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税率最全指南,搞懂这些,省钱又避坑!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早餐店,起早贪黑,生意红火,可每月到了报税的时候,他就头大:“我这小本生意,账也记不全,税务局到底要收我多少钱啊?”隔壁开打印店的老李神秘兮兮地说:“老王,申请‘核定征收’啊!简单省事,税可能还少!”老王听得云里雾里——核定征收到底是啥?税率怎么算?是不是真有传说中的“税负洼地”?
别急!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讲清楚“个体户核定征收”这点事儿,让你像老王一样,心里明明白白,省下该省的钱,避开不该踩的坑!
核定征收:税务局帮你“估算”的征税方式
想象一下,你开个小卖部,每天人来人往,卖了多少包烟、多少瓶水、多少袋零食,零零碎碎,真要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太费精力了!或者你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师傅,接的都是定制家具的活儿,成本、利润每单都不一样,记账算账头都大了,这种情况下,税务局也理解小生意人的难处,就说:“行,知道你账不好做全乎,咱换个法子,我们根据你干的行业、铺面大小、地段好坏、大概的经营情况,给你‘估算’个收入或者利润出来,然后按这个‘估算数’来收税。” 这就是核定征收的核心——税务局基于一定规则和参数,给你“框定”一个纳税基础。
这和“查账征收”完全是两码事,查账征收要求你必须有规范的账本,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记录在案,最后算出实实在在的利润,按这个利润来交税。核定征收更像是一种“简化版”、“估算版”的征税办法,特别适合规模小、没条件或者确实难以精准核算的个体户。

搞清核定征收的税种:不是只交一种税!
很多个体户老板有个误区,以为“核定征收”就只交一种税,或者税就特别特别少,这想法可得赶紧打住!核定征收主要解决的是“怎么确定你要交多少税”的方法问题,具体要交哪些税种,一个都跑不了!
-
增值税及附加:卖东西/服务的基础税
- 小规模纳税人(绝大多数个体户属于这个): 目前国家有优惠政策,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2025年政策),免征增值税! 超过了30万?那就要按 3% 的征收率交增值税(注意:3%是征收率,不是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比如老王早餐店一个季度卖了35万包子豆浆,超了5万,那就得为这5万交增值税:50,000 * 3% = 1,500元。
- 附加税费(跟着增值税走): 交了增值税,城建税(市区7%、县城/镇5%、其他1%)、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这“三小只”就来了,它们是根据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来算的,还拿老王举例,交了1500元增值税,假设在市区,附加税费就是:1500 (7%+3%+2%) = 1500 12% = 180元。
- 核定怎么影响? 税务局给你核定的通常是销售额(营业额),这个核定的销售额,就是你计算增值税和附加税费的起点!税务局核你一个月销售额5万,那你就算实际只卖了3万,也得按5万来计算增值税(如果季度超30万)和附加费。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赚了钱要交的税
-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利润税”!个体户老板辛苦一年,赚的钱扣除成本费用后,剩下的利润要交的就是这个税,核定征收主要就是解决这个“利润”怎么确定的问题。
- 核定征收下,确定个税“税基”的两种主要姿势:
- 定期定额(双定户) - 最省心!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个“死数”:一个月交多少税,这个“死数”通常包含了增值税、附加税和个税(经营所得)的总和,核定你每月交500元税,那你每个月固定往税务局交500块就完事了(季度销售额超30万需单独处理增值税),这个“定额”是税务局综合你行业、地段、面积等因素拍出来的,一般不会轻易变,适合收入非常稳定、波动极小的小店。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更常见!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这个比率是税务局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总结出来的“大概赚头”。
- 早点铺、小餐馆:可能在 5%-15% 之间
- 小超市、便利店:可能在 8%-15% 之间
- 美容美发:可能在 15%-30% 甚至更高
- 咨询服务、设计工作室:可能在 20%-40% 甚至更高
- (具体比率以当地税务局最新规定为准!不同地区、不同街道都可能不同)
- 怎么算? 税局先核定你的月/季/年销售额(A),再乘以给你核定的应税所得率(B%),得出你的*应纳税所得额(C = A B%),这个“应纳税所得额”C,就相当于查账征收下的“利润”,用这个C去套 5%-35%** 的超额累进税率表,算出你要交的个税(经营所得)!
-
其他小税种:看情况
- 印花税: 签合同、立账簿可能要交一点点,通常影响很小。
-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如果你用自己的房子开店,可能涉及。
核定征收税率表(简化示例)
假设某个体户小超市,被税务局核定:
- 月销售额:80,000元
- 应税所得率:10%
计算步骤 | 金额/比例 | 说明 |
---|---|---|
核定销售额 | 80,000 元/月 | 税务局核定的每月经营收入 |
应税所得率 | 10% | 税务局根据行业核定的利润率(假设值) |
应纳税所得额 | 8,000 元 | = 80,000 * 10% (相当于每月“利润”)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96,000 元 | = 8,000 * 12 (换算成年) |
个人所得税计算 | 套用经营所得税率表 (2025年) | |
- 不超过3万部分 | 30,000 * 5% | = 1,500 元 |
- 3万至9万部分 | (90,000 - 30,000) = 60,000 * 10% | = 6,000 元 |
- 9万至96万部分 | (96,000 - 90,000) = 6,000 * 20% | = 1,200 元 |
年个人所得税总额 | 8,700 元 | = 1,500 + 6,000 + 1,200 |
月均个人所得税 | 725 元 | = 8,700 / 12 |
重要提示:
- 此表仅展示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部分的计算。
- 增值税及附加税需单独计算: 如果该超市季度销售额(80,000*3=240,000)未超过30万(2025政策),则免征增值税及附加;若超过,需按3%征收率计算增值税,并据此计算附加税费。
- 应税所得率(10%)和核定销售额(80,000)为示例值,实际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
- 经营所得税率表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 10%, 20%, 30%, 35%)。
核定征收的优势:省心省力是王道
- 门槛低,操作简单: 最大优势!不用请专业会计做复杂的账,大大降低了个体户的记账成本和合规难度,自己记个简单的流水,能说清楚大概情况就行。
- 税负可能相对稳定: 特别是“定期定额”方式,每月/季交固定金额,心里有数,方便资金安排,就算按应税所得率,只要核定销售额和所得率不变,税负波动也相对小。
- 规避建账不全风险: 对于确实难以精准核算的小生意,核定征收是合法合规的途径,避免因账务问题被处罚的风险。
风险与注意事项:馅饼下面可能有陷阱!
核定征收虽好,但绝不是“避税天堂”,更不是法外之地!这些坑必须睁大眼睛看清楚:
-
“税负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税务局核定的销售额和所得率,是基于行业平均水平或经验值。如果你的实际利润远低于核定水平,那你就“亏”了,交多了税! 比如你实际利润率只有5%,但税务局核了10%,你就得多交税,反之,如果你实际利润很高(比如30%),但税务局只核了10%,短期内看似“占便宜”,但…
-
最大的雷:被稽查调整甚至取消资格! 税务局不是傻子,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你就危险了:
- 开票金额远超核定销售额: 你核定月销售5万,结果一个月发票就开了20万,这不明摆着告诉税务局“你核低了”吗?
- 银行流水异常巨大: 账户进账流水哗哗的,远超过申报的核定收入。
- 实际经营规模明显不符: 比如核定的只是个几平米的小铺子,结果你实际租了个大门面,生意红火。
- 被举报或关联风险: 被人举报你生意好但交税少,或者你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一般纳税人)被查,把你带出来了。
- 政策收紧: 国家近年来对利用核定征收“避税”的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尤其是一些网红、高收入人群扎堆注册个体户的地方。
后果很严重: 一旦被认定核定不实,税务局有权要求你补税!按实际收入查账补税,该交的增值税、个税(按实际利润算,税率最高35%!)一分不能少,还要加收滞纳金(每天万分之五!),情节严重甚至可能被罚款(0.5倍到5倍!),更可能被取消核定征收资格,以后必须查账征收,财务成本飙升。
-
缺乏成本抵扣: 核定征收(尤其定期定额)下,你实际发生的很多合理经营成本(房租、水电、原料、工资等)是无法像查账征收那样在税前扣除的,你的税基是核定的,不是实际利润。
真实案例: 某城市一条服装街,不少商户核定征收,其中一家生意特别好,老板为了“省税”,一直按核定的较低额度申报,后来税务稽查,通过调取POS机流水、比对进货单据和库存,发现其真实销售额是核定额的好几倍!最终结果:补缴近三年的增值税、个税及巨额滞纳金和罚款,老板差点破产。核定征收不是偷税漏税的保护伞!
如何判断和申请核定征收?
- 先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通常新办个体户、规模较小、确实难以设置账簿或准确核算的,可以申请,如果你业务清晰、能准确核算,查账征收可能更公平(利润低就少交税)。
- 申请时机: 一般在办理税务登记(拿到营业执照后30天内)时,或者在后续经营中根据实际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 申请材料(常见):
- 税务登记证件(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 填写《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征收申请(核定)表》。
- 经营场所证明(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复印件)。
- 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 能说明你经营情况的材料(如房租发票、水电费发票、人工情况、设备清单等,证明你的规模和成本)。
- 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 关键步骤:典型调查核定。 税务局会派管理员实地考察!看你的店开在哪、面积多大、装修怎么样、雇了几个人、大概卖什么、人流量如何等等,管理员会根据看到的情况、行业参数、地段系数等,综合评估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销售额或所得率,或者直接定个税额(定期定额)。这个环节很重要,如实反映情况,配合调查!
给个体户老板的实用建议
- 别盲目追求“核定”: 仔细评估自身情况,业务简单、规模小、利润水平与行业平均差不多的,核定确实省心,如果业务复杂、成本占比高且能取得合规票据、或者预估利润会远高于行业平均,查账征收可能更划算、风险更低!
- 申请时务必真实反映: 提供真实信息,配合税务人员调查,别为了追求核定额度低而隐瞒规模,这等于给自己埋雷,核得相对合理,才能长久安稳。
- 密切关注开票和流水: 如果实际开票金额或银行流水持续、大幅度超过核定销售额,务必!务必!务必! 主动联系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调整核定定额!这是降低后续被稽查补税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 保留必要凭证: 虽然核定征收对账簿要求低,但基本的进货单、费用发票(房租、水电、大额设备采购等)、销售记录(简单的流水)还是要保存好,万一哪天税务局问起来,或者你需要申请调整核定,这些都是重要依据。
- 紧盯税收政策: 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如季度30万免征)、个税政策等经常调整,多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当地税务局公众号或权威财经媒体,别错过优惠政策,也避免因政策变化导致申报错误。
-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业务规模上来了,或者对政策理解不清、担心风险,花点小钱咨询专业的财税顾问或代理记账机构(强调合规服务的),绝对比事后补税交罚款划算得多!
个体户核定征收税率,核心在于“核定”二字,税务局通过核定你的销售额(增值税起点)和/或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个税起点),来简化你的纳税过程。
- 要交的税种一样不少(增值税、附加、个税是主力)。
- “税率”不是单一数字: 增值税看身份(小规模3%征收率)和额度(季度30万免),个税看核定额度套5%-35%累进税率。
- 优势是省心: 适合真·小本经营、难做全账的老板。
- 风险是“核定不实”: 实际远超核定?等着补税+滞纳金+罚款!绝非避税法宝。
- 关键在“如实”与“匹配”: 申请时真实反映情况,经营中如远超核定要主动调整。
核定征收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便利,用不好就是隐患,作为个体户老板,了解规则,评估自身,诚实经营,合规申报,才能真正用好政策,安安心心赚钱,稳稳当当发展,别再道听途说,摸清自家生意的底,和税务局打好交道,才能把辛苦钱实实在在地揣进兜里!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