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算,老板不再头疼!
大家好,我是老李,在财税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了,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老板一头雾水的话题——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别看这个词听着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税务局给企业“估个底”,再按这个底子来征税,下面我用最通俗的大白话,结合例子,带你一步步搞懂它!
什么是核定征收?为啥用这种方式?
核定征收,其实是税务局针对账本不全、难以查账的企业的一种征税方法,比如一些小餐馆、便利店,每天现金来往多,可能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税务局就没法按实际利润来征税,这时候,税务局会根据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等因素,直接“核定”一个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假设的利润),再按税率计算税款。
适用情况常见于:
- 初创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 个体工商户或小型微利企业;
- 成本资料混乱,无法准确核算利润。
注意:现在税务局更鼓励“查账征收”,但核定征收对部分小企业仍是务实选择。
核定征收的关键:应纳税所得额怎么定?
核心在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局通常用两种方式:
-
按收入总额核定: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由税务局根据行业确定,比如餐饮业可能是10%,商贸业5%。 -

按成本费用核定: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 (1 - 应税所得率) × 应税所得率
这种方式适合成本记录比收入更清晰的企业。
举个例子:
小王的烧烤店年收入100万元,税务局核定餐饮业应税所得率为10%。
那么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 × 10% = 10万元。
这10万元就相当于“假设利润”,用来计算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分步详解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就能算税了,公式很简单:
应交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目前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有优惠: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税率2.5%
- 100万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税率5%
- 超过300万:全额按25%
接上例:
小王的烧烤店核定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100万),适用税率2.5%。
应交税 = 10万 × 2.5% = 2500元。
你看,原本按100万收入直接征税可能交更多,但核定后税负大幅降低!
复杂案例:多行业经营怎么算?
如果一家公司涉及多个行业,税务局会按主行业确定应税所得率,或者分开核定。
案例:
张总的公司既卖商品(商贸业),也提供咨询服务(服务业),年总收入500万,
- 商品销售400万(应税所得率5%);
- 服务收入100万(应税所得率15%)。
分行业计算:
- 商品部分应纳税所得额 = 400万 × 5% = 20万
- 服务部分应纳税所得额 = 100万 × 15% = 15万
- 总额应纳税所得额 = 20万 + 15万 = 35万
- 应交税 = 35万 × 5% = 1.75万元(假设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注意:若成本费用更清晰,比如全年成本300万,其中商品成本占70%,服务成本占30%,则可用成本费用公式反向计算。
常见误区与实操建议
-
误区1:核定征收=想报多少报多少?
错!收入需如实申报,税务局会参考银行流水、开票数据等核实,一旦发现隐瞒,可能转为查账征收并补缴滞纳金。 -
误区2:核定征收不用保留成本票据?
大错!成本票据仍是证明经营真实性的关键,尤其在税务稽查时。 -
建议:
- 及时了解本地税务局公布的应税所得率(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
- 年度结束后,按时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类)》;
- 若规模扩大,主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避免未来风险。
核定征收就像税务局给企业“搭了把手”,用简化方式征税,老板们只要记住三步:确认核定方式 → 算清应纳税所得额 → 套用优惠税率,就能明明白白交税,最后提醒大家,财税政策常变,遇到复杂情况时,最好咨询专业会计,省心又省力!
能帮你拨开迷雾,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