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馆怎么交税?老板必懂的核定与查账征收秘籍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面馆,开业第一个月,税务局的同志上门登记时问:"您选择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老王当时就懵了——这俩词听着就头疼,不就是交税吗,怎么还有选择题要做?
其实啊,这个问题就像咱们去吃饭选择"套餐"还是"单点",选对了省心省钱,选错了可能多花冤枉钱,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俩"天书"一样的术语拆明白了说。
什么是查账征收?(单点模式)
想象一下你去高档餐厅吃饭,服务员递上来一本厚厚的菜单:前菜38元,主菜128元,甜点45元...最后根据你实际点的菜品计算总价,这就是查账征收的逻辑——根据实际经营数据计算税款。
查账征收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账本,准确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每个月需要汇总:
- 开了多少发票
- 进了多少货
- 发了多少工资
- 付了多少房租水电...
到申报税款时,用总收入减去合规成本,得出利润,再按照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比如面馆这个月营收10万元,面粉、猪肉、燃气等成本4万元,员工工资2万元,房租1万元,那么利润就是3万元,按照餐饮业常见的25%企业所得税率,需要缴纳7500元税款。

适合对象:
- 大中型餐厅、连锁餐饮企业
- 财务制度健全的小企业
- 成本票据齐全的个体工商户
- 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必须采用)
优点:多赚多交,少赚少交,特别适合利润波动大的企业,如果某个月亏损,不仅不用交税,亏损额还可以抵扣未来盈利月份的税款。
缺点:需要聘请会计或代理记账,每月需要整理大量票据,税务核查风险较高。
什么是核定征收?(套餐模式)
再想象你去快餐店吃套餐:汉堡+薯条+可乐=35元,不管你是小胃口只吃了半个汉堡,还是大胃王额外要了番茄酱,都按固定价格收费,核定征收就是这个原理——税务机关根据行业特点、地段规模等因素,直接核定一个固定税率或者应税所得率。
比如税务人员考察老王的面馆后认定:
- 每月核定营业收入8万元
- 应税所得率(利润率)核定为15%
- 那么每月核定利润=8万×15%=1.2万元
- 应缴所得税=1.2万×25%=3000元
无论这个月实际赚了3万还是亏了本,都按3000元缴税。
适合对象:
- 规模小的早餐店、小吃摊
- 会计制度不健全的初创企业
- 成本难以核算的劳务服务类企业
- 采用代账公司的小微企业
优点:计算简单,基本不需要做账,税务风险低,特别适合现金交易多、难以取得进项发票的行业。
缺点:"亏本也要交税"的风险,发展壮大后可能被强制转为查账征收。
两者的核心区别(附对比表)
对比维度 | 查账征收(单点模式) | 核定征收(套餐模式) |
---|---|---|
计算依据 | 实际账本记录 | 税务机关核定标准 |
财务要求 | 需要专业会计做账 | 可以做简易账或不做账 |
税收负担 | 利润多则多交,亏损不交 | 按核定标准固定缴纳 |
税务风险 | 账务不合规可能被处罚 | 被稽查风险较低 |
发展趋势 | 国家鼓励的方向 | 逐步限制适用范围 |
真实案例:老王的选择
老王的面馆刚开业时每天营业额约2000元,大部分顾客用现金支付,采购面粉、蔬菜也多是从农贸市场直接购买,很难取得发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查账征收:
- 需要雇代账公司,每月花费500元
- 由于缺成本发票,账面利润会虚高
- 实际可能赚1万元却要按2万元利润交税
税务人员了解情况后,建议他采用核定征收:
- 根据面积、座位数核定月销售额6万元
- 按10%应税所得率计算利润
- 每月固定缴纳1500元所得税(6万×10%×25%)
- 不需做复杂账目,自己记流水账即可
这样老王每月节省了代账费,税负也更合理,三年后面馆扩大经营,开通了外卖平台,电子支付达80%,能取得全部进货发票,这时主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反而因为实际利润率只有12%,比原来核定的10%更高,缴纳的税款更少了。
特别注意事项
-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选核定征收 如今年收入500万以上、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已被明令禁止采用核定征收,税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某企业利润率长期明显低于行业水平,也可能强制调整为查账征收。
-
核定征收不是"免税"的代名词 有些老板误以为核定征收就是包税制,隐瞒收入就不用交税,现在税务系统有"金税四期",能通过电网数据、银行流水、外卖平台数据交叉比对,发现异常马上预警。
-
转换需谨慎 从核定转为查账相对容易,但从查账转为核定很难被批准,随着数字化电子发票的推广,查账征收正在成为主流趋势。
给餐饮老板的实用建议
- 新开业小店:建议选择核定征收,省心省力聚焦经营
- 发展中期企业:当年收入超过300万元时,应该开始规范财务,为转为查账征收做准备
- 连锁企业:必须采用查账征收,同时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总部分摊费用等方式合法优化税负
-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保存好进货发票、消费小票、电子支付记录等凭证至少5年
最后提醒各位老板,2025年以来税务稽查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针对利用核定征收政策进行恶意税收筹划的行为,最好的节税方式不是钻政策空子,而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毕竟,税收不是经营的成本,而是文明社会的会费,咱们小微企业主既要懂政策红利,也要有社会责任担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