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手把手教你搞懂所得税核定征收的门道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十年便利店,每年最头疼的就是报税季,去年税务局突然把他的征收方式从"查账征收"改成"核定征收",他拿着通知书直发懵:"这核定征收到底是啥?会不会多交钱?" 像老王这样的个体户全国有上亿户,很多人直到收到税务文书都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被征税的,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个体户所得税核定征收这件事掰开揉碎说清楚。
什么是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有啥不一样?
想象一下两种买菜方式:一种是菜贩每样菜过秤按实重结算(查账征收),另一种是菜贩瞅一眼菜篮子直接报个总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觉得你账目不清或者规模太小,懒得细算你的实际利润,直接根据行业特点、店面大小、地段等因素估算个应纳税额。
这两种方式主要差在三个方面:
- 计算依据不同:查账征收要提供完整的成本票据和账本,按"收入-成本=利润"计算;核定征收往往只看营业收入,打个折扣就当利润
- 管理要求不同:查账征收需要建账核算,核定征收通常只需简单记录流水
- 税务风险不同:查账征收可能被稽查补税,核定征收一旦核定通常年度内不变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杭州某面馆老板用查账征收方式,因为把家里买电视的发票混入成本抵扣被处罚;而隔壁烧烤店采用核定征收,虽然偶尔忘记要发票也没事,但这不意味着核定征收更"划算"——如果实际利润率低于核定率,你可能就在多交税。
什么样的个体户会被核定征收?
税务局不是随便给谁都能核定的,得符合这些情形:
- 依法不需要设账簿的:像煎饼摊、修车铺这类小微经营户
- 该设账簿但没设的:有些店规模不小但就是不建账
- 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残缺的:票据扔得满地都是的糊涂老板
- 逾期不申报还拒不提供资料的:硬扛着不配合税务检查的
- 申报明显偏低又说不出理由的:月入十万却申报三千的

重点说说第2种情况,张工程师辞职开咖啡馆,觉得记账太麻烦只记流水,结果税务局检查时发现月营业额超20万却未建账,直接给他核定了每月1.5万的应纳税额,后来补建账册才发现实际利润只有8000多,白白多交了半年税。
核定征收的具体计算方式(含公式详解)
核定征收主要有三种核定方法:
核定应税所得率(最常用)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2025年餐饮业的核定所得率一般是10%-15%,假设你的面馆季度收入30万,税务局核定所得率12%:
- 应纳税所得额 = 30万 × 12% = 3.6万
- 查税率表(级距:3.6万适用10%税率,速算扣除数1500)
- 应纳税额 = 3.6万 × 10% - 1500 = 2100元
核定应纳税额 直接定期定额,比如固定每月交800元,常见于早摊夜市,像郑州某夜市凉皮摊每月核定600元,不管实际收入多少。
核定收入额 适合收入波动大的行业,比如建筑承包商老李,税务局按项目合同金额的85%核定收入,再按15%所得率计算。
要注意的是:很多地方执行"双定户"政策(定期定额),比如深圳对小微餐饮店实行"首年免征,次年核定"的特殊政策。
各行业核定所得率参考值(2025版)
行业类型 | 核定所得率范围 | 特殊地区政策 |
---|---|---|
批发零售 | 5%-10% | 义乌小商品城低至3% |
餐饮服务 | 10%-15% | 旅游城市上浮5% |
建筑业 | 12%-20% | 分包工程按8% |
交通运输 | 10%-15% | 新能源车运输减免30% |
居民服务 | 12%-18% |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减半 |
娱乐业 | 20%-30% | 歌舞厅按上限执行 |
特殊情况:家教培训班通常按15%核定,但如果取得教育局许可可降至10%;网红直播按20%-35%核定,最近某主播因未申报打赏收入被按35%补税就是典型案例。
核定征收的注意事项
容易踩的坑:
- 发票索取不足反吃亏:核定征收后很多老板不要发票,等到转查账征收时发现没有成本票
- 超额不申报风险大:核定10万营业额,实际做到15万应主动补申报,否则被发现要罚0.5-3倍罚款
- 政策变动不及时跟进:疫情期很多地区下调所得率,没申请就多交税
维权方式: 觉得核定过高可以申诉,准备同路段同规模店铺的纳税数据作参考,北京朝阳区某美发店曾通过行业协会集体协商,将所得率从18%降到13%。
核定征收的未来趋势
金税四期上线后,大数据使核定征收越来越精准,现在税务局会参考美团销量、支付宝流水等第三方数据来核定,明年起全面推广的"电子营业执照+流水直连"系统,可能使小微个体户逐步转为按实时数据计税。
建议各位老板:哪怕采用核定征收,也要养成记账习惯:每月记录流水、保存成本票据、拍照留存店面情况(桌数、员工数等),这些既是你申诉调整的依据,也是转型查账征收的基础。
最后提醒:2025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政策延续,但所得税核定征收标准反而有收紧趋势,像上海已明确要求月超15万的餐饮店逐步转为查账征收,税收监管越来越智能化,过去"瞒报收入占便宜"的想法越来越行不通了。
记住一句话:核定征收是税务局的"估算",但你自己心里得有一本明白账。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