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核定征收的税率是多少?一文带你搞懂所有细节
很多刚创业的朋友或者小微企业主,一听到“核定征收”这个词就头大,税务局的通知书上写着“核定征收”,可税率到底怎么算?会不会很高?我就用最通俗的大白话,帮你把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征收的税率问题彻底讲明白,放心,不绕弯子,不堆术语,咱们就像聊天一样把它理清楚!
先搞懂两个核心概念:小规模纳税人和核定征收
在聊税率前,得先知道这两兄弟是谁。
小规模纳税人,简单说就是规模不大、生意刚起步的公司或个体户,税法上,通常指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增值税范畴)的企业,他们一般按简易办法交税,比如增值税常见按1%或3%征收(注意:2025年政策有阶段性优惠,部分行业1%),而且很多情况下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还能免增值税。
核定征收,则是税务局的一种征税方式,想象一下,你开了家小吃店,每天收现金,账本记得乱七八糟,税务局没法准确知道你赚了多少钱,这时候,税务局可能会根据你的行业、地段、规模等因素,直接“核定”一个利润额或者征收率,让你按这个标准交税,说白了,估算征税”,它主要针对企业所得税(公司交)或个人经营所得税(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交)。
“小规模核定征收”通常指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或个体户)在所得税方面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增值税的征收率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相关,而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率则和你的企业类型(公司、个体户等)以及税务局核定的结果相关。
小规模核定征收的税率到底是多少?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答案是:它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固定数字,而是一个范围,并且由税局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定。
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两部分来看:增值税和所得税。
增值税部分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相对固定,和是否核定征收关系不大。
- 基本征收率:3%(比如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
- 优惠征收率:2025年阶段性政策,适用3%征收率的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具体执行期需关注当年政策),像出租不动产等业务适用5%的征收率。
- 注意: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按季度申报,如果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2025年政策),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这部分,你大概率是按1%或3%来交(看业务和优惠政策),和所得税的核定征收是两码事。
所得税部分(这才是核定征收的核心!)
所得税的“税率”计算,在核定征收方式下,有点特别,它不是直接用一个税率乘你的全部收入,而是分两步:
第一步:税务局给你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
这个“应税所得率”,通俗讲,就是税务局认为你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它是个百分比,各行各业不一样,国家给了一个参考范围,具体由当地税务局在范围内确定:
- 农、林、牧、渔业:3%-10%
- 制造业:5%-15%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4%-15%
- 交通运输业:7%-15%
- 建筑业:8%-20%
- 饮食业:8%-25%
- 娱乐业:15%-30%
- 其他行业:10%-30%
举个例子:你开了一家小超市(属于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税务局根据你门店大小、地段、经营情况,给你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8%,这意味着,税务局认为,你每100元的收入中,大约有8元是利润。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
-
如果你是有限公司(交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企业所得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等),企业所得税税率有优惠:
- 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税率20%,实际税负2.5%(2025年政策)。
- 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减按50%计入,税率20%,实际税负5%。
- 超过300万元:全额按25%税率。
继续超市的例子:你的超市一个季度收入50万元,核定的应税所得率8%,且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先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 50万 × 8% = 4万元(这落在100万以内)。 应纳企业所得税 = 4万 × 2.5% = 1000元。
你看,虽然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8%,但最终的实际税负(1000 / 50万 = 0.2%)是非常低的。
-
如果你是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交个人经营所得税):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对应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这里的税率,是参照“经营所得税率表”的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再举个例子:你开了家小餐馆(个体户),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一个季度收入30万元。 先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 30万 × 10% = 3万元。 查税率表,3万元对应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15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 = 3万 × 10% - 1500 = 1500元。
总结一下税率核心点:
- 增值税:基本是1%或3%(看业务和优惠)。
- 所得税(核定征收):你需要关注两个率——税务局给你核的“应税所得率”(行业不同,率不同),和法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5%/25%)或经营所得税率(5%-35%),两者结合,才能算出最终税负。
税务局为什么会对你采用核定征收?
了解原因,你就能更好地应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账本不清:你没法按照法律规定设置账簿,或者设置了但乱得一塌糊涂。
- 凭证缺失:成本费用发票弄丢了,或者该有的凭证没有,导致成本无法准确核算。
- 拒不提供:税务局让你提供纳税资料,你无正当理由,就是不给。
- 账务混乱:虽然记账了,但收入、成本、费用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难以查账。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税务局就有权对你采用核定征收方式,这其实是一种管理手段,确保国家税款不流失。
核定征收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
- 计算简单:不用费心做复杂的成本核算,按收入乘个比率就算出税款,省时省力。
- 可能税负较低:如果你的实际利润率远高于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那么核定征收可能会让你少交一些税,比如你实际利润率达20%,但税务局只给你核了8%,那你就赚了。
缺点:
- 可能税负较高:反过来,如果你的实际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损,但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固定的,你依然要按这个虚高的“利润”来交税,那就亏大了。
- 缺乏灵活性:效益好的时候,你占便宜;但效益差甚至亏损的时候,你没法用亏损去抵减以后的利润,必须硬着头皮交税。
- 政策风险:近年来,国家对核定征收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针对高收入、高净值人群利用个体户、个独企业核定征收来“避税”的行为,很多地方已经收紧政策,甚至取消了对部分行业的核定征收。
实用建议和常见误区
- 别把“征收率”和“税率”混为一谈:我们口头说的“税率”,在核定征收里,可能指的是增值税征收率(1%/3%),也可能指的是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率(那个百分比范围),还可能是最终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5%/25%),一定要分清楚语境。
- 主动沟通:如果接到《税务事项通知书》,说你被核定了,一定要主动和专管员沟通,了解被核定的原因、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多少,看看有没有争取更低率的空间(比如提供一些证明你行业利润低的资料)。
- 考虑转为查账征收:如果你的业务走上正轨,规范做账,成本票据齐全,主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可能是更优选择,这样能做到真正的盈亏平衡,亏损期不用白交税。
- 关注政策:税收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变化比较快,一定要多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和当地税务局的官方通知,或者咨询专业的财税人士。
- 真实案例提醒:曾有一个朋友开网店,被税务局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10%,头两年生意好,他觉得划算,后来竞争激烈,利润降到5%,但他依然要按10%的“虚拟利润”交税,压力巨大,最后花了大力气规范财务,才成功转为查账征收。
最后总结:
小规模核定征收的“税率”不是一个单一答案,它像一套组合拳:增值税率(1%/3%)+ 所得税的核定应税所得率(行业范围) + 最终的企业/经营所得税率(2.5%-35%),具体到你个人,需要看你所在的行业、企业类型以及当地税务局核定的标准。
最靠谱的做法是:拿到税务局出具的《核定通知书》,上面会白纸黑字写明你的核定应税所得率,结合你的收入,套用上面的公式,就能准确算出你要交多少税。
创业维艰,理解税收政策不仅能帮你合规经营,有时还能合理减轻负担,希望这篇超详细的解读,能帮你拨开迷雾,对“小规模核定征收”有个清晰的认识!如果还有不确定的,勇敢地去问你的税务专管员,或者找个靠谱的会计朋友帮把关。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