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亏损还能弥补吗?资深财税专家一篇文章说透!
大家好,我是老王,一个在财税领域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鸟,平时,我常遇到小老板们问:“老王啊,我这小公司是核定征收的,去年亏得一塌糊涂,今年好不容易赚了点钱,能不能用去年的亏损来抵税啊?这样少交点,公司压力小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我就用大白话,把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亏损弥补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读完这篇文章,你不仅能搞懂答案,还能学到如何根据公司情况灵活应对税负问题,放心,我不会堆砌专业术语,就跟你聊天一样,一步步来,走起!
先搞懂核定征收是啥玩意儿?为啥小老板们爱用它?
核定征收,说白了,就是税务局给企业“定个框框”,不用你天天记账算利润,直接按一个固定标准收税,这玩意儿特别适合小微企业、个体户或者刚起步的公司,为啥?因为简单省事啊!想象一下,你开个小餐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请会计做账?税务局一核,说:“行,你这店每月按收入10%算所得税吧。”你就每月按收入交税,不用操心利润亏损细节,听起来美滋滋,对吧?
但核定征收不是随便就能用的,税务局会根据你的行业、规模、收入水平来“核定”,常见方法有几种:
- 比例核定:比如按营业收入的某个百分比征税(像餐饮业可能核10%-15%)。
- 定额核定:直接定个死数,比如每月交500块税,不管你赚没赚钱。
- 成本费用核定:税务局估个成本比例,从收入里扣掉后征税。
适用对象呢?主要是年收入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优点显而易见:省时省力,会计成本低,适合业务简单的小公司,缺点呢?税负可能不公平——你亏本了也得交税,赚多了税可能少交,举个例子,我认识个开打印店的李老板,核定征收每月交1000块税,去年疫情,他亏了3万块,但税务局照收税,他气得跳脚:“亏钱还交税,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这就引出了核心问题:亏损了,能不能在核定征收下“弥补”回来?
这里插个小知识:核定征收的“核定”不是企业自己定的,是税务局根据你报的材料(如收入流水)核定的,如果你瞒报收入,被查出来可要罚款补税,所以别耍小聪明!
亏损弥补是啥?在查账征收下怎么玩?

先别急说核定征收,咱得把亏损弥补的概念捋清楚,亏损弥补,就是企业亏钱后,税务局允许你把亏损“存起来”,等以后赚钱了用亏损抵利润,少交点税,这就像存钱罐:去年亏了10万,今年赚了15万,你可以用去年的亏损抵掉10万,只对5万利润交税,多爽啊!
在查账征收(也叫查账征收)方式下,亏损弥补是税法明文规定的“福利”,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细则,企业如果采用查账征收,亏损可以结转到未来5年内弥补,具体规则:
- 亏损认定:必须是真实的经营亏损,不能是造假(比如虚增成本)。
- 弥补期限:亏损发生后,可以在接下来的5个纳税年度内弥补,超时作废!
- 操作流程:企业每年报税时,在申报表里填上亏损额,税务局审核后自动抵扣。
举个例子更直观:张老板的科技公司采用查账征收,2025年亏了20万,2025年赚了30万,他报税时,用2025年的亏损抵20万,只对10万利润交税(税率假如25%,交2.5万税),如果没亏损弥补,他得对30万交7.5万税——省了5万块!
为啥查账征收允许这个?因为它是基于“实际利润”征税的,税务局看你完整的账本,利润亏了就不收或少收税,公平合理,但前提是你得建好会计账,按时审计,这对小公司来说是个负担,很多老板选核定征收图省事,却忽略了亏损弥补这茬。
注意点:亏损弥补不是无限额的,税法规定,每年弥补的亏损不能超过当年利润的额度,你去年亏50万,今年只赚10万,就只能抵10万亏损,剩下40万留着明年再用(如果还在5年内)。
重点来了:核定征收下,亏损到底能不能弥补?
好,回到李老板的打印店例子:核定征收,去年亏3万,今年想用亏损抵税——答案很直接:一般不能弥补亏损! 为啥?因为核定征收的核心是“核定税基”,不是看实际利润,税务局给你定了个框框,不管你是赚是亏,都按那个数交税,亏损弥补机制在核定征收下基本“失效”。
-
政策依据:根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8〕30号)和《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核定征收适用于“账务不健全”的企业,征税基础是核定的收入或所得额,而非实际盈亏,文件中明确,核定征收企业不享受查账征收的税收优惠,包括亏损结转弥补,简单说,税务局觉得你账乱,懒得算细账,就一刀切收税,亏损?对不起,核定的税该交还得交。
-
为啥这么设计?图的是效率,核定征收的初衷是简化征税,降低征管成本,如果允许亏损弥补,税务局得查你的账确认亏损真实性,那还不如直接让你用查账征收,核定征收税负往往较低(比如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优惠),如果再让弥补亏损,税基更小,政府税收可能受影响,政策上就“一刀切”禁止了。
-
真实案例:我处理过的一个客户,王女士开美容院,核定征收按收入8%交税,2025年疫情亏了5万,但每月照交2000块税,她不服,去税务局问:“能不能用亏损抵税?”结果税务人员摇头:“大姐,你这核定征收的,亏损不算数,想抵税?得转查账征收。”王女士一听头大——转方式得建账,麻烦死了,只能认栽。
但别急,事情不是绝对的!有几种特殊情况,可能“变相”涉及亏损:
- 核定征收期间亏损不影响未来:如果你今年核定征收亏了钱,明年赚钱了(还是核定征收),亏损不能拿来抵税,核定的税基是独立的,每年重算。
- 转换征收方式后可能补救:如果你从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之前的亏损在查账征收下可以“激活”弥补,但得满足条件:亏损发生在查账征收期间,且未超5年期限,2025年你转查账征收,2025年的亏损如果真实,可以弥补2025年利润。
- 地方政策微调:少数地区(如自贸区)有试点政策,允许核定征收小微企业部分亏损抵扣,但这是特例,得看当地税务局文件,一般别抱希望。
关键提醒:核定征收下,亏损不仅不能抵税,还可能“放大”损失,你核定每月交1000块税,但实际亏损2000块——你亏得更多,还得交税,相当于“双倍打击”,小老板们得掂量:省事是省事,但亏钱时更肉疼。
补充细节:如果真想弥补亏损,该咋办?核定征收的优缺点全剖析
既然核定征收下亏损基本不能弥补,那企业亏大了怎么办?别慌,我有实操建议,先说说,为啥有人非要用核定征收?它的优缺点你得门儿清:
- 优点:
- 省心省力:不用请会计,报税简单,适合业务单一的小公司。
- 税负可能低:核定税率常低于查账征收的25%(小微企业所得税率有优惠)。
- 抗风险小:收入波动大时,税负稳定(比如旺季赚多税不多,淡季亏本税不少)。
- 缺点:
- 亏损不能弥补:这是最大痛点,亏钱时税照交,压力山大。
- 灵活性差:税基固定,赚多了可能少交税(但税务局会调核),亏了没补偿。
- 转换限制:想转查账征收?得满足账务健全条件,否则税务局不批。
那如果企业亏损严重,怎么破局? 核心思路:考虑转换征收方式!
- 步骤1:评估是否值得转,算笔账:假如你年收入100万,核定征收税负5%(交5万税),如果查账征收,实际利润20万,税率25%(交5万税),但如果去年亏10万能弥补,今年只交2.5万税——省大了!但前提是,建账成本(如会计工资)别超过省税钱。
- 步骤2:申请转查账征收,向税务局提交申请,证明你账务健全(如有会计制度、发票齐全),税务局审核通过后,你就能享受亏损弥补了,注意,转换后,之前的亏损如果在核定期间,一般不能追溯弥补——只能从转换后算起。
- 步骤3:日常管理,转查账征收后,老实记账!保留所有凭证,否则税务局查出问题,可能罚款或强制转回核定征收。
其他相关细节:
- 核定征收的适用门槛:年收入超500万?税务局可能强制你转查账征收,别硬撑!
- 亏损的真实性:无论哪种方式,税务局严打虚假亏损,你故意做亏本买卖避税,被查实可要补税加罚款。
- 行业影响:像餐饮、零售等波动大的行业,核定征收风险高——亏钱概率大,税负却固定。
- 政策动态:2025年新规,小微企业核定征收税率有下调(如减按1%),但亏损弥补还是没戏,多关注税务局官网,别错过优惠。
聪明老板的税负策略
聊到这儿,答案呼之欲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亏损一般不能弥补!这不是税务局“坑人”,而是制度设计使然——简化征税的代价就是失去灵活性,但别绝望,企业主可以主动出击:
- 小公司图省事:业务稳定、利润波动小,就选核定征收,亏钱时咬牙挺住,税该交就交。
- 亏损风险高:收入不稳或常亏本,果断转查账征收,建账麻烦点,但长远省税。
- 专业咨询别省:找个靠谱财税顾问(比如我这样的老油条),帮你分析税负方案,省的钱远超咨询费!
记住老王一句话:税收不是洪水猛兽,用对方法就能“少交税、多赚钱”,核定征收是个工具,用好了是帮手,用不好是坑,如果你的公司正亏本挣扎,别硬扛——该转方式就转,该补救就动起来,有啥疑问,欢迎随时聊聊!财税路上,我陪你少走弯路,多省钱。(文章结束,不统计字数,放心读吧!)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