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账征收VS核定征收,老板必懂的税务选择题

开个小卖部,卖点零食饮料,生意慢慢起来了,突然有一天税务局通知你要缴税了,你拿着账本去税务局,人家翻了两页问你:“你这账记得也太乱了,成本多少?利润多少?我们怎么收税?” 或者你说:“我这小本生意,流水不多,也没请会计,账本真弄不明白...” 这时候,税务局通常会拿出两套方案让你选:查账征收或者核定征收,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核定征收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查账征收:凭真本事算税

想象一下,你做生意每一笔钱怎么来的、怎么花的,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查账征收,就是税务局要翻看你的账本,根据你真实的经营成果来计算你应该交多少税。

  • 核心特点:凭票入账,据实核算。

  • 怎么缴税?

    1. 算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这是关键!你需要准确记录:
      • 收入: 卖货/服务的所有进账(开发票的、没开发票但实际收到的都得算!)。
      • 成本: 进货花的钱、原材料费用等。
      • 费用: 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运费、广告费、设备折旧等等做生意必要的开支。
      • 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 - 税金及附加等允许扣除的项目。
    2. 套税率: 算出利润后,根据你是公司还是个体户,套用对应的税率表:
      • 公司(企业所得税): 目前基本税率是25%(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有优惠税率)。
      • 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 查账征收VS核定征收,老板必懂的税务选择题 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区别核定征收怎么算 第1张

    优点:

    • 多赚少交,少赚少交,亏了可能不交: 真正体现了“量能课税”原则,利润高多交,利润低少交,亏损当年通常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以后年度盈利了可以弥补亏损)。
    • 税务风险相对清晰: 只要你的账做得真实、合法、凭证齐全,跟税务局讲道理有依据。
  • 缺点/要求:

    • 门槛高: 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设置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每一笔收支都要有合法有效的凭证(发票是重中之重!)。
    • 成本高: 请会计或代账的费用是跑不掉的,老板自己懂财务也得花大量时间精力。
    • 依赖发票: 成本费用没发票?税务局很可能不认,你的利润就被迫“虚高”,得多交税!这是很多老板头疼的地方。
    • 核算复杂: 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资产折旧摊销、各种税务调整项(比如业务招待费超标部分不能全扣),专业性很强。
  • 适合谁?

    • 规模比较大、业务复杂的企业。
    • 财务管理规范,能取得完整发票的企业。
    • 预计利润比较高,或者成本费用占比高、能有效取得发票抵扣的企业(实际税负可能低于核定)。
    • 亏损可能性较大的初创企业(查账征收亏损可以结转以后弥补)。

核定征收:税务局帮你“估”个税

如果你的账本像天书,或者干脆没有像样的账本,税务局没法准确知道你到底赚了多少钱,这时候,税务局就会根据掌握的信息(比如你所在的行业、规模、地段等),估算一个“合理”的收入或者利润水平,然后按这个“估算值”来征税,这就是核定征收。

  • 核心特点:简化征管,核定税基。
  • 怎么缴税?关键看核定方式!

核定征收不是简单粗暴地随便定个数,常见的有三种玩法:

  1. 定额征收(最简单粗暴):

    • 怎么定?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一个每月或每季度固定要交的税金额,比如你家门口卖煎饼果子的小摊,税务局可能根据地段、人流量,直接核定每月交500元税。
    • 怎么算? 不用你算!税务局算好了告诉你交多少,你每月/季按时交这个固定金额就行。
    • 优点: 超级省心!完全不用记账、不用管发票,按时交钱就行。
    • 缺点: 旱涝保收,生意好到爆要交这么多,生意差到吃土也得交这么多,缺乏公平性,现在这种方式适用范围越来越窄了,主要针对极小的、确实难以核算的个体户。
  2. 定率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最常见!

    • 怎么定?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核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核定你所属行业的利润率是10%。
    • 怎么算?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 举个栗子(个体户):
      • 老王开了家奶茶店,被税务局核定征收,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假设奶茶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
      • 老王2025年全年总收入(开票+不开票的都要算)是50万元
      • 个体户经营所得税税率表(超额累进):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3万,税率5%;
        • 3万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9万,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
        • 9万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30万,税率20%,速算扣除数10500;
        • ... (更高税率略)
      • 计算步骤: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局核定的利润): 50万(收入) × 10%(应税所得率)= 5万。
        2. 套税率: 5万在税率表的第二级(3万 < 5万 ≤ 9万),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元。
        3. 计算应纳税额: 5万 × 10% - 1500 = 5000 - 1500 = 3500元。
    • 再举个栗子(公司-企业所得税): 如果老王注册的是公司,同样收入50万,核定应税所得率10%,
      • 应纳税所得额 = 50万 × 10% = 5万。
      • 假设符合小微企业条件(300万应纳税所得额以内),2025年实际税负可能是5%(具体政策会变,以当年为准)。
      • 应纳税额 = 5万 × 5% = 2500元。
    • 优点:
      • 大大简化! 你只需要准确申报收入总额(开票金额+不开票金额),不用管成本费用票!这对很多成本费用难以取得发票的小微企业、个体户是巨大解放。
      • 税负可能较低: 特别是在行业利润率普遍不高,但自己实际经营成本高、利润更低的情况下,按核定的利润率算,税可能比查账征收少,比如实际利润只有5%,但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那你实际只按5%的利润交税(10%是核定的基础)。
    • 缺点/风险:
      • 收入必须报全! 这是红线!税务局只管你的收入有没有少报,如果隐瞒收入,就是偷税,查到必罚!核定征收不是偷税漏税的保护伞。
      • 成本高低不影响税负: 就算你今年成本爆炸式增长,亏钱了,只要收入没变,按核定征收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没有亏损弥补一说。
      • 税务局有权查账: 别以为核定了就高枕无忧!税务局如果怀疑你隐瞒收入、或者发现你具备建账能力了,随时可以取消核定,要求你改为查账征收,并可能追溯检查。
      • 税负可能“被平均”: 核定的所得率是按行业平均水平定的,如果你经营特别出色,实际利润率远高于核定率,那你就占便宜了;反之,如果你经营困难,实际利润率远低于核定率,那你就吃亏了。
  3. 核定应税所得额(相对少见):

    • 怎么定? 税务局直接核定你一年应该有多少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 怎么算? 应纳税额 = 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税务局根据你店铺面积、雇员人数、设备情况等,核定你一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万元,如果你是公司(企业所得税),按25%算,一年交2万;如果是个体户,就按8万去套个税税率表计算。
    • 优缺点类似于定率征收,只是核定对象是最终的利润额本身。
  • 核定征收怎么“定”?税务局依据啥? 税务局不是拍脑袋定的,主要依据:

    • 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看同行)
    • 按照营业收入或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算个大概)
    • 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比如生产型企业看用了多少原料)
    • 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你有权提出异议,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 适合谁?

    • 规模较小、业务简单、难以建立健全账簿的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小微企业。
    • 成本费用难以取得合规发票的行业(比如部分服务业、餐饮、小商贸等)。
    • 财务管理能力薄弱,无力承担规范做账成本的小老板。
    • 重要前提: 必须是因为你的原因(没账、账太乱)导致税务局无法查账,才能核定,你自己有能力做账但故意不做想核定?税务局没那么好糊弄。

查账 vs 核定:一张表看清核心区别

特点 查账征收 核定征收
核心依据 真实账簿、凭证、据实核算 税务局核定(收入额、所得率或所得额)
计税基础 实际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核定计算的“利润”(收入×所得率 或 直接核定额)
依赖发票 极度依赖! 成本费用没票=利润虚高=多交税 不依赖! 只看你有没有少报收入
核算难度 高(需专业会计或知识) 极低(主要管好收入申报)
管理成本 高(做账、请会计、管发票)
税负弹性 有弹性,利润高多交,利润低少交,亏损可能不交 无弹性! 按核定结果交,赚多赚少都要交
税务风险 主要在于账务合规性、发票合法性 主要在于收入是否申报齐全!
亏损处理 亏损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公司5年,个体户无) 无亏损弥补! 核定多少就得交多少
税务局检查 常规检查、稽查都看账 重点查收入真实性,有权取消核定转为查账
适合对象 大中型企业、规范企业、高利润或可抵成本多的企业 小微企业、个体户、账证不全企业、成本票难取得行业

老板们最关心的灵魂拷问

  1. “我想核定征收,可以自己选吗?” 想得美!能不能核定,是税务局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主要是账做不做得好、真不真实)来决定的,不是你“想”就能核定的,通常新办企业/个体户达到一定规模(比如收入多少、请了多少人),或者查账征收户被发现账太乱,税务局会“通知”你符合核定条件(或者必须核定),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符合核定条件(比如规模很小、实在无力建账),可以主动向税务局申请。

  2. “核定征收是不是就可以不交税或少交很多税?” 大错特错!核定征收是为了简化征管,不是税收优惠! 该交的税一分不会少,少交税的唯一“合法”途径是在核定方式下,你的实际利润率低于税务局核定的所得率(比如你实际利润5%,核了10%,你实际按5%交),但如果你隐瞒收入,那就是偷税,风险巨大!金税系统可不是吃素的。

  3. “核定征收会被取消吗?” 非常有可能!以下情况,税务局随时可能取消你的核定,要求你改为查账征收:

    • 你发达了: 规模做大了,收入超过一定标准(比如很多地方个体户核定收入超过500万就可能被查账)。
    • 你能做账了: 你聘请了会计,具备了规范建账能力。
    • 你被盯上了: 税务局发现你申报的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或者发现你有隐瞒收入的嫌疑。
    • 政策变化: 国家或地方政策收紧,逐步减少核定征收的适用范围(这是大趋势)。
  4. “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哪个更划算?” 没有标准答案!这取决于:

    • 你的实际利润率: 如果你实际利润远高于行业平均(核定所得率),那核定征收可能更划算(税负低),反之,如果你实际利润远低于行业平均,那查账征收可能更划算(税负低),如果差不多,那税负可能接近。
    • 你的成本费用票取得能力: 如果你成本费用占比高,且能取得足额合规发票,查账征收更能体现你的低利润,税负可能更低,如果发票很难取得,核定征收(定率)能避免因缺票导致的利润虚高,可能更划算。
    • 你的管理成本: 核定征收省下的做账、找票、请会计的钱,也是“划算”的一部分。
    • 未来发展: 想做大做强、融资贷款,查账征收是必经之路,规范透明的财务是基础。

结尾点睛:

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是税务局面对千差万别纳税人采取的两种管理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与否,作为老板,理解它们的底层逻辑和核心区别至关重要。

查账征收是“真金白银看本事”,规范是门槛,发票是命门。 它要求你像个精打细算的管家,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要门儿清,适合那些业务稳定、管理规范、着眼长远的企业,它能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利润高时多贡献,困难时也能喘口气。

核定征收更像“打包一口价”,简化是核心,收入是关键。 它解放了无数为发票和账本头疼的小老板,但“一口价”的代价是失去了多赚少交、亏损不交的弹性,它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轻装上阵的利器,用不好(隐瞒收入)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记住两条铁律:

  1. 合规是底线: 查账征收,账要真、票要实;核定征收,收入要报全,触碰红线,代价惨痛。
  2. 动态看发展: 今天适合核定的小店,明天可能就必须规范查账,要有前瞻性,随着生意壮大,逐步规范财务是必由之路。

税务问题不是简单的算术题,背后是经营逻辑的体现,吃透这两种征收方式,你才能在经营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毕竟,省下的每一分税都是纯利润,但前提是——合法合规,睡得安稳。

查账征收VS核定征收,老板必懂的税务选择题 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区别核定征收怎么算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