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老板必看!你的核定征收免税线到底划在哪?别再猜了!
老李在小区门口开了十几年早餐店,一直用核定征收,最近生意好了,他总嘀咕:"这月流水都8万了,税务局给核定的每月5万额度是不是不够用了?会不会突然让我补税?" 像老李这样心里没底的个体户老板不在少数。核定征收的限额并非全国统一,而是由地方税务部门根据行业、区域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金额差异显著。
想知道你的生意"免税线"划在哪?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明白!
税务局怎么给你"画线"?三大关键因素!
别以为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随便给你个数!背后有严谨逻辑,主要看这三点:
-
你的行业是啥?赚的辛苦钱还是技术钱?
- 民生服务类(小本经营): 早餐店、小超市、理发店、复印店这类,普遍核定得偏低,为啥?成本相对透明,利润率较薄。
- 小区便利店:月核定销售额可能在 3万-8万 之间。
- 普通理发店:月核定可能在 2万-6万。
- 技术服务/设计类: 图文设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这类主要靠脑力或专业技能,直接成本低(主要房租、人工、电脑折旧),税务局核定时往往会高一些。
- 小型图文设计工作室:月核定可能在 5万-15万。
- 房产中介(个体户):月核定可能在 8万-20万 (看地域和规模)。
- 小型加工/制造类: 小作坊、服装加工等,涉及原材料、人工、设备,税务局会参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
- 小型服装加工:月核定可能在 6万-12万 (视设备、工人数)。
- 电商/网店(近年重点!): 情况复杂!税务局越来越重视,核定时会看平台、销量、客单价、类目(实物/虚拟),很多地方专门出台了电商核定标准,可能按店铺级别、好评数、月成交量等综合核定,额度差异巨大,低的可能3-5万,高的可能几十万。
- 民生服务类(小本经营): 早餐店、小超市、理发店、复印店这类,普遍核定得偏低,为啥?成本相对透明,利润率较薄。
-
你在哪发财?一线城市还是小县城?
- 经济发达地区(北上广深、强二线): 房租、人工贵,整体经营成本高,核定的起征点和各级额度通常也更高,比如同样是小面馆:
- 深圳某城中村:月核定可能在 8万-12万。
- 中部县城:月核定可能在 4万-7万。
- 特定园区/市场: 有些地方为扶持特定行业(如文化创意、软件孵化),入驻的个体户可能享受更优惠的核定额度。
- 经济发达地区(北上广深、强二线): 房租、人工贵,整体经营成本高,核定的起征点和各级额度通常也更高,比如同样是小面馆:
-
你的成本好不好算? 这是核定征收存在的根本原因!税务局核定时,核心是估算一个相对合理的、你能赚到钱(应纳税所得额)的水平。
- 你的成本票据极其规范齐全(每笔买菜钱、油钱都有票),其实查账征收对你可能更划算(亏本就不用交税)。
- 但现实是,大部分个体户老板采购零星、供应商不开票、自己记账也头疼,税务局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核定一个"视同你有这么多利润"的额度,在这个额度内,默认你的成本费用是够的,只按这个额度交税,省心!
全国没有统一数!但常见范围供你心里有底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全国统一标准!没有全国统一标准!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但综合各地常见实践,可以划个大致范围(仅供参考,务必以当地税务局通知为准):
-
月销售额/营业额核定限额:
- 最常见区间:每月 3万元 - 15万元人民币。 这是绝大多数小型个体户所处的范围,比如老李的早餐店核5万,就在这个区间。
- 较低区间: 低于3万,可能是一些成本极低、规模极小的服务摊点(如修鞋、配钥匙),或政策特别扶持区域/行业的起点。
- 较高区间: 15万以上甚至达到30万、50万,常见于:
- 特定行业:如部分地区的建材批发、设备租赁、规模较大的餐饮或电商。
- 经营规模明显较大:比如开了几家分店的个体老板(虽是个体户但实际有多个经营点)。
- 某些核定征收管理较宽松的历史时期或地区(现在趋严)。
-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核定限额: 这是最终计算经营所得税的基数!税务局可能直接核定你的月/季应纳税所得额,或者核定销售额后,按行业应税所得率(见下文)反推出所得额,年度限额通常在:
- 常见区间:年 10万元 - 100万元人民币。
- 关键节点:年120万、200万、500万。 这涉及到能否继续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年500万以内),以及经营所得税率跳档(所得额超过100万部分税率高达35%),税务局在核定你额度时,如果发现你真实规模远超这些节点,会非常慎重,甚至可能直接要求你转为查账征收。
-
行业应税所得率(利润率): 税务局会公布分行业的所得率表,这是将核定销售额转化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换算系数"!
- 早餐店(餐饮):所得率可能核 8%-15%。 核定月销售额5万,按10%算,月应纳税所得额=5万 * 10% = 5000元。
- 小超市(零售):所得率可能核 5%-10%。 核定月销售额8万,按7%算,月应纳税所得额=8万 * 7% = 5600元。
- 设计服务:所得率可能核 15%-25%甚至更高。 核定月销售额10万,按20%算,月应纳税所得额=10万 * 20% = 20000元。
- 这个所得率非常关键!它直接决定了你最终要交多少"个税"(经营所得)。
真实案例:额度怎么定?超了怎么办?
-
案例1:王姐的社区菜店(深圳)
- 行业:农副产品零售。
- 地段:成熟社区底商。
- 规模:约40平米,夫妻店加一个帮工。
- 核定结果:月销售额核 7万元,所得率核 8%。
- 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 = 7万 8% = 5600元,按经营所得税率表,年应纳税所得额=560012=67200元,对应税率5%,速算扣除数0,每月预缴个税约280元 (67200*5%/12),王姐实际月流水10-12万,但核定7万内税负很轻,超过部分只要不开发票或不被稽查,暂时"安全",但她知道有风险。
-
案例2:张工的机电维修部(三线城市)
- 行业:修理修配。
- 地段:临街店铺。
- 规模:自有工具,技术好,活多。
- 核定结果:月销售额核 12万元,所得率核 10%。
- 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12万 10% = 12000元,年所得额=14.4万,超过10万的部分(4.4万)税率20%,速算扣除数1500,年个税=(14.4万 20%) - 1500 = 28800 - 1500 = 27300元,平均每月2275元,张工实际月流水常在15万以上,他主动要求安装了税控设备,部分大客户要发票,他按查账征收申报开票部分,核定部分仍按12万交,更规范。
-
案例3:小李的淘宝店(主营服装,杭州)
- 行业:电子商务(零售)。
- 平台:淘宝,皇冠店,月销稳定。
- 核定结果:当地有电商核定指引,参考其店铺层级、类目、历史数据等,核其月销售额 25万元,所得率核 7%(零售)。
- 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25万 7% = 17500元,年所得额21万,税率20%,速算扣除数10500,年个税=(21万 20%) - 10500 = 42000 - 10500 = 31500元,小李觉得核定税负能接受,比查账(要补大量成本票)省事。
重点来了:核定额度不够用?业务做大了怎么办?
-
主动申报调整(最推荐!): 像张工那样,发现核定额度远低于实际业务量,主动找专管员或去税务局,提供初步的经营数据(如银行流水、发货单、合同等),申请调高核定定额,税务局核实后,会给你一个更符合实际的新额度,这样做最安全、最合规,避免秋后算账。
-
"双轨制"运行(过渡策略):
- 对于不需要开发票的业务,继续享受核定征收的低税负(在核定额度内)。
- 对于需要开具发票的业务(特别是增值税专票),这部分收入必须按规定据实申报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在所得税方面,这部分收入税务局通常不允许你再用核定的所得率,会要求你按查账征收方式(或按更高征收率)计算经营所得个税,需要和专管员沟通清楚操作细则。
-
被动应对(风险最高!): 抱着侥幸心理,实际收入远超核定额度也不管,不开票或隐瞒收入,风险极大:
- 税务稽查: 一旦被查(举报、系统预警、行业整治),税务局有权追缴你少缴的税款(增值税、附加税、个税一个都跑不了)。
- 加收滞纳金: 每天万分之五,利滚利,时间长了非常吓人。
- 罚款: 0.5倍到5倍!可能让你一年白干。
- 取消核定资格: 强制转为查账征收,并且可能追溯调整。
- 信用受损: 纳税信用等级直接判D级,贷款、招投标、出行等处处受限。
给个体户老板的终极提醒与行动指南
-
"我的额度是多少?" 别猜,去问! 最准确的信息来源只有一个:主管你的税务局(税务所)或你的税收管理员! 带上你的营业执照、身份证,去大厅或联系专管员查询,很多地方电子税务局也能查到核定信息。
-
定期"体检",心中有数。 至少每季度核对一次:你的实际流水/收入 vs 税务局给你的核定销售额/所得额,如果实际数持续、稳定地超过核定数20%-30%以上,就要高度警惕,考虑是否需要申请调整了,别等到税务局找上门!
-
"红线"意识要绷紧! 记住几个关键数字(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 ≤ 500万元。 核定征收个体户一般默认小规模,如果核定+开票收入等连续12个月超500万,强制升一般纳税人!税负和管理成本大增。
- 经营所得税率跳档:年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元。 超过部分税率从35%起跳!核定所得额如果接近这个数,要特别关注,如果实际所得远超,被调整后税负会激增。
-
业务做大,身份要考虑。 当你的业务规模、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年实际利润稳定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继续用个体户+核定征收可能不再是税负最优解,且风险增加。 这时需要考虑:
- 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风险隔离,可以更好地利用成本费用抵扣,利润分配更灵活(分红税20% vs 个体户最高35%)。
- 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如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内有优惠税率)。
-
寻求专业帮助。 财税政策复杂多变,当你不确定核定是否还适用、额度是否合理、业务增长后如何规划时,咨询专业的财税顾问或代账会计是非常明智的投资,他们能帮你合法合规地优化税负,规避风险。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的"限额",绝不是税务局拍脑袋的数字,而是基于行业特性、地域成本、经营规律综合判断的结果,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节税省心的工具,用不好则可能埋下巨大的税务风险,摸清自己的"线"在哪里,定期审视业务发展与这条线的距离,在合规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是生意长久稳健的王道。
合规经营省下的"安心钱",远比任何铤而走险省下的"风险税"更值钱!你的生意版图在扩张,税务管理的工具箱也得跟着升级才行。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