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必看!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到底怎么算?税率多少才合理?
老王开了家小吃店,每月刨除成本能挣个两三万,上个月去税务局报到,工作人员说他这种情况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征收",得按1.5%交企业所得税,老王听着有点懵——这税率怎么来的?会不会算错了?
相信不少刚创业的朋友都有类似困惑,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事儿,保准您听完就能变成半个专家。
先搞懂两个基本概念
小规模纳税人是谁? 简单说就是规模不大、账本可能不太规范的企业,税法上的标准是: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2025年新规)、会计核算不够健全,您街角的奶茶店、楼下的理发店、隔壁的装修队,多半属于这个群体。
什么叫核定征收? 税务局发现纳税人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残缺,没法准确计算利润时,就会根据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地段等因素,直接"拍"一个征税标准,就像菜市场估堆卖菜——不按具体斤两,直接估个总价。
税率背后的门道(重点来了!)
很多人误以为核定征收就是个固定税率,其实背后藏着三层逻辑:

第一层:名义税率 国家法定的企业所得税率是25%,但这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国家对小微企有特殊照顾: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实际税负2.5%;100万到300万元的部分,实际税负5%(2025年政策),但注意!这是针对能准确核算利润的企业。
第二层:核定征收的换算率 税务局会先核定您的"应税所得率",也就是默认您的利润占收入的比例,不同行业比例不同:
- 农林牧渔业:3%-10%
- 制造业:5%-15%
- 批发零售业:4%-15%
- 建筑业:8%-20%
- 餐饮服务:8%-25% (具体比例以当地税务局公告为准)
第三层:实际负担率 最终税率=应税所得率×法定税率,举个例子: 您开餐馆,年收入100万,税务局核定应税所得率10%, 应纳税所得额=100万×10%=10万元 应缴税款=10万×5%(符合小微企业条件)=5000元 相当于实际税负率=5000÷100万=0.5%
但为什么老王被告知1.5%?因为有些税务局为简化计算,会直接给出"综合征收率",把所得税、增值税等打包计算,这个比例通常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
核定征收的常见陷阱
陷阱1:认为核定征收更划算 张老板做建材批发,年营收480万,实际利润60万,如果查账征收,只需交:100万×2.5%+(60万-100万)×5%=2.5万+(-2万)=0(注:实际应分段计算,此处为举例简化),但核定征收按8%应税所得率算,要交480万×8%×25%=9.6万,反而多交税!
陷阱2:忽略升级条件 李姐的服装店年销售额突破500万,但继续按核定征收交税,后来被税务稽查发现,要求补缴三年税款差额还加了滞纳金,差点把店赔进去。
陷阱3:不保存凭证 虽然核定征收对票据要求低,但万一税务局后续核查,发现您成本费用明显偏低,有权重新核定,去年有家火锅店因无法提供食材采购发票,被按25%的应税所得率补税。
实用建议
-
主动申请查账征收(如果利润率高) 假如您的实际利润率低于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马上转为查账征收,比如核定的所得率是10%,但您实际利润率只有6%,立即带着账本去申请变更。
-
关注政策动态 2025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延续,但企业所得税政策每年都可能调整,像海南自贸区对旅游业核定所得率降至8%,深圳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特殊优惠。
-
用好季度申报 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核定征收纳税人也要按时申报,有个体户老板以为核定后就不用管,结果被罚了2000块滞纳金。
-
临界点管控 年销售额快到500万时,要有意识控制开票量,曾经有家公司年底接了个大单,主动要求分期付款,成功把收入跨年度分摊,保住了小规模身份。
特殊情形处理
多行业经营怎么办? 刘先生在县城既开超市又搞养殖,税务局分别按批发零售(核定率7%)和畜牧业(核定率5%)核定,最终加权平均征收。
突然停业要做什么? 记得去办理停业登记!否则税务局会继续按核定标准征税,去年有家奶茶店疫情关门但没注销,半年后收到税务催缴单。
被错误核定如何申诉? 如果您觉得核定的税率不合理,可以提供同行业利润水平证明、经营成本数据等申请重新核定,浙江某网吧老板通过提交用电量、网费数据,成功将所得率从20%降到12%。
最后提醒各位老板:税收政策就像天气,说变就变,最好找个靠谱的财税顾问帮您盯着政策变化,毕竟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如果您对自家企业的征收方式有疑问,不妨带着资料去税务局征管科做个免费咨询,说不定就能发现优化空间。
创业不易,每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希望您的生意像春天的竹子——节节高!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