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搞核定征收的企业注意!算清综合税率的3大关键点(附真实案例)
老张在青岛城阳开了家小海鲜加工厂,前阵子税务局通知他符合核定征收条件,他乐呵呵地跟我打电话:“王会计,核定好啊!听说税少交不少,以后不用天天愁那些发票了!”可没过俩月,他又愁眉苦脸地找上门:“上个月交完税一算账,怎么感觉没想象中那么省?这综合税率到底咋算的?”
老张的困惑太典型了!在青岛,不少像他这样规模不大、账目管理相对简单的小微企业、个体户,甚至一些初创公司,都可能被税务局纳入核定征收的管理范畴,大家普遍有个误区:核定征收=超低税负,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讲讲,在青岛搞核定征收,那个关键的“综合税率”到底怎么算,里面有哪些门道和容易踩的坑!
啥是核定征收?税务局为啥给我“定”个税?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根据你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拍板”给你定一个计算税款的依据或者直接定个税,这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 账?真弄不清! 规模太小,请不起专业会计,账本记得像天书,成本费用根本算不明白,税务局看你实在为难,那就别按实际利润算了。
- 票?管不过来! 像老张的海鲜加工厂,供货商好多是码头零散渔民,很难取得正规发票,成本凭证严重缺失,按查账征收没法操作。
- 规?暂时没达标! 新成立的公司,还没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税务局给个过渡期。
- 行?有特殊性! 某些特定行业(比如部分餐饮、娱乐、咨询服务),经营模式特殊,收入或成本难以准确核算,行业惯例就是核定。
青岛特色补充: 青岛作为重要港口城市和制造业基地,大量小型贸易公司、配套加工厂、餐饮民宿、港口物流服务点等,都是核定征收的“常客”,税务局对这些本地特色行业,通常有更细化的核定参照标准。

揭秘核心:青岛核定征收企业的“综合税率”怎么算?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所谓“综合税率”,就是你最终实际承担的总体税负水平,它不等于某一个单一税种的税率,而是把核定征收下你需要缴纳的主要税种加起来,折算成一个总体的负担率。 主要涉及三大块:
关键点1:所得税怎么核?核心在“应税所得率”
-
企业所得税(适用公司等): 税务局不是直接定税额,而是给你定一个“应税所得率”,这个率是根据你的行业来的!
- 青岛的批发零售业:常见的可能在3%-8%之间。
- 青岛的制造业(如老张的海鲜加工):可能在5%-10%之间。
- 青岛的餐饮业:可能在8%-15%甚至更高(因为餐饮成本相对难核算)。
- 青岛的交通运输业:可能在7%-12%之间。
- 其他服务业(咨询、设计等):可能在10%-20%甚至更高。
- (具体执行多少,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各区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市南高端餐饮和即墨小餐馆核的率肯定不同)
-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重要!适用税率: 目前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即使核定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的部分,依然可以享受优惠税率!
- 100万以内部分:实际税负2.5% (2025年政策延续,以最新为准)
- 100万至300万部分:实际税负5%
- 超过300万:按25% (但核定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超过300万比较少见)
-
举个青岛例子: 老张的海鲜加工厂(制造业),税务局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8%,2025年他开了100万的票(收入总额),他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0元 × 8% = 80,000元
-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80,000元 × 2.5% = 2,000元 (因为8万在100万以内,享受2.5%优惠)
- 所得税负担率 = 2,000元 / 1,000,000元 = 0.2% (单看所得税部分很低!)
-
个人所得税(适用个体户、个独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 税务局通常是核定一个“附征率”,这个率是直接按你的收入总额来征个税的!
- 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个人所得税附征率
- 这个附征率也是分行业的,青岛常见的范围可能在0.5% - 3%左右浮动,比如一个小服装店,核定个税附征率可能是1.2%。
- 举个青岛例子: 李姐在市北开了家奶茶店(个体户),核定个税附征率1.5%,某月收入10万元。
-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100,000元 × 1.5% = 1,500元
- 个税负担率 = 1.5% (一目了然)
- 计算公式:
关键点2:增值税跑不掉!小规模纳税人有优惠
核定征收主要解决所得税(企税或个税)怎么算的问题。增值税该怎么交还得怎么交! 这是两个不同的税种。
-
小规模纳税人(绝大多数核定征收企业属于这个):
- 现行优惠政策(2025-2027年):
- 月销售额≤10万(季度≤30万):免征增值税!(这是重大利好!)
- 月销售额>10万(季度>30万):减按1% 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不再是3%了!)
- 计算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 = 应税销售额 / (1 + 1%) × 1%
(季度超30万时适用)
- 现行优惠政策(2025-2027年):
-
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较少见,但存在): 如果被核定了,通常是销售额比较大且会计核算不健全,需要按适用税率(13%、9%、6%等)计算销项税,但进项税抵扣可能受限(这是大坑!),税负往往很高。一般不建议核定征收的一般纳税人状态长期存在。
-
青岛实操提醒: 即使你所得税被核定,每个季度申报增值税时,该填的增值税申报表一份不能少!免税的也要申报!开票更要规范,普票、专票别乱开。
关键点3:附加税费——容易被遗忘的“小尾巴”
只要交了增值税(包括免税对应的“零申报”产生的附加税为0的情况),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三项附加税费就如影随形!它们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为计算基数的。
-
青岛的附加税费率:
- 城建税:7% (市区) / 5% (县城、镇) / 1% (其他)
- 教育费附加:3%
- 地方教育附加:2%
- 合计(以市区为例):7% + 3% + 2% = 12%
-
计算公式:
应纳附加税费 =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 × 12%
(市区) -
重要! 如果季度销售额≤30万,增值税免了,附加税费自然也是0。如果季度销售额>30万,交了增值税,附加税费就跟着来了!
算总账!综合税率 = 所得税负担 + 增值税负担 + 附加税费负担
我们把前面三块加起来,除以企业的收入总额,就能得到真实的综合税率了。
接老张的例子(季度超30万情形):
- 老张工厂(小规模纳税人),季度收入100万(假设均匀发生,则季度收入100万>30万)。
- 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 = 1,000,000 / (1+1%) × 1% ≈ 9,900.99元
- 附加税费(市区): 9,900.99元 × 12% ≈ 1,188.12元
- 企业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8%,享受小微优惠): 2,000元 (如前计算)
- 总税负 = 增值税 + 附加税 + 企业所得税 = 9,900.99 + 1,188.12 + 2,000 = 13,089.11元
- 综合税率 = 13,089.11元 / 1,000,000元 × 100% ≈ 1.31%
接李姐奶茶店例子(季度超30万情形):
- 李姐个体户(小规模纳税人),季度收入40万。
- 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 = 400,000 / (1+1%) × 1% ≈ 3,960.40元
- 附加税费(市区): 3,960.40元 × 12% ≈ 475.25元
- 个人所得税(核定附征率1.5%): 400,000 × 1.5% = 6,000元
- 总税负 = 增值税 + 附加税 + 个税 = 3,960.40 + 475.25 + 6,000 = 10,435.65元
- 综合税率 = 10,435.65元 / 400,000元 × 100% ≈ 2.61%
重要结论:
- 综合税率不是固定的! 它受你核定的所得率/附征率、是否超过增值税起征点、是否享受小微优惠、所在区域(影响城建税率)等多重因素影响,老张的1.31%和李姐的2.61%差异就很大。
- 增值税及附加是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季度收入超过30万后,增值税1%+附加约0.12%,这1.12%的负担是刚性出现的,所得税核定得再低,这部分也省不掉。
- 小微优惠能大幅降低综合税率! 老张企业所得税实际只负担0.2%,如果他不符合小微条件(即使核定),80,000元按25%交企税就是20,000元,综合税率会飙升到 (9,900.99+1,188.12+20,000)/1,000,000≈3.11%!务必确认自己能否享受小微优惠!
在青岛搞核定征收,这些“地雷”千万别踩!
- “核定=不用记账”?大错特错! 核定只是简化了所得税计算方式,你仍然需要建立账薄(哪怕是最简单的流水账),保存好收入凭证、银行流水、费用单据(房租水电工资等),税务局有权查账,如果你连基本的收入都无法证明,可能面临处罚甚至被改为查账征收并追溯调整!青岛税务近年来对核定户的基础账簿凭证要求也在提高。
- “收入开票多少无所谓”?风险巨大! 核定征收通常依据你的开票收入(或税务机关核定的收入),隐瞒不开票收入是偷税!金税系统越来越强大,银行流水、物流信息、上下游企业开票情况都能比对,青岛税务对港口贸易、电商等领域的隐匿收入查得很严。
- “核定后永远不变”?太天真! 税务局会定期(比如每年)或者在你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收入暴增、业务转型),重新评估你是否还符合核定条件,或者调整你的应税所得率/附征率,比如老张的海鲜厂如果明年收入做到500万了,税务局很可能就不给他核定了,或者大幅调高应税所得率。
- “超过起征点无所谓”?算算账再说话! 季度收入踩在30万边缘时,要精打细算!比如季度收入31万,需要交增值税约3070元+附加约368元=3438元,如果控制在30万以内,这3438元就省了!有时候适当调整收款节奏是划算的,青岛很多小老板会特别注意季度末的开票控制。
- “专票随便开”?引火烧身!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可以自开或代开3%(目前减按1%)的专票,但一旦开了专票,对应那部分销售额,无论是否超过30万,都不能享受免税了! 而且接受专票的下游会抵扣,税务局很容易追踪,除非必要,慎开专票,青岛税务对虚开专票打击力度极大。
青岛企业: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到底怎么选?
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适合核定征收的情况:
- 确实无法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取得合规发票极其困难(如老张的海鲜厂上游是渔民)。
- 企业规模很小,利润很薄,即使按查账征收(能取得足够发票),算出来的利润也很低甚至亏损,交不了多少税,这种情况下,核定征收的管理成本(做账报税精力)可能高于其节省的税款。
- 处于初创期,财务混乱,需要时间过渡。
-
适合努力转向查账征收的情况:
- 企业实际利润率远低于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比如你是个搞软件开发的(行业核定所得率可能15%),但你实际成本主要是高工资,利润率能达到30%以上,如果按查账征收,按实际利润30%算税(假设无优惠),税负是30%×25%=7.5%,如果核定征收,按收入×15%×25%=3.75%。 这时核定征收反而更划算! 反过来,如果你实际利润率只有10%,核定所得率给你15%,那核定征收就亏大了!查账征收税负是10%×25%=2.5%,比核定的3.75%低。
- 能够规范财务管理,取得合规发票的成本可控。
- 有较大成本费用可以抵扣(尤其是固定资产投入大的)。
- 计划融资、贷款、招投标,需要规范财务报表。
- 规模增长较快,核定征收的“天花板”很快会到来。
青岛建议: 在青岛自贸区、上合示范区等区域,政府鼓励企业规范化发展,如果企业有成长潜力,应尽早规划,聘请专业财税人员或外包,建立规范账务,为将来可能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或需要查账征收做准备,不要贪图一时的“省事”,而限制了发展空间。
真实案例警示(源自青岛税务公开信息改编)
- 案例1(隐匿收入): 青岛某小型建材商行(核定征收个体户),主要通过微信、支付宝收款且不开票,税务局通过调取其第三方支付平台流水,发现其申报的年收入仅为50万元,但实际流水高达280余万元,最终被认定为偷税,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0.5倍罚款,合计补罚金额巨大,老板悔不当初。
- 案例2(核算混乱被强转): 青岛某设计工作室(核定征收个独),业务量增长较快,年开票额达到400多万,但财务依然极其混乱,成本全是白条,无法说明任何费用支出,税务局在检查后,认定其已不符合核定征收条件,强制改为查账征收,并因其成本费用凭证缺失,对其近三年的收入按高利润率(远高于原核定率)核定补税,并加收滞纳金,导致税负激增。
- 案例3(忽视附加税): 即墨某机械加工厂(小规模核定征收),老板只关注了核定的企业所得税附征率很低(0.8%),觉得税负低,某季度收入45万(超30万),交了增值税约4455元,却完全忘了附加税(约534元),季度末算总账才发现,综合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