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个税到底该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王老板,你这个月核定征收的个税申报做了吗?税局刚通知我了!”隔壁开五金店的老李急匆匆跑来问我。

我一拍脑袋:“哎哟!核定完我以为就没事了,税务局不是都给我‘定好数’了吗?怎么还要报税交钱?”

相信很多像我和老李一样选择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都曾有过这种困惑,核定征收本是为了简化我们的报税流程,但如果你以为核定完就万事大吉、坐等自动扣款,那很可能会像我当初一样,面临滞纳金甚至罚款!我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把核定征收后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保准看完就能上手操作,明明白白交税不迷糊!


先搞清:啥是“核定征收”?税局给我“核”了个啥?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根据你个体户的经营情况(比如行业、地段、规模),直接估算出你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大概要交多少税(或者按什么比例交税),不用你像查账征收那样一笔笔算收入和成本。 它主要分两大类型:

  1. 定期定额征收(双定户):

    • “定”了啥? 税局直接给你定死两个数:每期的销售额(或营业额) + 每期要交的税额(个税、增值税、附加等都打包算好)
    • 举个栗子🌰: 老王在社区门口开了个早餐铺,税务局实地看过,核定他每月销售额3万元,每月固定交税800元(这800元里就包含了老王该交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等),老王每月就按800元交税,不用管实际卖了3万还是2万5(除非超过核定额度太多,后面会讲)。
    • 谁适合? 规模小、收入稳定、难以精确核算成本费用的个体户,比如小餐馆、便利店、理发店等。
  2.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个税到底该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1张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 “核”了啥?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给你核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你需要用实际收入 x 核定的利润率 = 应纳税所得额,再用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去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税款。
    • 举个栗子🌰: 小李开了个设计工作室,税务局核定他所在的设计行业应税所得率为10%,如果小李本季度实际取得收入 30万元,那么他的:
      • 应纳税所得额 = 300,000元 x 10% = 30,000元
      • 再用这3万元去计算个税(怎么算?后面马上讲!)。
    • 谁适合? 有一定规模、能准确核算收入,但成本费用凭证不全或难以准确核算的个体户,比如设计、咨询、技术服务、批发零售等。

关键点敲黑板:

  • 核定征收是简化管理方式不是免税!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
  • 具体给你核定成“定期定额”还是“应税所得率”,是税务局根据你的申请和调查情况决定的,不是你自己随便选。
  • 核定的结果(定额数或应税所得率)会写在税务局发给你的《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或《核定征收通知书》上,这是你的“交税指南针”,务必保存好!

核心问题:核定征收下,个人所得税到底怎么算、怎么交?

搞清楚自己是哪种核定方式,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算钱!

情况1:定期定额户(双定户)的个税缴纳

  • 怎么算? 最简单!税务局在给你核定那个固定税额(比如老王每月的800元)时,已经把你该交的个税包含在里面算好了,你不需要自己再单独计算个税是多少。
  • 怎么交?
    1. 按时申报缴纳: 大部分地区要求按月或按季申报缴纳这个核定好的总税额,即使你这个月没开门,理论上也要按定额交(除非申请了停业)。
    2. 电子税务局操作(最常用):
      • 登录你所在省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
      • 找到“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定期定额户申报” 或类似模块。
      • 系统通常会自动带出核定的应纳税额(就是你该交的总钱数,里面包含了个税)。
      • 核对无误后,确认申报。
      • 接着点击“税款缴纳”,选择支付方式(三方协议扣款、银联、支付宝、微信等)完成缴款。
    3. 签订三方协议自动扣款(超省心): 强烈建议在银行、税务局、你自己三方签订扣款协议,到了申报期,税款会自动从你绑定的银行账户扣走,省去手动操作的麻烦。但务必保证账户余额充足!
    4. 大厅申报(不推荐): 如果实在搞不定线上,带上公章、营业执照副本、经办人身份证,去税务局大厅申报缴纳(费时费力)。
  • 重要提醒(双定户易踩坑点):
    • “双定”不是“无限”! 如果你的实际销售额或营业额连续3个月超过核定定额的30%(比如老王核定3万,实际连续3个月都卖了4万以上),必须!必须!必须! 主动向税务局报告,申请重新核定定额,否则被查到超定额没申报,不仅要补税,还要交滞纳金和罚款!别因小失大!
    • 定额包含的税种要看清! 通知书上会写明这个定额包含了哪些税(个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别以为只交了个税就完事了。

情况2:核定应税所得率户的个税缴纳

  • 怎么算?(分三步走)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当期实际收入总额 x 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栗子:小李(应税所得率10%)季度收入30万:300,000 x 10% = 30,000元
    2. 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将上面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30,000 5 0
      2 超过30,000至90,000 10 1500
      3 超过90,000至300,000 20 10,500
      4 超过300,000至500,000 30 40,500
      5 超过500,000 35 65,500
      • 注意: 这个表是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设计的!如果你是按季申报,需要换算成全年数来计算,或者直接按累计数计算(普遍做法)。
    3. 计算应纳税额:

      • 方法一(分步法,更清晰):
        • 小李季度应纳税所得额30,000元。
        • 假设这是第1季度,暂时没有其他所得,那么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预估 = 30,000 x 4 = 120,000元(按全年预估)。
        • 查表:120,000元在第3级(超过90,000至300,000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10,500元)。
        • 全年应纳税额 = 120,000 x 20% - 10,500 = 24,000 - 10,500 = 13,500元
        • 本季度(第1季度)应纳税额 = 全年应纳税额 / 4 = 13,500 / 4 = 3,375元 (这是简化算法,严格按累计所得计算更准确,但原理类似)。
      • 方法二(速算扣除法,常用): 很多电子税务局系统会帮你自动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这里需要按累计数计算,系统会自动处理)。
      • 方法三(最简单): 登录电子税务局申报时,填入你的当期实际收入总额,系统会根据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自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自动套用税率表算出当期应纳个税! (推荐依赖系统计算,但自己懂原理能复核)。
  • 怎么交?

    1. 按期申报预缴: 通常是按季(在季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预缴个人所得税。
    2. 电子税务局操作:
      • 登录电子税务局。
      • 找到“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综合所得(经营所得)申报” 或类似模块(可能叫“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申报(A表/B表)”)。
      • 选择“核定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 选项。
      • 准确填写本期(本季)收入总额
      • 系统会自动应用你的核定应税所得率,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套税率表算出本期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额
      • 核对信息无误后,提交申报。
      • 点击“税款缴纳”,完成支付。
    3. 年度汇算清缴(千万别忘!): 在次年的3月31日之前,需要进行经营所得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C表),目的是把全年的收入汇总,按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算出全年总的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实际应纳个税,与你全年已经预缴的个税进行比较,多退少补!即使你每个季度都按时预缴了,这个年度汇算也必须做

实战操作指南:手把手教你电子税务局申报(以应税所得率户为例)

怕你看晕了,直接上干货步骤!假设你是核定应税所得率户,季度申报:

  1. 登录: 打开你所在省的电子税务局官网,用绑定的手机号/税号+密码,或者扫码登录。
  2. 找入口: 在首页找“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3. 选表: 在申报清册里找到“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季度/月度预缴),点击“填写申报表”。
  4. 填基本信息: 系统一般会自动带出你的信息(姓名、税号、被投资单位信息等),核对一下。
  5. 关键一步 - 选征收方式: 在申报表里,找到“征收方式”栏,选择“核定征收”,然后在“核定征收方式”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6. 填收入: 在“收入总额”栏,如实填写你本季度的总经营收入(开票+不开票的都要算!)。
  7. 见证奇迹 - 自动计算: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你选择了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并填写收入后:
    • 系统会自动调用税务局后台给你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比如10%)。
    • 自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x 核定应税所得率
    • 系统再自动根据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考虑累计情况)计算出“本期应补(退)税额”(就是你这次要交的个税)。
  8. 核对: 仔细检查自动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本期应补(退)税额”是否合理,重点看应税所得率对不对,收入总额有没有填错。
  9. 提交申报: 确认无误后,点击“申报”按钮提交。
  10. 缴税: 申报成功后会提示缴税,点击“缴款”或“税款缴纳”,选择你方便的支付方式(银行卡、三方协议、支付宝、微信等)完成支付。
  11. 凭证: 缴款成功后,务必下载保存电子缴款凭证!这是你已交税的证明,非常重要!

定期定额户的操作更简单: 通常找到“定期定额户申报”模块,系统直接显示核定好的税额,你确认申报并缴款即可。


超重要提醒:核定征收个体户必知的N个坑与保命技巧

  1. “核定”≠“不管”!收入要记清! 无论哪种核定方式,你都必须建立简单的收支流水账(比如记在手机备忘录、笔记本或简单表格里)! 定期定额户要关注是否连续超定额;应税所得率户要准确记录收入总额用于申报,税局随时可能检查你的实际经营情况。
  2. “双定户”警惕“超定额”陷阱! 连续3个月超定额30%不报告调整,是稽查重点!主动报告是上策,感觉生意明显变好,就该留心了。
  3. “应税所得率户”别混淆税种! 你申报缴纳的是“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和你个人其他的工资薪金所得(如果有)是分开的,别搞混了。
  4. 成本费用扣除有门道(针对应税所得率户): 虽然核定了所得率,但如果你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证明你的成本费用实际超过了按核定率计算的部分,理论上可以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申请调整!但难度较大,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最好咨询专管员或专业会计,平时养成收集发票的好习惯!
  5. 免税政策要会用! 个体户通常是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500万),享受增值税免征额度(2025年政策:月销售额≤10万,季度≤30万,免征增值税及附加),但注意:
    • 这个免税主要免的是增值税及附加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该交还得交! 核定征收的个税计算基础(定额或按所得率算的所得额)不受增值税是否免征的影响,别以为不交增值税就不用交个税了!
  6. 年度汇算清缴(C表)是终极考验! 特别是核定应税所得率户,每年3月31日前务必完成! 这是对全年税款的最终结算,不做或逾期,会被罚!电子税务局同样可以操作。
  7. 保存凭证就是保命符! 所有和税务局往来的文书(核定通知书、申报表、缴款凭证)、你的收支记录、发票单据等,至少保存5年! 这是应对检查、维护自身权益的铁证。
  8. 银行账户变动及时更新! 特别是签了三方协议自动扣款的,如果换银行卡了,务必及时去税务局更新三方协议信息,否则会导致扣款失败产生滞纳金。
  9. 政策变化多关注! 税收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个体的优惠)常有调整,多留意税务局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本地税企交流群的消息,别因为信息滞后多交冤枉钱或少交惹麻烦。
  10. 搞不定?大胆问! 遇到实在弄不明白的,不要猜!不要蒙! 最靠谱的方式:
    • 拨打 12366 纳税服务热线咨询。
    • 登录电子税务局使用 “在线咨询” 功能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后,你的个税到底该怎么交?一文搞懂不踩坑!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