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一般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弄懂这点真能省钱!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面馆,生意刚起步,税务局的同志第一次来,简单问了情况后说:“王老板,你这小店啊,我们给你定个额度,每个月固定交500块税就行,省心!”老王一听不用天天记账,连连点头,可半年后生意火了,老王又雇了两个人,税务局的同志再来时却说:“老王啊,你现在得开始记账了,以后按实际赚的钱交税,这叫查账征收。”老王一下子懵了:这“核定”和“查账”,到底啥区别?我这小店到底算哪种?
个体户到底被“核定”还是“查账”,真没个一刀切的答案! 这就像小马过河,水深水浅得看你自己这匹“马”的情况——你的规模大小、账本清楚不清楚、发票全不全,甚至你所在的地区和行业特点,都决定了税务局会给你套上哪根“征管缰绳”。
个体户的“两套税法”:核定与查账大揭秘
-
核定征收:税务局的“估算模式”
- 通俗解释: 想象一下,税务局看你是个小摊小贩,觉得让你天天记账太费劲,干脆根据你所在的街区、卖的东西、铺面大小这些“表面功夫”,拍脑袋估算你一个月大概能赚多少钱。直接告诉你:“以后每个月固定交XXX元税!” 这就叫核定征收,它最核心的特点就是 “简单粗暴省事”。
- 为啥给你“核定”?
- 账本是个糊涂账: 你压根没记账,或者记的账像天书,税务局根本看不懂你的真实收入成本。
- 规模小得像“蚂蚁”: 你就一个早点摊,或者夫妻理发店,收入不高,成本也简单,税务局觉得没必要劳师动众查你的账。
- 成本像“雾里看花”: 你进货都是现金交易,没发票,成本到底花了多少,税务局也搞不清。
- 税法规定“兜底”: 税法说了,要是纳税人该记账不记账、账本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残缺不全,税务局有权给你核定。
- “核定”也有三种“定法”:
- 定期定额征收(双定): 最常见!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一个数(比如老王面馆的每月500元),包含了增值税、个税(经营所得)等,你按时交钱就行,不用管实际赚多赚少,街边小卖部、小吃店、小修理铺很多都这样。
-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看你属于哪个行业(比如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给这个行业定一个“利润率”(比如餐饮业10%),你只需申报每个月的总收入,税务局按这个利润率算出你“大概赚了多少钱”(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税率算出你要交的个税。公式:要交的个税 = 你的总收入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个税税率 - 速算扣除数,比如你开小超市,一个月收入10万,税务局核定你这行利润率是5%,那么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千元(10万×5%),再按经营所得的税率表算个税。
- 核定应纳税额征收: 这个比较少见,税务局直接动用各种手段(比如实地调查、成本倒推等),硬算出你应该交多少钱的税,然后通知你按这个数交。
-
查账征收:凭“真本事”算税
- 通俗解释: 税务局对你说:“老板,生意不小了啊!以后你得像个正经公司一样,把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清清楚楚记在账本上,每个季度(或每月)把账本和报表交给我们看看。用你实际赚的钱(收入 - 成本 - 费用)来计算你要交多少税。” 这就是查账征收,核心是 “据实申报、多赚多交、少赚少交”。
- 啥时候会被“查账”?
- 规模“鸟枪换炮”了: 你雇了好几个人,开了分店,流水哗哗的,不再是当初的小打小闹了。
- 账本记得“门儿清”: 你请了会计,或者自己很用心,建立了规范的账本,收入、成本、费用发票齐全,清清楚楚。
- 收入“蹭蹭往上涨”: 税务局发现你之前核定的额度明显太低了,或者你自己主动申请觉得核定额度太高不合理。
- 行业有“特殊要求”: 有些特定行业(比如规模稍大的建筑安装、品牌代理)或者地方规定,默认要求查账征收。
- 你自己想“查账”: 如果你觉得按核定交税太吃亏(比如你成本很高),可以主动申请查账征收。
核定 VS 查账:个体户的“甜蜜”与“烦恼”
特点 | 核定征收 (特别是定期定额) | 查账征收 |
---|---|---|
优点 | ✅ 超级省心省力! 不用记账,不用算税,到点交固定金额就行,会计的钱都省了。 ✅ 税负稳定可预期。 不管生意好坏,每月交的钱是固定的,容易规划现金流。 ✅ 适合“小本买卖”。 对规模小、账务能力弱的个体户非常友好。 ✅ 合规门槛低。 对发票、账簿要求不高。 |
✅ 税负更公平合理。 赚得多交得多,赚得少交得少甚至不交。 ✅ 有潜力“省税”! 如果你的成本费用占比很高(比如餐饮业食材成本),查账征收交的税可能比核定低很多。 ✅ 体现经营水平。 清晰的账目有助于你分析经营状况。 ✅ “升级”的必经之路。 要做大做强,规范财务是基础。 |
缺点/风险 | ❌ 可能“多交冤枉钱”! 如果实际利润很低甚至亏损(比如成本猛涨或生意惨淡),但核定额没变,你还得按固定额度交税。 ❌ 无法“证明”亏损。 亏了也得交税,没法用亏损抵以后年度的盈利。 ❌ 收入超了“藏不住”。 如果某月收入突然远超核定额度,必须主动申报补税,否则有偷税风险。 ❌ “长大”的束缚。 生意做大了,核定额可能成为限制,税负显得不合理。 |
❌ 麻烦!费钱! 必须建立并规范记账,要保留所有发票凭证,可能需要请会计,增加成本和时间。 ❌ 专业要求高。 得懂点财务知识,或者花钱请人。 ❌ 合规风险。 账做不好、发票不齐,税务局不认可,可能被罚款。 ❌ 税负波动。 生意好的时候交税多,淡季可能少交或不交,现金流管理要更精细。 |
个体户老板最关心的灵魂拷问
-
“我能不能自己选?”
- 开头通常是税务局“定调子”。 新开业时,税务局会根据你申报的预计情况和实地核查,初步决定给你核定还是查账,很多小个体户一开始默认就被“双定”了。
- 你有权“提要求”,但税务局“拍板”。 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查账条件(比如账记好了),或者觉得核定不合理(比如核定额太高/太低),可以主动向税务局申请变更征收方式。最终决定权在税务局手里。 同样,税务局发现你规模大了、账乱了,也有权主动把你从核定改成查账。
-
“哪种对我更划算?” 关键看“毛利”与“成本”!
- 成本高?查账可能更省钱! 如果你是开饭馆的,食材成本占了大头;或者是搞装修的,材料人工成本很高,这种情况下,你的实际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可能比税务局核定的“估算利润”低很多。选择查账征收,用实际利润计税,很可能比核定交的税少一大截! 老王面馆后来生意好但成本也高,改成查账后税反而少了。
- 成本低?核定可能更省心! 如果你是卖小商品的,进货有发票但成本占比不高,或者做点技术咨询主要靠脑力成本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税务局核定的额度比较合理(甚至偏低),核定征收固定的那点税,可能比你实际查账算出来的税还要低,还省去了记账的麻烦! 比如街边贴手机膜的,成本几乎忽略不计,核定个几百块很划算。
- 算笔简单账:
- 核定(双定):每月固定交税500元,一年6000元。
- 查账:一年总收入30万,成本费用共27万,利润3万,按经营所得个税税率,3万利润大概交... (计算过程略) 假设最终个税是4500元。
- 结果:查账(4500元) < 核定(6000元),查账更划算!
- 但如果成本费用只有24万,利润6万,个税可能就要1万出头了,这时核定就更划算。
-
“核定征收是不是就不用管发票和记账了?”
- 大错特错! 核定征收(尤其是定期定额)只是简化了计税方式,不代表你不需要保存经营相关的凭证!发票、收据、进货单这些证明你业务真实性的东西,该留还得留! 税务局随时可能来检查,如果你完全拿不出任何东西,或者被发现实际经营额远超核定额度很多却不申报,轻则补税罚款,重则可能被认定为偷税!
-
“核定征收额度定死了吗?能改吗?”
- 不是铁板一块! 定期定额通常有有效期(比如一年),到期了,税务局会根据你之前的情况重新核定。
- 情况变了可以申请调整! 如果生意明显变差(比如修路影响客流),或者明显变好(比如成了网红店),你都可以主动向税务局提供证据(哪怕只是简单的流水记录),申请调低或调高核定额度,同样,税务局发现明显不匹配,也会主动调整。
-
“查账征收是不是特别容易被查?”
- 查账征收意味着你的账簿是计税的基础,税务局“查账”的频率和深度确实可能比核定征收高一些。 但这不等于“被盯上”或“容易出事”。只要你坚持据实记账、合法取得发票、按时如实申报,经得起查,那就完全不用担心。 查账反而是你规范经营、降低长期税务风险的保护伞,怕的是账是假的、票是虚开的,那不管核定还是查账,迟早会出事。
个体户老板的“求生”指南
-
新手上路(小规模、刚起步):
- 大概率会被核定(尤其是定期定额),别抗拒,这是税务局的照顾,先专心把生意做起来。
- 养好习惯: 再小的生意,也尽量把每天的收支(哪怕只是记在小本子上)、重要的发票(进货的、房租的)收好,养成习惯,为以后打基础。
- 关注额度合理性: 核定额如果让你觉得喘不过气(生意差还交很多)或者太轻松(生意火爆税却很少),及时跟专管员沟通。
-
生意有起色(规模扩大、请人、流水增加):
- 评估成本结构: 算算你的成本(材料、房租、人工等)占收入的比例高不高?如果很高(比如超过60%-70%),主动申请查账征收可能是你重要的“节税突破点”!
- 着手规范财务:
- 开立对公账户: 尽量让生意走公账,收支清晰。
- 学习基础记账: 用简单的表格或记账软件,把收入、支出(分门别类)记清楚。
- 索要发票!索要发票!索要发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进货、接受服务,都要养成要发票的习惯,这是你成本费用的唯一合法证明。
- 考虑请代账会计: 一个月几百块,帮你搞定记账报税,专业省心,避免踩坑。
-
被要求查账征收:
- 别慌,可能是“升级”标志。 说明税务局认为你有一定规模了,该更规范。
- 立即行动: 如果之前没记账,赶紧补!找个靠谱的代账公司帮忙梳理建账。
- 吃透政策: 了解查账征收下,哪些费用能抵扣(比如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设备折旧等),合理降低税负。
-
通用法则:
- 和专管员保持沟通: 别怕和税务局打交道,有疑问、有困难、经营情况有重大变化,主动联系你的税收管理员,良好的沟通能解决很多问题。
- 留存凭证是王道: 无论核定还是查账,证明你业务真实性的凭证(合同、单据、发票、银行流水等)必须保存好!这是你应对任何检查的“护身符”,法律规定至少要保存5年(甚至10年)!
- “税眼金睛”看政策: 国家经常有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税收优惠(比如增值税起征点、所得税减半征收等),多关注本地税务公众号或官网,确保自己该享受的优惠不漏掉。
说到底,核定征收像一件均码T恤——简单套上就能出门,但未必完全合身;查账征收则像量身定制——过程麻烦点,但穿起来舒服又体面。 你的生意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还是已经定型的大人?这决定了哪件“衣服”更合适。
别等到生意做大了,才想起账本堆在角落里落灰;也别因为怕麻烦,明明成本占了七成收入,还咬着牙按核定额交税。搞清规则不是钻空子,而是对自己血汗钱最基本的尊重。 下一次见到税务专管员,不妨坐下来聊聊:“您看我这情况,哪种征收方式更合适?” 一句话的沟通,就能解开经营路上一个关键的结。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