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定期定额和核定征收哪个好?听老会计帮你算清这笔账
先搞懂两个“是什么”
定期定额好比包月套餐:税务局根据你的经营情况,直接核定每月固定税额,比如老王早餐店,专管员考察后认定月缴500元,那么不管这个月实际赚了3000还是8000,都按500元交税,像杭州某面馆老板说的:“刮台风亏本照交,世界杯期间通宵营业多赚的钱也不用补税”。
核定征收则是浮动话费:税务局先核定你的利润率(比如餐饮业15%),你再按“收入×利润率”算出应纳税所得额,最后套用税率,假设老王月入3万,按15%利润率计算利润为4500元,再对应税率交税,河北的烧烤摊主李姐这样理解:“就像按切下来的肉片称重,卖得多切得多,税也跟着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全国超70%个体户采用核定征收,这与税收大数据监管能力提升直接相关,但选择前要先确认当地政策——某些地区对月收入10万以下个体户强制采用定期定额。
比一比谁更“贴心”
predictability稳定性对决: 定期定额像地铁月票,月初就知道要交多少,郑州服装店小陈青睐这点:“年底旺季日均流水是淡季3倍,但税额整年不变,能精准预测现金流”,但若持续亏损,比如装修停业三个月,已交的税就像泼出去的水要不回来。
核定征收则如油表指针,随营收浮动,苏州茶社老板有亲身体会:“疫情期间大堂收入归零,税也几乎归零,要是定期定额得亏穿底裤”,不过旺季时他也肉疼——国庆假期收入翻四倍,税单看着像心脏病诊断书。

成本账簿大比拼: 定期定额是懒人福音,很多地区连账簿都不要求,重庆火锅店老板坦言:“我初中文化,让我做账不如多炒两锅底料”,但注意!若实际经营额连续3个月超过核定额30%,系统会自动预警调整。
核定征收要求建立简易账簿,进货单、销售记录都要留存,深圳奶茶妹妹分享经验:“开始觉得麻烦,后来发现记账能看清哪些口味赚钱,现在精准淘汰了5款滞销品”。
税收负担透视镜:
- 低利润行业(如杂货店、文具店)适用定期定额,利润率常低于8%,若核定征收按10%利润率计算反而多交税
- 高利润行业(如宠物美容、手机贴膜)适用核定征收,实际利润率可能达40%,按15%核定利润率交税更划算
- 季节性波动大的行业要算全年总账,冰雪器材店老板的秘诀:“用定期定额扛过夏季淡季,冬季额外存钱备税”
三个关键决策点
摸清行业利润率 先去税务局了解本区同行业核定利润率,青岛海鲜排档老板吃过亏:“开始选定期定额,后来发现餐饮核定利润率才12%,而我家人均消费高,实际利润率25%,切换后每月省税1800元”。
评估核算能力 上海文创工作室主理人建议:“刚开始用定期定额省心,等招了兼职会计再切换,有次为抵税特意去买办公用品,结果发现省的税不够油费”。
关注政策红利 2025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点提至月销售额10万,很多定期定额户直接免税,但成都手作坊主提醒:“核定额度若卡在9.8万,突然接到大单超10万就得全额交税,这时不如选核定征收留出缓冲空间”。
真实场景模拟
福州水果店(月均营收8万,利润率18%)
- 定期定额:核定额7万,月缴2100元
- 核定征收:8万×18%×5%=720元 结果:后者每年省税1.66万元
县城理发店(月均营收3万,利润率60%)
- 定期定额:核定额2.5万,月缴750元
- 核定征收:3万×60%×5%=900元 结果:前者每年省税1800元
这些坑千万别踩
定期定额三大陷阱:
- 核定额就低不就高——南京烘焙坊被核定为2万,后来月均做到15万不敢开发票,客户流失30%
- 忽略超额预警——合肥维修店连续半年超核定额50%,不仅补税还罚了滞纳金
- 政策变化不跟进——北京文具店老板三年没重核,比新政策多交了两万税
核定征收三大雷区:
- 忘记取得合规票据——武汉装修工头20万材料费没要发票,多交1.4万税
- 成本核算不准确——佛山工厂把老板私家车油费全计入,被稽查调整
- 临界点计算失误——长沙设计工作室月收入10.2万,比9.9万时多交5000元税
未来趋势要看清
随着金税四期推进,“自动核定”正在试点,浙江已实现系统自动比对水电费、POS机流水核定税额,同时跨平台收入合并计税已成定局,抖音小店+实体店收入今后将合并计算。
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税收健康检查:
- 定期定额户:核对实际经营额与核定额偏差
- 核定征收户:检查成本票据完整性
- 两者都要:关注行业应税所得率调整公告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