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怎么算?早点摊老王、装修队老李的真实案例告诉你!
清晨六点,街角老王热气腾腾的早点摊前已排起长龙,忙碌间隙,老王擦擦汗,心里却惦记着一件大事:“税务所说我这摊子是‘核定征收’,这税钱到底怎么算出来的?别稀里糊涂多交了钱啊!”不远处,刚结束一户装修的老李也在发愁,他接的都是散活,收入时高时低,税务所给他核定的方法好像和老王又不太一样…
别急!今天咱就掰开揉碎,把“个体户核定征收”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
核定征收:税局帮你“估摸”个税,省事但有门道
为啥会有核定征收?说白了,就是税局体谅咱个体户老板!很多小本生意,像老王的面馆、老李的装修队,每天收的是零散现金,进货单据可能随手就丢,完整清晰的账本?真难!查账征收要求账目清清楚楚,对咱个体户确实负担重,税局就根据你经营的行业特点、铺面大小、地段好坏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直接给你“估摸”一个大概要交税的“基数”或者“比例”,这就是核定征收的核心——简化、可行。
它和“查账征收”(自己记账,按实际利润算税)是两条平行线,核定不一定更“划算”,但确实省去了大量记账报税的麻烦,特别适合账务能力有限、业务简单的小老板们。

三种算法:定额、定率、所得率,你的生意属于哪一种?
税局“估摸”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是算对税的第一步:
-
定额征收:一口价,简单粗暴
- 怎么算? 税局直接拍板:老王,你每月固定交500块经营所得个税!或者老李,你每季度交1500块!
- 为啥核定? 适用于规模实在太小、收入极其零星、几乎没啥成本费用的行当,比如老王早期推个小车卖煎饼,或者社区里修鞋配钥匙的老师傅。
- 特点: 最省心! 不管你这个月是赚是赔,哪怕下雨天没开张,该交的500块一分不能少,税额=核定好的固定金额。
-
定率征收:收入乘以固定“税点”
- 怎么算? 税局说:老王,你开面馆,核定征收率1.5%,你这个月开票+收现金总共10万块?好,经营所得个税 = 100,000元 × 1.5% = 1,500元。
- 核心要素: 你的总收入(或开票额)是计算基础,税局核定的那个百分比(征收率) 是关键。
- 为啥核定? 适用于成本费用相对稳定、或者难以准确区分个人家庭开支与经营开支的个体户,比如小型便利店、烟酒店、社区小超市。
- 特点: 跟着收入走。 生意好收入高,税就多点;生意差收入低,税就少点,计算简单: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应税所得率征收:先“算”出你的利润,再按税率交
-
怎么算? 这是最常见、最主流的方式!分两步走:
- 第一步:算“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税局根据你的行业,给一个“利润率”参考值(应税所得率)。
- 老王开餐饮(早点摊、面馆):所得率一般在10%-15% 之间(假设税局给老王核12%)。
- 老李搞建筑安装(装修队):所得率可能在8%-15% 之间(假设税局给老李核10%)。
- 小超市零售:可能在5%-10% 左右。 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 你的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第二步:按5级累进税率算个税 用上面算出来的“核定的利润”,去对照下面这个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全年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5% 0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500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0,500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40,500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65,500 - 公式:应交个税 = 核定的利润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第一步:算“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税局根据你的行业,给一个“利润率”参考值(应税所得率)。
-
为啥核定? 适用范围最广!既能反映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计算又比查账征收简单,餐饮、零售、服务、加工、劳务(如装修)等行业普遍适用。
-
特点: 相对更“贴近”实际利润水平(虽然也是估算),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更主流。
-
实战!老王、老李、小超市老板来算账
-
案例1:老王的面馆(应税所得率征收)
- 老王2025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开票+现金)200,000元。
- 税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12%(餐饮业常见)。
- 第一步:算核定的季度利润 = 200,000 × 12% = 24,000元
- 第二步:算季度个税
- 24,000元 < 30,000元(税率表是按年设计的,但申报通常是分季或月,需折算或看累计,为简化演示,假设本季度独立计算,且24,000元落在第一档)。
- 应交个税 = 24,000 × 5% - 0 = 1,200元。
- 老王季度要交的经营所得个税是1,200元。 (注意:实际申报需考虑年度累计所得,此处简化)
-
案例2:老李的装修队(应税所得率征收)
- 老李2025年10月接了个大活,当月总收入150,000元。
- 税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10%(建筑安装常见)。
- 第一步:算核定的当月利润 = 150,000 × 10% = 15,000元
- 第二步:算当月个税
- 15,000元 < 30,000元。
- 应交个税 = 15,000 × 5% - 0 = 750元。
- 老李当月要交的经营所得个税是750元。 (同上,简化演示)
-
案例3:社区小张超市(定率征收)
- 小张超市被核定征收率1%。
- 某月营业额(收入总额)80,000元。
- 直接计算: 应交经营所得个税 = 80,000 × 1% = 800元。
- 小张当月要交800元个税。 (定率征收就是这么直接!)
重要细节!搞不清这些,小心多交税或惹麻烦
- “收入总额”指啥? 所有经营相关的钱!开发票的钱 + 没开发票的现金/扫码收入,统统算进去!别只报开票部分,隐瞒收入后果严重。
- 开票超过核定额?警报拉响! 税局给你核定时,通常也会核定一个月/季的开票额或收入额,比如核定老王每月收入额10万,如果老王某月实际开票+收现金达到15万:
- 定额/定率征收: 可能要求按实际收入15万重新计算当期的税(而不是按定额或原定率)。
- 应税所得率征收: 通常就按实际收入15万 × 应税所得率 来算税。
- 核心:税局给你的“额度”是条安全线,超了就可能触发预警或补税!
- “核定通知书”就是圣旨! 税局确定你的征收方式和核定标准(定额数、定率、应税所得率、收入额/开票额)后,会下发《核定定额通知书》或类似文书。这上面写的数字就是金标准! 务必保存好,按上面写的期限(月/季)和金额(或方法)去申报纳税。
- 增值税及其附加:别忘! 上面算的只是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个体户通常还涉及:
- 增值税: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2025-2027年政策),免征增值税(开普票),超了或开了专票,需按规定交(常见征收率1%或3%)。
- 附加税费: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些是跟着增值税走的,如果增值税免了,附加通常也免,如果交了增值税,附加税费按增值税额的一定比例(如7%+3%+2%)计算。
- 简单说:税 = 增值税 + 附加税费 + 经营所得个税。 核定征收主要解决的是最后这个“经营所得个税”的计算问题。
- 政策会变!保持关注! 税收优惠政策(如小规模增值税起征点、个税减半征收)、各行业的应税所得率参考范围等,并非一成不变,务必留意税务部门的官方通知(官网、微信公众号、办税厅公告)。
总结与忠告
个体户核定征收,核心在于税局根据你的“外在特征”(行业、规模、地段)给你一个计算税款的“公式”或“基数”,无论是老王按“收入×12%算出利润再套税率”,还是小张超市直接用“收入×1%”,目的都是在合规前提下,简化你的报税负担。
关键动作:
- 确认方式: 主动去主管税务所问清楚,你到底是定额、定率还是应税所得率征收?拿到盖红章的《核定通知书》才算数!
- 牢记参数: 死死记住你的核定定额金额、核定征收率、核定应税所得率、核定的月/季收入(开票)额,这是你算税的“钥匙”。
- 如实申报收入: 所有经营进账,开票不开票的,都要算进“收入总额”。隐瞒收入是高压线!
- 警惕“超额”: 时刻留意你的实际收入是否超过了核定的收入额/开票额,一旦超过,及时与专管员沟通,可能需要调整当期税款。
- 按期申报: 无论有没有税要交,都要按核定通知书要求的时间(通常是月或季结束后15日内)进行申报。逾期可能罚款!
核定征收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省心省力的“保护伞”,疏于管理或心存侥幸,它也可能变成税务风险的“导火索”,早点摊老王弄懂了自己的12%所得率,心里那本账终于清爽;装修队老李也记住了自己的10%和收入额度,干活收款更踏实,税收不是“糊涂账”,小生意也有大智慧,算清税、交明白钱,生意才能做得长远,心里才真正安稳!
(说明:文中案例数据、所得率范围均为便于理解所做的假设演示,具体征收方式、核定标准(定额金额、征收率、应税所得率、收入额等)务必以主管税务机关下发的《核定定额通知书》或相关文书为准,实际税负还受增值税、附加税费及可能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影响,本文旨在提供基本概念和计算逻辑,不作为具体纳税依据,个体户朋友请务必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或专业财税人士。)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