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税率全解析,从5%到0.25%的秘密

“王老板,听说你做核定征收一年省了好几万?税率到底怎么算的啊?”开小餐馆的李姐最近总被朋友这样问,她笑着摆摆手:“这事儿啊,真不是一刀切,得看行业、看地方,甚至看你开多少票!”

核定征收:税务局给你的“懒人包”计税方式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小面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请会计、建账本?税务局也明白个体户的难处,于是推出了“核定征收”这个神器,简单说,就是税务局根据你的行业、地段、规模等情况,直接拍板一个计算税款的方法或者一个固定的税负标准,省去你复杂记账的麻烦。

核定征收的三大主流玩法:

  1. 定期定额(双定户): 这是最省心的!税务局直接给你定好每月固定要交多少钱的税,核定你每月交增值税300元,个人所得税150元,那你每月固定交450元就完事了,管你当月实际赚多赚少(只要在核定标准内),都按这个数交,常见于规模很小的早点摊、小便利店等。

  2.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税率全解析,从5%到0.25%的秘密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税率 第1张

    核定应税所得率: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式,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根据你的经营收入,乘以一个核定好的利润率(应税所得率),先算出你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当于查账征收下的利润),再用这个所得额去套经营所得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税。关键点就在这个核定的利润率上!

  3. 核定征收率: 这是更直接的方式,税务局直接核定一个综合征收率(通常很低),直接用你的收入乘以这个征收率,得出的结果就是你当期要交的所有税(通常包含增值税及其附加、个人所得税等),这是很多个体户朋友觉得“税率超低”的来源,比如核定征收率1%,开票100万,就交1万税。

揭秘核心: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税率”到底是多少?

这里我们重点剖析最主流的核定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率两种方式下的“税率”表现:

核定应税所得率下的“隐形税率”:

  • 第一步:确定应税所得率。 这才是地方差异巨大的核心!国家只给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具体数值由各地税务局掌握,常见行业参考(注意:各地差异极大,务必以当地为准!):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通常在 3%-8% 之间。
    • 制造业: 可能在 5%-10% 左右。
    • 交通运输业: 可能在 6%-10% 左右。
    • 餐饮业: 常见在 8%-15% 左右(比如你的小餐馆可能被核定为10%)。
    • 服务业(咨询、设计、中介等): 常见在 10%-20% 甚至更高(比如你开的设计工作室可能被核定为15%)。
    • 娱乐业: 通常较高,可能在 15%-30% 甚至更高。
  •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当期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例子1(餐饮):李姐的面馆,当月开票收入10万元,当地核定应税所得率10%,那么她的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10% = 10,000元
    • 例子2(设计):张工的设计工作室,当月收入10万元,当地核定应税所得率15%,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15% = 15,000元
  • 第三步:套用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经营所得税税率表如下(2025年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的部分可减半征收个税):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500
    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0,500
    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40,500
    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65,500
    • 计算李姐的面馆个税(月): 应纳税所得额10,000元(相当于年12万)。
      • 查找税率:年12万属于第2级(超过3万至9万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元(年)。
      • 计算年应纳税额 = 120,000 × 10% - 1,500 = 12,000 - 1,500 = 10,500元
      • 享受减半优惠: 10,500 × 50% = 5,250元(年)。
      • 换算成月:约 5元
      • 相当于综合税负率(个税部分): (437.5 / 100,000) ≈ 44% (月),全年看就是 (5,250 / 1,200,000) ≈ 44%注意: 这仅仅是个人所得税部分!还没算增值税和附加。
    • 计算张工的设计工作室个税(月): 应纳税所得额15,000元(相当于年18万)。
      • 年18万属于第3级(超过9万至30万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10,500元(年)。
      • 计算年应纳税额 = 180,000 × 20% - 10,500 = 36,000 - 10,500 = 25,500元
      • 享受减半优惠: 25,500 × 50% = 12,750元(年)。
      • 换算成月:1,062.5元
      • 相当于综合税负率(个税部分): (1,062.5 / 100,000) ≈ 06% (月),全年 (12,750 / 1,800,000) ≈ 71%
  • 第四步:别忘了增值税及其附加!

    •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政策(2025年1月1日 - 2027年12月31日):月销售额≤10万(季度≤30万),免征增值税,超过部分按1%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 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通常按增值税额的 12% (如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征收,如果增值税免征,附加税费也免征。
    • 接上例:
      • 李姐月入10万(未超10万):增值税=0,附加税费=0。 她当月总税负就是个税约437.5元,综合税负率≈0.44%
      • 张工月入10万(未超10万):增值税=0,附加税费=0。 他当月总税负就是个税约1,062.5元,综合税负率≈1.06%
      • 如果某月收入15万(超10万):
        • 增值税 = (150,000 - 100,000) × 1% = 500元 (超过的5万部分交1%)
        • 附加税费 ≈ 500 × 12% = 60元
        • 个税部分:假设应税所得率不变,应纳税所得额=150,000 × 15% = 22,500元(月),相当于年27万,计算过程略,最终月个税约2,062.5元(已考虑减半)。
        • 总税负 ≈ 500 (增值税) + 60 (附加) + 2,062.5 (个税) = 2,622.5元。
        • 综合税负率 ≈ 2,622.5 / 150,000 ≈ 1.75%。

核定征收率下的“超低税率”:

这种方式下,税负计算极其简单粗暴:应纳税额 = 当期收入 × 核定征收率,这个征收率是一个打包价,通常包含了增值税(或营业税时代)、个人所得税、附加税费等。

  • 特点:
    • 税率极低: 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常见的核定征收率范围在 4% - 3% 之间,很多地方集中在 8% - 1.5%,甚至有些地方针对特定微小行业(如未达起征点户)能低至 25% 左右。
    • 简单透明: 开多少票,乘以征收率,就知道交多少税,明明白白。
    • 地域性极强: 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比如开发区政策优惠),核定的征收率可能天差地别,深圳某区给技术服务核0.8%,隔壁区可能只核到0.5%,而云南某市可能普遍在1.5%以上。
  • 例子:
    • 例子3:某地税务局核定某咨询类个体户的征收率为 8%,该个体户当月开票收入10万元。
      • 应纳税额 = 100,000 × 0.8% = 800元。
      • 综合税负率 = 0.8%。 这800元基本包含了所有主要税费(增值税、附加、个税),相比前面张工的例子(月入10万无增值税时交1062.5个税),明显低很多。
    • 例子4:某地核定某小规模零售户征收率为 2%,月收入8万元。
      • 应纳税额 = 80,000 × 1.2% = 960元。
      • 综合税负率 = 1.2%。

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哪个更划算?一张表看清!

特征 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
核心逻辑 税务局根据行业、规模等“估算”税负 根据真实账本记录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计算税款
适用对象 账证不全、难以准确核算的中小个体户为主 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纳税人
计税依据 收入额 (乘以核定所得率或征收率) 实际利润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体现 核定应税所得率 (行业差异大,如餐饮8-15%) 或 核定征收率 (通常0.4%-3%,如1%) 法定5%-35%超额累进税率
税负特点 相对固定或与收入线性相关可能偏高或偏低 与真实盈利能力挂钩,赚得多交得多,亏了不交
财务要求 极低,通常无需专业会计做账 很高,需建立完善账册,凭证齐全,成本清晰
开票限制 通常有开票额度上限 (如月/季10万、30万、100万等),超限可能强制转查账或无法开票 无硬性额度限制,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开具
优势 省心省力省钱(做账成本)、操作简单、税负可预期、适合利润率高或难以取得成本票的业务 税负更公平合理(亏损不交税)、无开票额度焦虑、适合规范经营、成本费用清晰的企业
劣势 可能“多交税” (若实际利润率低于核定所得率)、开票受限政策变动风险大难以证明实际亏损 财务核算成本高、对票据管理要求严格、若成本票不足则税负重

选择核定征收,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1. “双刃剑”之税负可能偏高: 如果你的实际经营利润率远低于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比如你实际利润率只有5%,但被核定了15%),或者你所在地区的核定征收率偏高,那么核定征收会让你交的税比查账征收(按真实利润算)多很多!特别是成本占比高的行业(如某些零售、大宗贸易),要特别警惕。

  2. 开票额度“紧箍咒”: 这是核定户最大的痛点之一!税务局为了防止滥用,会给核定征收户设定开票额度上限,常见的有:

    • 月度/季度限额(如月开普票≤10万,专票≤10万,合计≤10万/月;或更高如30万、100万/月等)。
    • 年度限额(如全年开票额≤500万)。
    • 一旦开票超过核定额度:
      • 轻则:暂停开票,需要去申请临时增量(很麻烦)。
      • 重则:强制要求转为查账征收!这对没有健全账务的个体户来说是灾难。
      • 最严重:可能触发税务预警,要求补税甚至罚款。
  3. 政策变动风险高: 核定征收,特别是核定征收率这种超低税率模式,是地方性的优惠政策,国家层面近年来一直在规范管理,清理“税收洼地”,说不定哪天你所在地的政策就收紧或者取消了,比如突然调高核定所得率、降低开票额度上限,甚至直接取消核定征收方式,要有心理准备,不能把长期经营完全押宝在这上面。

  4. “核定”并非“免税”或“合法避税”: 核定征收是合法的征税方式,不是给你偷税漏税开的绿灯,该申报要按时申报,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别被某些中介忽悠了,以为核定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开票。

  5. 难以享受某些优惠政策: 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如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下按5%等),通常是建立在查账征收、能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的,核定征收户可能因为计税方式不同而无法直接享受。

  6. 银行融资可能受限: 银行在评估贷款时,更倾向于看到规范、清晰的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核定征收户通常无法提供这些,可能会影响贷款额度和利率。

温馨提示:

  • “我的税率是多少?” 唯一正解是问你的税管员! 本文提供的范围仅供参考,具体到你的店、你的行业、你的街道,必须咨询主管税务机关,不同地区差异之大超乎想象。
  • 开票前务必确认额度! 千万别等到客户催发票了才发现额度用光,临时申请可能耽误生意。
  • 关注政策变化! 特别是每年年初或年中,留意税务局的通知,核定政策、免税额度、征收率都可能调整。
  • 权衡利弊再选择。 核定征收不是万能灵药,如果你的业务规范、成本票充足、利润不高甚至有亏损风险,或者预期业务量很快会超过开票限额,那么查账征收可能是更长远、更划算的选择,反之,如果你规模小、利润率高、难以取得成本票、且业务量在核定额度内,核定征收能省心不少。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税率”,看似简单的一个数字(如1%或0.8%),背后却是一套复杂的核定逻辑和地方政策博弈的结果,从5%到35%的法定税率框架,到0.25%的“打包价”惊喜,核心在于你属于哪种核定方式、身处哪个地区、从事哪个行业。

了解这些门道,不是为了钻空子,而是明明白白经营,该交的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税率全解析,从5%到0.25%的秘密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税率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