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必看!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详解(附案例)
张老板的社区小面馆生意红火,刚被税务局通知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看着通知单上的"应税所得率"和"企业所得税",张老板一头雾水:"这税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该怎么做账?利润表上又怎么体现?" 这不仅是张老板的困惑,也是众多实行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共同的疑问。
拨开迷雾:为什么小规模纳税人常遇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简单说,就是税务局在特定情况下,根据你企业的行业特点、规模、地段等因素,直接核定一个比例(应税所得率)或一个固定金额,来计算你应该交多少企业所得税,这通常发生在:
- 账册不全难查账:初创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财务制度不健全,成本费用凭证难以完整提供。
- 成本费用难核实:比如餐饮店食材采购来源复杂、建筑装修行业临时用工多,真实成本难以准确核算。
- 依法依规被核定:符合《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核定征收情形。
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核定征收大大简化了计税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成本归集和查账审计,但也意味着放弃了按实际利润(应纳税所得额)计税的选择权。
核心关键:核定征收下,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这是做好会计分录的前提!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核心中的核心: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
- 收入总额:指一个纳税期间(通常是季度)内,你的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全部不含增值税的营业收入,这是计算的基础!
- 核定应税所得率:这是税务局核定的核心参数,不同行业差异巨大(常见范围在3%-30%之间)。
- 批发零售业:通常4%-8%
- 餐饮业:通常8%-15%
- 咨询服务业:通常10%-20%
- 娱乐业:可能高达15%-30%
- 务必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通知书为准!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是小型微利企业,2025年新政策下: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实际税负仅为 5%(政策执行至2027年底)。
- 注意:核定征收是用"收入×应税所得率"推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税率。
举个栗子(案例贯穿全文): 小王开的文具店(零售业)被核定应税所得率为7%,2025年第三季度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 500,000元。
-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500,000 × 7% = 35,000元 (相当于税务局核定的"利润")
- 计算"应纳税额" = 35,000 × 5% = 1,750元
重中之重:企业所得税计提与缴纳的会计分录
理解了计算逻辑,做账就清晰了,核心是两步:计提 和 缴纳。
-
第一步:季度末计提企业所得税(权责发生制) 在季度结束的当月月末(如3月31日、6月30日等),根据计算出的应纳税额进行计提,这笔钱是你欠国家的税款负债。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75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750元
- 所得税费用:这是损益类科目,直接减少当季度的利润!它体现了这笔税费是当季经营产生的成本,计提后,你当季的利润表上就能看到这笔费用。
-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这是负债类科目,表示你计提了但尚未缴纳的税款,欠着税务局的钱,它会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部分列示。
📌 关键细节:
- 必须按季度计提,即使核定征收通常是按季申报缴纳,会计上也要在期末计提费用和负债。
- 金额务必准确:依据税务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和税率计算得出。
- 影响利润:这笔费用实实在在减少了你的季度利润(或增加了亏损)。
-
第二步:次月申报期内实际缴纳税款 在季度结束后次月的1日至15日(遇节假日顺延)内,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前往大厅完成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750元 贷:银行存款 1,750元
-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方表示偿还了这笔负债,不再欠税了。
- 银行存款:贷方表示你账户里的钱支付出去了。
📌 关键细节:
- 实际支付才做这一步,计提和缴纳是分开的两个动作。
- 确保扣款成功:及时查询银行扣款记录,保存好电子缴税凭证或完税证明。
完整案例演示:小王文具店的季度财税处理
背景: 小王文具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按季申报,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按收入核定应税所得率7%),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5%),2025年第三季度(7-9月)经营情况如下:
- 季度收入: 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及未开票收入合计,不含增值税金额 500,000元。
- 核定征收计算:
- 应纳税所得额 = 500,000 × 7% = 35,000元
-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35,000 × 5% = 1,750元
- 会计分录:
- 9月30日(季度末),计提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1,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750
- (利润表上"利润总额"会减少1,750元;资产负债表上"应交税费"增加1,750元)
- 10月16日(假设最后一日),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750 贷:银行存款 1,750
- (负债"应交税费"清零;银行存款减少1,750元)
- 9月30日(季度末),计提企业所得税:
易错点与风险提示:避开这些"坑"
- 混淆"收入"概念: 计提基数必须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总额,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开了1%或3%的专票,也要剔除增值税部分,把含税收入直接拿来算,税就多交了!
- 搞错"应税所得率":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可能调整。必须严格以税务局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或通知书为准,不能凭记忆或道听途说。
- 忽视"税率"优惠: 虽然核定了所得率,但最终税率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目前是5%),直接套用25%的法定税率是常见错误!要时刻关注最新税收优惠政策。
- 计提时点错误: 只在缴纳时才做账,不在季度末计提,这会导致:
- 当季利润虚高(少记了所得税费用)。
- 资产负债表负债少计(应交税费科目余额不准确)。
-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 科目使用混乱:
- 把企业所得税错误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那是增值税附加税、消费税附加税等的地盘)。
- 把"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错误记成"应交企业所得税"或其他名称,影响报表列报的规范性。
- 核定非万能,条件变化要警惕:
- 收入暴增或连续超限: 如果你的年销售收入连续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目前500万),税务局很可能会要求你转为一般纳税人,同时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也可能变更为查账征收!
- 核算能力提升: 如果你的企业逐步规范,建立了健全账务,能够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可以主动申请变更为查账征收(如果查账征收税负更低)。
- 不能享受特定优惠: 核定征收企业通常无法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需要依据账证健全才能享受的税收优惠。
总结与建议
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核定征收下的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核心在于准确理解计算逻辑(收入×应税所得率×税率) 和规范进行两步会计分录(计提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缴纳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 必备动作: 妥善保管税务局下发的核定征收通知书,明确应税所得率和有效期。
- 持续关注: 紧盯国家针对小微企业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税率变化)。
- 规范核算: 即使核定征收,也要尽可能规范记录收入,为未来可能的征收方式转变或查账做准备。
- 寻求专业帮助: 遇到政策变动、计算复杂或申报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会计人员或税务顾问,避免因小失大。
核定征收简化了计税,但绝不意味着账务可以马虎,清晰的会计分录不仅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税费成本与负债,更是企业规范经营、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石,就像张老板最终明白了小店账本里的门道,每一笔清晰记录的税款,都是小店在商海中稳健前行的底气。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