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个税指南,手把手教你算清、缴对、不踩坑!
个体户核定征收,个税怎么交?看这一篇就够了!(含超详细流程+避坑指南)**
“老王,听说你开早餐店生意不错啊!税务局那边核定征收的税交了吗?咋交的呀?”隔壁开文具店的老李问道。
老王擦了擦手,一脸懵:“嗨,别提了!税务专管员是跟我说了核定征收,可这‘核定’到底啥意思?税怎么算出来的?去哪儿交?啥时候交?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搞错了被罚!老李,你懂不?”
如果你和老王一样,是个体工商户老板,税务局给你核定了征收方式(定期定额或者定率),但对具体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是一头雾水,甚至有点小焦虑——别慌!今天这篇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傻瓜式”操作手册! 咱们用大白话,把核定征收下个税缴纳那点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让你明明白白交税,踏踏实实赚钱!
先搞懂:啥叫“核定征收”?为啥给我核定?

想象一下查账征收:你得像大公司一样,请会计,买财务软件,把店里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年底算个总利润,再按这个利润去交个税,这对小本经营的个体户来说,太繁琐!成本太高!
税务局很贴心,推出了“核定征收”这种简化模式,核心就一句话:税务局根据你所在的行业、地段、规模等因素,估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经营额”或者“利润水平”,你就按这个估算值来交税,不用提供完整复杂的账本!
为啥给你核定?常见原因有这些:
- 你主动申请了: 你觉得建账太麻烦,成本高,主动向税务局申请核定征收(需要符合条件)。
- 你该建账但没建好: 按规定你应该建账管理,但没设置账簿,或者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残缺不全,税务局难以查账,那就只能给你核定了。
- 你干脆不申报: 该申报纳税了,你迟迟不报,税务局催了也没用,那就直接给你核定个税额。
核定征收的核心优势就是:简单!省事! 特别适合像老王这样的小餐馆、小卖部、维修铺、工作室等规模不大、业务相对简单的个体老板。
关键一步:你的核定属于哪种“姿势”?
核定征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主要分三大类,缴税方法也略有不同:
定期定额征收(最简单!最常见!)
- 啥意思?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好: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固定的“销售额”(经营额)和固定的“税额”。
- 举个“栗子”: 老王的小包子铺,税务局核定了:每月经营额30,000元,个人所得税定额500元。
- 怎么交税?
- 金额确定: 只要老王包子铺实际月销售额没超过30,000元(注意:这个限额很重要!),老王每个月就固定交500元的个人所得税,不管他这个月实际赚了1万还是2万9(只要不超核定额度),都只交500元,简单到哭!
- 时间点: 通常是季度结束后的15日内(比如4月、7月、10月、次年1月的15号前)申报缴纳上个季度的税款,具体看税务局给你的《核定定额通知书》。
- 特殊情况(超定额):
- 如果老王某个月生意爆好,比如春节那个月卖了45,000元,超过了核定的30,000元,那他就不能只交500块了!
- 他需要在超定额的那个月结束后的15天内,主动向税务局申报,把实际销售额45,000元报上去。
- 税务局会按实际销售额45,000元,套用他所在行业(餐饮业)的应税所得率(比如假设是1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45,000 * 10% = 4,500元。
- 再按经营所得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个税(假设4,500元在第一档,税率5%):4,500 * 5% = 225元。
- 老王需要补缴225元 - 500元(定额)吗? 不!当超定额时,定额就失效了,要按实际销售额重新计算全额的税,即交225元。 (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可能有不同处理,需以当地规定为准,但核心是超定额需按实际申报)。
- 重要提醒: 连续几个月超定额,税务局可能会考虑给你调整定额哦!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用得也不少!)
- 啥意思?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定一个“利润率”(叫应税所得率),你需要提供当期的销售额(开票+不开票都要算),然后按: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算出你的“利润”,再用这个“利润”按税率表算个税。
- 举个“栗子”: 老李的水果店,税务局核定应税所得率为8%(水果零售行业常见)。
- 怎么交税?
- 步骤1:收集收入 - 老李这个季度(1-3月),所有卖水果的钱,不管开没开发票,加起来总共是150,000元,这就是他的收入总额。
- 步骤2:计算“利润” - 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0元 × 8% = 12,000元,税务局认为你赚了这么多“利润”。
- 步骤3:套税率表算个税 - 查“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5%。(注意:这里是按季度算,但税率表是按年设计,计算时要换算或按季适用)
- 12,000元在第一档,个税 = 12,000元 × 5% = 600元。
- 步骤4:申报缴纳 - 老李需要在4月15日前(季度结束后的15日内),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去大厅,申报收入150,000元,系统会自动按8%算出所得额12,000元,再按5%算出个税600元,确认无误后缴款。
- 关键点: 收入总额要算全! 不能只算开票的,现金收入、微信支付宝收入都得算进去!所得率是税务局定的,不同行业不同(比如餐饮可能10%,咨询可能15%-25%)。
核定应税所得额征收(相对少见)
- 啥意思? 税务局直接拍板,认定你一年(或一个周期)的“利润”就是XXX元,你直接按这个“利润”去算个税就行。
- 举个“栗子”: 街角的小张修鞋摊,规模实在太小,收入也极其不稳定,税务局直接核定他2025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元。
- 怎么交税?
- 金额确定: 小张2025年,无论实际修鞋赚了5千还是1万,在核定征收下,他的“利润”就认定为8,000元。
- 计算个税: 8,000元在第一档,税率5%,个税 = 8,000 × 5% = 400元。
- 申报缴纳: 通常是在年度结束后的3月31日前,申报并缴纳这400元的个人所得税。(具体时间以核定通知书为准)
实战演练:核定个体户,个税缴纳全流程(以电子税务局为主)
光知道姿势还不够,得知道怎么操作!现在全国都在推广电子税务局,方便又快捷,咱们一步步来(各地界面可能略有差异,但逻辑相通):
-
第一步:确认你的“身份”和“核定信息”
- 登录你所在省/市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搜索“XX省电子税务局”)。
- 用你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上的) 和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的身份登录。
- 找到“我的信息” - “核定信息” 或者 “纳税人信息” 相关菜单。仔细查看!
- 你到底是定期定额?还是核定应税所得率?还是核定所得额?
- 核定的销售额/收入额是多少?(定期定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多少%?(定率)
- 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元?(定额所得)
- 缴税的期限是月还是季?截止日期是哪天?(非常重要!)
- 这些信息在税务局发给你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核定通知)里都有,务必保存好!
-
第二步:按期申报缴纳(核心环节!)
- 定期定额户(未超定额):
- 登录电子税务局。
- 在“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定期定额户申报” 或类似菜单下。
- 系统通常会自动带出你核定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比如季度销售额90,000元,个税1,500元)。
- 你核对无误后(主要是看销售额是否未超过核定限额),确认申报。
- 系统生成缴款书,选择支付方式(三方协议扣款、银联、微信、支付宝等)完成缴税,搞定!
- 核定应税所得率户 / 定期定额户(超定额时) / 核定应税所得额户:
- 登录电子税务局。
- 进入“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个人所得税申报” -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月(季)度申报(A表)” 或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B表)” (核定所得额通常是年度报),注意选对报表!
- 关键:填写收入总额!
- 如果你是核定应税所得率户:在相应栏次如实填写你本期的收入总额(所有收入!)。
- 如果你是定期定额户但超定额了:同样需要如实填写你实际的、超定额的收入总额。
- 如果你是核定应税所得额户:通常填写核定的所得额(具体看申报表指引)。
- 系统操作:
- 填写收入后,系统会自动根据你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出你的“应纳税所得额”。
- 或者,如果你是核定所得额,系统可能直接带入该金额。
- 系统再自动根据经营所得税率表,计算出你应缴纳的个税金额。
- 你仔细核对计算出的税额是否正确。
- 确认无误后,提交申报。
- 生成缴款书,选择支付方式完成缴税。
- 定期定额户(未超定额):
-
第三步:获取凭证(别小看这一步!)
- 缴税成功后,务必在电子税务局“我要办税” - “证明开具” 或 “涉税查询” 里,下载打印《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或表格式),这是你已依法纳税的铁证!务必保存好! 无论是应对检查、贷款申请还是其他需要证明的地方,都用得上。
个体户老板必看的“避坑”指南(血泪经验!)
核定征收虽然省事,但坑也不少!以下这些雷区,千万要绕开:
-
坑一:以为核定就万事大吉,收入不用记账了!
- 错!大错特错! 核定征收是简化了计税依据的确定方式,不是免除你记账的义务! 你还是要记录每天的收支流水(哪怕是个小本子),保存好进货单据、费用发票等原始凭证。原因有三:
- 税务局有权查账,看你是否如实申报(特别是超定额时)。
- 你需要清楚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心里有本账。
- 万一将来政策变化,或者你想申请查账征收,没有账本寸步难行!
- 避坑法宝: 养成记账习惯!哪怕是最简单的流水账,保存好所有业务相关的单据。
- 错!大错特错! 核定征收是简化了计税依据的确定方式,不是免除你记账的义务! 你还是要记录每天的收支流水(哪怕是个小本子),保存好进货单据、费用发票等原始凭证。原因有三:
-
坑二:开票收入才申报,不开票的收入“隐身”了!
- 这是最危险!最容易被罚! 的想法,税务局判断你的收入,可不仅仅是看你开了多少发票!他们会通过你的银行流水、支付宝微信收款记录、经营规模、行业平均、甚至水电费消耗等来综合评估。所有收入,无论是否开具发票,都属于你的收入总额! 瞒报、少报,一旦被大数据比对出来或被举报,轻则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滞纳金是每天万分之五,很吓人!),重则可能涉及偷税漏税,承担法律责任!
- 避坑法宝: 诚信经营!所有进账的钱,一分不少地计入收入总额申报,不要有侥幸心理!
-
坑三:忘了申报时间,逾期缴纳!
- 定期定额通常是季度后15日内,核定应税所得率也是按季(或月)申报,同样是期后15日内,核定应税所得额通常是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务必记牢你的申报截止日! 电子税务局一般会有待办提醒,但自己也要上心,逾期不仅有滞纳金,还可能影响信用,甚至被限制开票!
- 避坑法宝: 手机设个定期闹钟!关注电子税务局的待办事项,提前几天操作,别拖到最后一天,万一系统卡顿就麻烦了。
-
坑四:经营情况变了,核定信息万年不变!
- 生意做大了?换地方了?增加新业务了?或者生意不好了?你的实际经营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比如连续超定额或远低于定额),一定要及时主动联系你的税收管理员! 申请调整核定定额或应税所得率,如果税务局发现你情况变了却没申请调整,之前的核定可能不再适用,甚至要求你补税,同样,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查账征收条件了,也可以申请变更征收方式。
- 避坑法宝: 定期(比如半年或一年)审视自己的经营情况和核定信息是否匹配,变化大了,主动找专管员沟通。
-
坑五:分不清增值税和个税!
- 这是很多新手老板的困惑。
- 增值税(及附加): 是针对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这个流转环节征收的税,现在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2025-2027年政策),通常免征增值税(开专票除外)。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是针对你个体户经营赚取的利润征收的税,这就是咱们今天讨论的核心!核定征收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个税怎么算的问题。
- 两者都要关注!都要申报! 千万别以为免了增值税就不用交个税了,或者交了个税就不用管增值税了。
- 避坑法宝: 搞清楚两个税种的性质,在电子税务局申报时,注意看申报模块的名称(“增值税申报” vs “个人所得税申报(经营所得)”)。
- 这是很多新手老板的困惑。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Q&A)
-
Q:核定征收的个税,税率是多少?
- A:无论是哪种核定方式,最终计算个税时,都是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经营所得”税率表,目前是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基数是你核定或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务局认可的你的“利润”)。
-
Q:我还能享受个税减半征收优惠吗?
- A:关注国家政策!在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这个优惠核定征收户通常也能享受! 在电子税务局申报时,系统一般会自动计算并扣减,但最好在申报时留意一下计算结果或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