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还有什么征收?看这篇就够了,老板们别再傻傻分不清!

想象一下,菜市场收摊位费,有的摊位明码标价,账本清清楚楚,收费员按账本收钱(这叫查账征收);有的小摊主连自己今天卖了几个土豆都数不清,收费员只能估摸着,按个头大小差不多的摊位收个“大概齐”的钱(这就是核定征收),你看,税收世界里,收税方式也讲究“看人下菜碟”!

当家花旦:查账征收 - 账本说话,明明白白

核心特点: 你有本事把账算清,税局就按你的“真账实算”来收税,这是最常见、最正规的玩法。

适用对象: 财务制度健全得像模像样,能独立建账、算账,按时准确提供完整税务资料的企业,简单说,就是账本记得好、纳税意识强的大中型企业和规范的小微企业。

怎么玩?

  1. 记账算账: 公司财务人员兢兢业业,把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记清楚。
  2. 期末核算: 到了申报期(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度),财务人员拿出小算盘(现在是电脑软件啦),噼里啪啦算:
    • 收入总额: 这期间一共赚了多少钱?
    • 成本费用: 为了赚这些钱,花了多少成本(进货、生产材料)和费用(房租、工资、水电、广告等等)?
    • 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 - 成本 - 费用 = 赚到手的纯利(税法上叫“应纳税所得额”)。
  3. 套用税率:
    • 企业所得税: 目前基本税率25%,比如算出利润100万,那就交25万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等有优惠税率)。
    • 增值税: 更复杂点,核心是看你卖东西/服务收了客户多少增值税(销项税额),再减去你进货/接受服务时付给别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中间的差额就是你要交给税局的,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是销售额直接乘以征收率(比如3%,目前有优惠可能是1%)。
  4. 申报交税: 算好该交多少税,填好申报表,在截止日期前,通过电子税务局或者跑去税务局大厅,把钱交上。
核定征收还有什么征收?看这篇就够了,老板们别再傻傻分不清! 核定征收还有什么征收 第1张

优点:

  • 公平透明: 多赚多交,少赚少交,亏了不交(企业所得税),道理简单清晰。
  • 政策红利吃得透: 你有合规的账,才能充分享受国家给的税收减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 企业形象好: 账目清晰规范,是公司管理正规、信誉良好的重要标志,找银行贷款、拉投资都加分。

缺点:

  • 管理成本高: 请专业会计、买财务软件、花时间精力记账核算,都得花钱。
  • 专业依赖强: 账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税交得对不对,财务人员水平不行或不小心出错,可能多交冤枉钱,也可能少交引来罚款。
  • 对财务规范性要求极高: 发票管理、凭证留存、核算流程,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老王的故事(一): 老王开了家“老王科技公司”,雇了专职会计,用上了财务软件,每笔业务都开发票,账记得清清楚楚,每个季度,会计都算出利润,按25%交企业所得税,老王虽然觉得税有点高,但心里踏实,知道这钱交得明明白白,也顺利申请到了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降到了15%,美滋滋。

灵活替补:核定征收 - 税局帮你“估个价”

核心特点: 你账算不清、算不全,或者干脆懒得算(当然不能明说懒得算),税局看不下去了:“得了,我根据掌握的情况,给你‘拍个板’,就按这个数交吧!” 这个税局“拍板”的过程和结果,就是核定征收。它的本质是征管手段,不是税收优惠! 只是结果上,税负可能比查账征收低。

适用对象: 账本一团糟或者压根没有像样账本的“困难户”:

  • 建不了账的: 规模太小,请不起会计,自己又不懂。
  • 账是建了但太乱的: 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单据缺胳膊少腿,像你妈数不清你到底有几件脏衣服。
  • 该建账不建的/该申报不报的: 就是任性不记账不报税(后果很严重,可能被核定)。
  • 申报明显不合理又说不清的: 比如你申报说自己月入3千,结果开着保时捷住着大别墅,税局能信吗?

怎么“估”?(核定方法) 税局不是瞎估,有几种常用“估价”方法:

  1. 参照“隔壁老王”法(参照同类/类似行业): “你看路口卖煎饼的老李,规模跟你差不多,地段比你还差一点,他一个月核定5千,你也按5千交吧!”
  2. 成本加成法: 如果能搞清楚你的成本大概多少,就在成本上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来算收入,再算税,比如你开小作坊,一个月材料成本大概1万,税局觉得合理利润是20%,那核定你收入就是1万2,再算税。
  3. 耗用原材料/燃料动力推算法: 适合生产型企业,看你用了多少电、多少煤、多少原材料,结合行业单位产品耗用标准,推算你生产了多少产品,卖了多少钱。
  4. 其他合理方法: 税局觉得哪种方法能相对靠谱地算出你该交多少税,就用哪种。

核定征收常见类型:

  1. 定期定额征收(双定征收): 最常见于个体户和小微企业! 税局给你定一个固定的销售额(经营额)所得税附征率(个税)应税所得率(企业所得税)
    • 核定你包子铺月销售额5万元。
    • 核定你个人所得税附征率1%(或应税所得率10%)。
    • 那你每月:
      • 增值税/附加:按5万销售额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可能享受免税或低税率)。
      • 个人所得税:5万 1% = 500元 (或者:5万 10% = 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再用5000元按经营所得5级累进税率计算个税,可能比500元高或低)。
  2.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 税局核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
    • 你开个小咨询公司,收入100万。
    • 税局核定应税所得率15%。
    • 那你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 * 15% = 15万。
    • 应交企业所得税 = 15万 25%(基本税率) = 3.75万。 (对比查账:如果你真实利润只有5万,查账只需交1.25万;如果你真实利润20万,查账要交5万,核定在这里按15万利润征,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
  3. 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征收: 税局直接拍板你一年/一季度该交多少税,这个比较少见,通常是前面方法都搞不定,或者针对极特殊情形。

优点(对特定对象而言):

  • 省事!省心!省钱(管理成本): 不用请专业会计,不用做复杂的账,按核定数申报交税即可。
  • 税负可能相对稳定且较低(尤其对高利润个体户/小微企业): 特别是定期定额,只要不超过核定额,税是固定的,核定应税所得率对实际利润很高的企业有利(因为核定的利润率通常低于其真实利润率)。

缺点/风险:

  • 失去话语权: 税说多少就是多少,你说“我这个月亏惨了”,对不起,核定征收一般不认亏损。
  • 优惠政策靠边站: 绝大多数针对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的税收优惠(比如研发费加计扣除、特定设备加速折旧),核定征收企业基本无缘。
  • “秋后算账”风险大: 这是最大隐患!税局发现你实际收入/利润远超核定数,或者你已经具备查账条件却还在核定,轻则补税+滞纳金,重则罚款甚至被认定为偷税!
    • 典型案例: 前些年很多影视工作室、网红个人独资企业利用核定征收(尤其某些税收洼地的高额核定)避税,结果2025年底开始被大规模清查补税!很多网红、明星工作室被要求按35%的个税最高税率补缴巨额税款+滞纳金+罚款,补税几百万、上千万的大有人在!
  • 发展瓶颈: 企业要做大做强、融资贷款,靠一本糊涂账或核定征收证明,难上加难。

老王的故事(二): 老王他表弟小王,开了个“小王设计工作室”(个人独资企业),刚开始就他一人,接点零活,收入不稳定,账也懒得做,税局给他核定了每月3万销售额,个税按1.5%附征,一个月增值税+个税总共几百块,很轻松,后来小王业务越来越好,月收入实际都十几万了,但他“聪明”地开了好几家工作室分摊收入,都做核定,结果去年税局大数据一查一个准,要求所有工作室合并按实际收入补税,补缴的个税加上滞纳金、罚款,差点把小王这几年赚的都搭进去!现在小王老老实实请会计,转查账征收了。

税收工具箱里的其他“家伙事儿”

除了查账和核定这两大主力,税收征管还有不少辅助工具:

  1.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 最贴心的“代劳”! 钱经过你手发给别人时,顺便把别人的税扣下来交给税局。

    • 最常见: 公司发工资给员工,发钱前先算出员工该交多少“工资薪金”个税,扣下来,剩下的再发给员工,下个月公司再把扣下的所有员工的个税汇总交给税局,你是“扣缴义务人”。
    • 其他: 支付稿费、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等,支付方通常也有扣缴义务,比如出版社给作家付稿费,得先扣下作家的个税。
    • 优点: 确保税款及时入库,从源头控管,方便个人(不用自己跑腿报税)。
  2. 委托代征: 税局忙不过来,找帮手! 税局委托某些单位或个人,帮着收某些特定场合、特定项目的税。

    • 最常见: 集贸市场、商场、车站码头的管理方,被委托代征里面个体户的税;交通部门代征车船税;保险公司代征车船税(交强险时一起收);房管局在办房产过户时可能代征相关税费。
    • 特点: 代征单位要按税局要求操作,收的税款按时上缴国库。
  3. 定期定率征收 (现在较少): 曾经流行过,有点类似核定应税所得率,但更侧重对流转税(如增值税)的核定,随着以票控税和金税系统的强大,这种方式重要性大大降低,逐渐被查账或更规范的核定方式取代。

  4. 查验征收/查定征收 (古老方式): 适用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旧时光。 税局税务人员直接到你的生产经营场所,现场查你的产量、销量、库存,当场算税让你交,比如旧社会税官到酒坊数酒缸、到砖窑数砖头,现在信息化时代,除了极个别临时性、流动性特强的税源(比如以前码头临时卸货交易),基本不用这种方式了。

老板们,该选哪条路?

  • 目标是星辰大海(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融资上市、享受政策红利): 别犹豫,死磕查账征收! 再难也要把财务规范起来,这是唯一正道,是基业长青的基石,别为眼前一点“核定可能少交点税”的小利,埋下未来被清算、补税、罚款甚至影响信誉的巨雷,看看小王的下场!

  • 就是小本经营,图个安稳(个体户、小作坊、收入确实不高不稳定): 定期定额核定征收 可能是现实选择,确实省心省力,但务必牢记:

    1. 遵纪守法: 按时申报,哪怕收入为零也要申报(零申报)。
    2. 心中有数: 自己大概赚多少要清楚,如果实际收入连续、大幅度超过核定额主动! 去税务局申请调整定额,或者主动! 要求转为查账征收,千万别等税局找上门!
    3. 远离“洼地陷阱”: 警惕那些承诺“超高核定率”、“税收返还”的所谓税收洼地招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政策风险极高,极易成为未来稽查重点(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4. 临界点转换: 业务量起来了,利润可观了,该请会计请会计,该规范就规范,及时转向查账征收,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重要提醒:风向在变!

核定征收,尤其是利用它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正在被国家严管

  •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41号: 直接叫停了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核定征收,一律改为查账征收!精准打击了利用这类企业核定转移投资收益避税的行为。
  • 税务总局对核定征收管理趋严: 各地税务局对核定征收的适用审核更谨慎,对超定额不申报、不调整的容忍度更低,对违规核定、利用核定偷逃税的稽查力度空前加大。
  • “税收洼地”清理整顿: 对滥用地方财政返还、违规核定政策吸引注册的行为,国家持续清理规范。

查账征收是“阳光大道”,核定征收是特定条件下的“羊肠小道”,其他征收方式是“辅助工具”,老板们选择哪条路,关键看你的发展阶段、管理水平、未来规划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合规是最大的安全,诚信是最好的筹划。 别被核定征收表面可能的“低税负”迷了眼,尤其是业务已经有一定规模、利润可观的老板们,查账征收才是长久之计、安心之选,否则,当“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时,付出的代价远比你想象的要沉重得多,税务系统的“金税四期”大数据,可比你想象的要敏锐得多!

与其费尽心机钻核定征收的空子,不如把精力用在好好经营、规范财务上,该交的税,一分不少;不该交的,依法争取,这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财税正道。

核定征收还有什么征收?看这篇就够了,老板们别再傻傻分不清! 核定征收还有什么征收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