据的政策条款、计算方式。
  2. 回顾原纳税申报和处理: 明确当初缴纳税款时是如何记账的。
  3. 对照本文思路,判断性质: 是“多缴退回”还是“政策红包”?
  4. 如有疑虑,及时咨询: 向主管税务机关专管员咨询政策细节,或寻求专业财税顾问的帮助,清晰明确的政策理解,是做好账、规避风险的基础。

把税收返还的账做对,不仅能让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更能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带来的资金活水,下次“意外之喜”降临时,希望你能气定神闲,从容落笔,把这笔“回头钱”妥妥地安放在它该在的位置!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怎么做账?这份指南让你一看就懂! 企业收到的税收返还会计分录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