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核定征收政策大调整,这些行业不能再用了!
老王在市区开了家小吃店,上个月突然接到税务局电话,说他不能再按核定征收方式缴税了,得改成查账征收,老王一下子懵了——过去三年都是按收入总额的10%核定利润率交税,简单省心,现在却要天天记账、留发票,搞得他头皮发麻,其实不止老王,最近全国多地餐饮店主、网红主播、咨询工作室都收到了类似通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国家税务总局在2025年第一季度连续下发多条新政,对核定征收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捋清楚这些变化,帮您避开税务风险。
什么是核定征收?为啥以前大家都爱用它?
核定征收说白了就是"估算征税",比如你家开小卖部,账本不全,税务局就根据门店面积、地段、经营情况,直接核定每月交500元所得税,这种方式省去了做账的麻烦,特别受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欢迎。
最吸引人的是税负优势,假设一家设计工作室年收入200万,按查账征收需要计算实际利润(比如80万),再按25%交企业所得税20万,老板分红还要交20%个人所得税,综合税负可能达到40%,而核定征收可能直接按10%利润率核定,20万利润对应企业所得税仅5万,税负直接腰斩。
但正因为这种"优惠",很多企业钻空子,比如某网红通过个人工作室签约,把500万劳务报酬转为经营所得,利用核定征收实际税负不到10%,相比45%个税税率,节税高达百万,这种操作现在行不通了。
2025年新政重点变化(划重点!)
-
禁止行业新增8类
原本只有房地产等少数行业不能用核定征收,现在新增:文娱表演(网红直播、演艺经纪)、投资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仲裁服务、认证服务、工程设计、律师会计师事务所、高端家政服务,这些行业必须采用查账征收。 -
开票额度硬性限制
单张发票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连续12个月累计开票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超过任一限制自动转为查账征收,某杭州电商企业就因单笔开出12万元发票,触发系统预警被强制转换。 -
利润率核定标准上调
工业企业的核定利润率从原来的7-20%提高到10-30%,商业企业从7-15%提高到10-25%,意味着同样收入要交更多税,比如服装店过去按10%利润率核定,现在可能按15%,税负直接增加50%。 -
追溯检查机制
新政明确2025-2025年期间享受核定征收的企业,如被查实不符合条件,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要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某MCN机构最近被追查2025年税款,补税+罚款超过300万元。
为什么突然收紧政策?
核心原因就三个字:公平性。
某头部网红通过核定征收实际税负仅6%,而普通工薪阶层月入3万就要按25%交税,这种倒挂现象显然不合理,某些企业利用核定征收转移利润,比如把高利润业务拆分到多个个体户,导致国家税收流失。
税务部门人士透露,仅2025年就通过大数据发现47家企业虚开发票,涉及金额超80亿元,其中一家科技公司把2000万业务拆成20个个体户,利用核定征收少缴税款400余万。
现在哪些情况还能用核定征收?
别着急,符合这些条件的依然可以:
- 月营业额10万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 季节性经营的农产品加工户
- 刚成立不满6个月的小规模纳税人
- 确实无法准确核算成本的流动摊贩
但都需要提供银行流水、进货记录等证明材料,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申请。
被迫转为查账征收怎么办?
如果像老王一样被转换,记住三个关键动作:
- 立即启动建账:购买财务软件或聘请代理记账公司(每月费用约300-800元)
- 梳理进项发票:所有采购必须获取发票,否则成本不能抵扣
- 调整报价策略:税负增加需重新核算成本,比如咨询公司应将税负成本计入报价
某餐饮店老板分享经验:"转为查账征收后,我们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供发票,虽然成本上升5%,但通过进项抵扣实际税负只增加了3%,同时规范管理后采购浪费反而减少了。"
未来趋势与建议
财税专家预测未来方向:
- 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税务系统联网,跨省经营企业不再能异地申请核定征收
- 电子发票全面推广后,所有交易留痕,查账征收将成为绝对主流
-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将从核定征收转向查账征收下的税率优惠(如年利润100万以下按2.5%征收)
建议经营者:
- 立即自查当前征收方式是否符合新规
- 保留所有经营凭证(合同、发票、银行回单)至少10年
- 2025年新签合同需加入税负调整条款,防范政策风险
- 考虑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政策
最后提醒:近期出现骗子以"代办核定征收"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批,任何声称能包通过的中介都是诈骗,切勿上当!
政策虽然收紧,但规范经营的企业反而能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就像那位餐饮老板说的:"开始觉得麻烦,现在账目清楚了,反而知道该从哪里省钱,更像是个正规企业了。" 合规经营才是最好的节税方案。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