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返还手续费怎么做账?会计新手必看的分录实操指南
你是不是正对着电脑发愁?手里拿着税务局退回的一笔手续费,却不知道该怎么入账?别急,这事儿就像家里突然收到一笔意外的退款,高兴之余得想清楚该记在哪个账本里,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个会计分录用生活化的语言讲明白。
先搞懂:税务局为什么给我们退钱?
想象一下,你帮朋友代收快递,朋友给你转了几块钱跑腿费,税务局退手续费也是类似的逻辑——平时我们企业像个"义务管家",帮税务局做了不少"杂事":
• 最典型的就是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每个月的工资发放都是我们在操办 • 还有代收代缴车辆购置税、代开发票时预缴税款等等
这些本来该税务人员亲自处理的事务,由企业先行代办,税务局就会按一定比例返还手续费作为补偿,根据现行政策,个税代扣代缴能拿到2%的返还比例,假设你公司全年代缴了100万个税,年底就能收到2万元返还。

关键问题:这笔钱到底属于谁?
在做分录之前,咱们得先搞清这笔钱的"身份",这里容易产生两个误区:
- 不是营业外收入——很多会计第一反应放进"营业外收入",这就好比把邻居暂存的快递当成了自己的礼物
- 不是企业自有资金——更不能用"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这相当于把班费存在自己卡里不动
正确的理解是:这笔钱具有"双重属性",它是对财务人员额外工作的补偿,理应作为绩效奖励;它也是对企业代缴业务的成本弥补,最规范的做法是纳入"其他收益"科目,同时按照内部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奖励。
核心环节:手把手教你写分录
现在我们进入实操环节,假设你公司收到税务局退回的个税手续费10,000元:
最标准的分录长这样: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收益 8,849.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0.44
什么?还要交税?没错!这里有个重要知识点:手续费返还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经纪代理服务",需要按6%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3%),我们来验算一下:10,000÷(1+6%)×6%≈1,150.44,是不是对上了?
如果你们是小规模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收益 9,708.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91.26
深度延伸:这些特殊情形怎么处理?
情形1:想要奖励办税人员 假设公司决定拿出5,000元奖励财务部:
借:管理费用-绩效奖金 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注意:这部分奖励要并入工资总额计算个税,别忘了下个月申报哦!
情形2:跨年度收到返还
比如2025年的手续费,2025年4月才到账: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849.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150.44
同时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849.5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849.56
实务中常见的"坑"和避雷指南
雷区1:忘记缴纳增值税 很多企业常年按全额计入收入,直到税务稽查才被发现,某制造业企业三年累计收到返还98万元,全部计入其他收益,最后补缴增值税5.5万元外加滞纳金。
避坑技巧:在账套里设置自动计算模板,输入返还金额自动分离税款。
雷区2:奖励发放不规范 直接把现金发给员工,没有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导致个税申报遗漏。
正确做法:无论现金、转账还是微信红包,统统要走工资流程。
雷区3:错误使用会计科目 看看这些错误示范: ❌ 计入"营业外收入"——虽然不影响利润总额,但扭曲了业务实质 ❌ 挂在"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可能被认定为隐瞒收入
税务处理要点提醒
- 企业所得税:返还手续费要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 增值税:按"经纪代理服务"开具发票(如果对方需要)
- 个人所得税:发给员工的奖励部分,需要合并当月工资计税
有个特别提醒:如果收到返还后久久不动,既不入账也不使用,税务系统可能预警,认为企业存在账外资金哦。
真实案例复盘
某连锁餐饮企业2025年收到手续费返还36.8万元,会计直接做了:
借:银行存款 36.8万
贷:管理费用 36.8万
看起来利润没影响?但问题很大:
- 少缴增值税约2.08万元
- 管理费用出现贷方余额,报表异常
- 审计时被认定为会计差错调整
后来规范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6.8万
贷:其他收益 34.72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08万
进阶思考:如何让这笔钱创造更大价值?
收到手续费返还就像收到一笔"意外之财",聪明的企业会这样用:
• 提升办税能力:用这笔钱购买税务软件,提高申报效率 • 团队建设:组织财务团队参加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 优化流程:奖励在税务工作中提出创新建议的员工
我们公司就曾用返还手续费设立了"税务之星"奖金,每个季度评选办税准确率最高的员工,结果申报错误率直接下降了70%!
最后给大家划重点:
- 收到款项先判断性质——是手续费返还还是退税
- 核心分录记住价税分离——别忘了6%的增值税
- 奖励员工要走正规流程——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 及时处理不挂账——避免税务风险
现在再遇到手续费返还,你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了?好的会计不仅要会做账,更要理解每笔业务背后的商业实质,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特殊情况,欢迎随时交流讨论!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