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率到底是多少?一文讲透税务局简化收税的门道

老张在小区门口开了家包子铺,生意红火,这天税务局的同志上门,没说查账,倒是递给他一张纸:“张老板,你这行核定征收率是5%,以后就按营业额5%交经营所得税。”老张捏着纸直犯嘀咕:这核定征收率是啥?5%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凭啥定这个数?

别急!今天咱们就把这税务局“简化版”的收税方式——核定征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核定征收率:税务局给你的“行业平均分”

想象一下,你开个小超市,税务局不可能天天蹲店里数你卖了多少瓶水、多少包烟,太麻烦!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根据你所在的行业,比如零售业,结合经验数据,算出一个“大概的赚钱比例”,这就是核定征收率(也叫应税所得率)。 再乘以你的营业额,算出你“大概赚了多少钱”,最后按这个“大概的利润”来征税。

简单说就是:核定征收率 ≈ 税务局认为你这个行业平均能赚多少钱的比例。

  • 例子1: 你开个煎饼摊,月营业额10万元,税务局给你这行定的核定征收率是10%,那他们就会认为你大概赚了:10万 × 10% = 1万元,这1万元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按个体户经营所得税的税率(比如5%-35%超额累进)去算你要交多少税。
  • 例子2: 你开了家小设计工作室(属于服务业),月收入8万,税务局核定的征收率是15%,那他们认定你的利润约为:8万 × 15% = 1.2万,再按这个基数去计税。
核定征收率到底是多少?一文讲透税务局简化收税的门道 核定征收率是多少 第1张

谁容易“被核定”?这几种情况最常见

核定征收不是谁都能“享受”的,它更像是税务局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征管方便和效率,采取的一种“兜底”或“简化”方法:

  1. 账本?不存在的! 很多小本生意,比如街边小吃摊、理发店、修理铺,老板可能自己都算不清每天具体赚多少,更别提建立规范账本了,税务局查账无从下手,核定征收就成了最实际的选择。
  2. 账本有,但太“随心所欲”。 有些老板虽然建了账,但成本、费用凭证乱七八糟,收入也记得不全,账本根本反映不出真实情况,税务局一看,这账没法采信,得,核定吧!
  3. 该申报时玩“失踪”。 法律规定该报税,你偏不报,或者拖延、敷衍,税务局催了也没用,那只能依法启动核定程序,按规矩给你算税了。
  4. 税负明显不合理。 比如你申报的收入,按税率算下来交的税,远远低于同地区、同行业、同规模的平均水平,又提不出合理解释,税务局就可能怀疑你申报不实,启动核定。

关键来了!核定征收率到底定多少?这几点说了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这个“率”不是税务局拍脑门定的,它背后有逻辑:

  1. 行业是基础:赚多赚少看行当!

    • “暴利”行业: 娱乐业(KTV、酒吧等)、设计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通常被认为利润空间大,核定征收率就,普遍在15%-30%甚至更高。
    • “薄利”行业: 批发零售(如小超市)、制造业(如小型加工厂)、交通运输(如小货运)等,被认为竞争激烈、成本高、利润薄,核定征收率就,一般在5%-15%之间。
    • 餐饮业: 这是个特殊且常见的行业,各地差异大,小饭馆、快餐可能在8%-15%,高端餐饮可能更高些。
  2. 地域有差异:城市和县城不一样!

    • 经济发达地区: 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整体经营成本高,但市场也大、消费能力强,核定的利润率往往比小城市一些。
    •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城、乡镇,消费水平低,经营相对困难,核定征收率通常会更一些,以体现地区差异,比如同样是小超市,一线城市核定率可能是10%,县城可能就定7%或8%。
  3. 规模也考量:小门脸和大厂子有区别!

    • 虽然核定征收常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但即使是小微企业,如果规模相对较大(比如雇佣员工多、场地大),税务局在核定时,可能会考虑其管理相对规范、成本可能控制得更好,从而微调核定征收率(可能略高或略低,看具体情况)。
  4. 政策会更新:不是一成不变!

    • 国家或地方为了支持特定行业(比如疫情后支持餐饮、旅游),有时会阶段性下调相关行业的核定征收率,帮大家减负,随着经济数据变化和征管经验积累,这个“行业平均利润”的评估也会动态调整。

重要提示: 具体的核定征收率是多少,必须看你主管税务机关发布的官方文件! 不同省、市、县(区)的税务局都会根据本地情况,公布适用于本辖区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表》或针对个体户的核定标准,直接去税务局官网查或者大厅问,最准确!

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开卷考和闭卷考的区别

  • 查账征收(开卷考): 要求企业有健全账本,真实记录所有收入、成本、费用,交税时,用真实利润(收入 - 成本 - 费用) 乘以税率。更精准,但对企业财务要求高。 适合财务规范的企业。
  • 核定征收(闭卷考): 税务局根据行业、规模等因素,直接“估”一个利润率(核定征收率),乘以你的收入额,得出“估算的利润”来征税。更简单、效率高,但可能偏离实际利润。 适合账目不健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

实战算税:手把手教你套公式

假设老王在二线城市开了家小面馆(餐饮业),被税务局核定征收,已知:

  • 老王面馆季度营业额: 30万元
  • 当地税务局规定: 小型餐饮业核定征收率(应税所得率)为 10%
  • 适用税率: 个体户经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部分,税率5%(为简化计算,此处暂忽略速算扣除数等细节)

老王季度要交多少税?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估算的利润): 营业额 × 核定征收率 = 30万 × 10% = 3万元
  2. 计算应纳经营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3万 × 5% = 1500元

老王这个季度大约需要缴纳1500元的经营所得税(实际计算需严格按超额累进税率表)。

特别注意:别掉进这些坑里!

  1. “核定”不等于“免税”或“低税”: 核定征收率可能高可能低,如果你实际利润率远低于核定征收率(比如你开餐馆很辛苦但真不赚钱,核定率10%,你实际只有3%利润),那你就“吃亏”了,交的税比实际应缴的多!这时,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努力把账建好、建规范,然后向税务局申请改为查账征收!
  2. “核定”了也得记账! 核定征收只是简化了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不等于你可以不记账、不报其他税!增值税、附加税费等,该申报还得申报,该记账还得有基本流水记录,发票管理也要规范,否则仍有风险。
  3. 政策会变,要保持关注! 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如2025年季度销售额30万以下普票免增值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即使你是核定征收,也可能影响到增值税或附加税费的计算。别以为核定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
  4. 核定有异议可沟通: 如果你觉得税务局给你核定的征收率明显不合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你的实际经营状况,你有权提供相关依据(如同行数据、经营困难证明等)与税务机关沟通,申请调整,态度要诚恳,证据要充分。

写在最后:

核定征收率,是税务局给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们开的一扇“便利之门”,省去了复杂做账的麻烦,但这个“门”里的数字——核定征收率是多少,关键得看你做什么生意、在哪里做、以及当地税务局最新的白纸黑字。 它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省心,用不好可能多交冤枉税。

真正聪明的老板,不会满足于“被核定”,哪怕现在享受着核定的便利,也要心里有本账,清楚自己真实赚多少,当生意走上正轨,规范财务、申请查账征收,让交的每一分税都明明白白,这才是长久经营的王道,毕竟,省下的钱,才是真正装进自己口袋的利润。 你说呢?

核定征收率到底是多少?一文讲透税务局简化收税的门道 核定征收率是多少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