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两种方式,算账就像开小卖部
为什么需要核定征收?
想象一下:早上进货50瓶矿泉水,卖了30瓶,晚上盘点时发现箱子底下还压着10张过期收据,这种情况下精确计算利润几乎不可能,许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往往面临类似困境——账簿不全、成本凭证缺失、收入分散等,这时税务局就会启动核定征收程序,相当于帮企业“估算”一个合理利润来征税。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主要采用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模式,前者适用于账簿完整的大企业,后者则针对无法准确核算成本的小规模纳税人,而核定征收又细分为两种具体方法: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和核定应纳税额征收,它们就像买菜时用的两种秤——一种按比例估算斤两,另一种直接按筐定价。
第一种方法: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比例估算法)
什么是应税所得率?
简单说就是行业平均利润率,比如便利店行业核定利润率为10%,那么每100元收入中,税务局就默认10元是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按25%税率计算就是2.5元所得税。
适用对象
- 能准确记录收入,但成本费用混乱的企业
- 经营规模小且行业特性明显的个体户
- 新开业尚未建立完整账簿的商家
具体操作流程
确定收入总额
每月开票金额+未开票收入(如现金交易),比如老王便利店月收入15万元。
选择核定所得率
参考《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行业标准:
- 批发零售业:4%-15%
- 餐饮服务:8%-25%
- 建筑工程:10%-20%
- 交通运输:9%-14%

假设便利店适用10%所得率,则应纳税所得额=15万×10%=1.5万元。
计算税款
小微企业优惠税率实际按5%计算(2025年政策):1.5万×5%=750元。
典型案例
某奶茶店月营收20万元,因奶浆、糖浆消耗量难以精确计量,税务机关按餐饮行业15%所得率核定,每月预缴税款=20万×15%×5%=1500元,年底若实际利润更高需补缴,但若实际亏损可申请调整。
优缺点分析
✅ 优点:计算简单,减轻记账压力;收入少时税负较低
❌ 缺点:暴利行业可能被低估税负;行业核定比率可能不符合实际经营情况
第二种方法:核定应纳税额征收(定额征收法)
什么是定额征收?
直接给定固定税额,类似包月话费,比如规定老王便利店每月交1000元所得税,无论当月赚赔。
适用场景
- 完全无法核算收入成本的企业(如流动摊贩)
- 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项目
- 税务机关认为比例征收仍难以操作的特殊情况
核定依据
税务人员会综合考量:
- 门店地段(商圈VS社区)
- 经营面积(50平米VS200平米)
- 雇员数量(夫妻店VS10人员工)
- 同区域同类经营者税负水平
学区旁奶茶店核定月税额3000元,社区菜市场摊贩核定800元。
特殊调整机制
遇到疫情封闭、道路施工等特殊情况,纳税人可提交《核定征收变更申请》,税务机关核实后会下调定额,某煎饼摊因修路客流减少60%,税额从1200元/月调整为500元/月。
利弊对比
✅ 优点:税负预期明确;完全解放财务核算工作
❌ 缺点:淡季可能税负过重;容易引发征纳矛盾
两种方法的核心差异对比
特征维度 |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 核定应纳税额征收 |
---|---|---|
计算原理 | 收入×行业利润率×税率 | 直接核定固定金额 |
税负弹性 | 随收入波动而变化 | 全年固定不变 |
适用企业 | 能核算收入但成本混乱 | 收入成本均难以准确核算 |
调整机制 | 年度终了可据实调整 | 需主动申请特殊情况变更 |
纳税人风险 | 暴利时期可能被稽查补税 | 淡季可能多缴税 |
企业如何选择与应对?
优先选择建议
- 季节性波动大的企业(如滑雪场)更适合比例征收——旺季多缴淡季少缴
- 经营稳定的早餐铺更适合定额征收——避免每日记账麻烦
风险防范指南
被核定过高怎么办?
收集同行业税负证据,提交《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某面馆被核定月税额5000元,老板拍摄周边三家面馆的核定通知书(均为3000-3500元),最终获批调整。
效益下滑如何应对?
保留疫情期间客流统计表、水电费下降记录等,在季度末前10日向税务所提交减免申请。
合规升级路径
若企业规模扩大,建议主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
① 聘请会计建立账簿
② 连续3个月取得进项发票率达80%以上
③ 向税务机关提交《征收方式变更申请》
这样更有利于融资贷款和品牌发展。
理解核定征收的两种方法,就像学会用两种模式经营——比例征收像“联营扣点”,定额征收像“店铺租金”,关键是要认清自身经营特点,既要享受政策红利,也要防范潜在风险,最后提醒:2025年多地税务机关已启动核定征收清查,建议纳税人保存好进货单、刷卡记录等辅助证据,让每一分税缴得明明白白。
(本文所述政策以国家最新文件为准,具体操作请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