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全知道,简单易懂的指南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户都关心的话题: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是多少?别看这问题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在做生意时,税务局怎么给你算税,以及你要交多少税,我会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保证你听完后心里有底,不再为税务问题头疼。
我得强调一下,税收政策是会变化的,所以我在下面说的都是基于当前的一般情况,如果你有具体问题,最好还是咨询当地的税务部门或专业会计,以免出错,好了,咱们开始吧!
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
在聊税率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中国税法里对一类纳税人的称呼,主要针对那些年销售额不大的企业或个体户,具体点,如果你的公司或生意在一年内的应税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那你通常就被归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可多了!计税方式更简单,不用像一般纳税人那样搞复杂的进项税抵扣,省心省力,举个例子,假设你开了一家小超市,年销售额只有200万元,那你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税务局会给你一些优惠,让你轻松上阵。
小规模纳税人通常包括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或者一些新创业的公司,他们不像大公司那样需要处理复杂的财务报表,而是用简易计税方法来算税,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小贩可能直接用估算的方式算钱,而不是像大超市那样用扫码系统,这种简化,让很多初创企业能更快上手,专注于生意本身。
但要注意,小规模纳税人不是永久不变的,如果你的销售额增长了,超过500万元,你可能得申请转为一般纳税人,这就像你从小店升级成大商场,税务处理方式也得跟着变,定期检查自己的销售额很重要,别等到税务局找上门才慌。
什么是核定征收?

咱们说说核定征收,这词听起来有点绕,其实不难理解,核定征收是税务局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比如你的行业、规模、地理位置等,来“核定”一个应纳税额的方式,说白了,就是税务局帮你估算一下你该交多少税,而不是让你自己详细计算每一笔收入。
核定征收常用在那些账目不太规范或者规模较小的纳税人身上,比如个体户、小作坊或者农村的合作社,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呢?因为它简单快捷,避免了纳税人因为不熟悉税法而算错税,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个卖早点的小摊主,每天收入不稳定,让你自己记账算税,可能一头雾水,税务局通过核定征收,根据你的经营情况(比如店面大小、客流量)核定一个月的收入,然后按这个收入来算税,你就不用天天折腾账本了。
核定征收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核定收入,就是税务局估计你的总收入;另一种是核定所得,是估计你的利润,小规模纳税人如果适用核定征收,多是指核定所得的方式,因为这更贴近实际盈利情况,具体用哪种,得看当地税务局的规定,在一些地区,个体户可能被核定每月收入5000元,然后按这个基数交税。
核定征收的好处是减少了纳税人的申报负担,但缺点是你可能交的税比实际应缴的多或少,如果你觉得核定额不合理,可以申请复核,提供证据让税务局调整,核定征收就像个“快捷方式”,适合那些不想折腾复杂税务的小生意人。
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涉及哪些税?
咱们进入正题: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是多少?但先别急,税率不是单一的数字,因为它涉及好几种税,小规模纳税人通常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还有附加税比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下面我一个个给你拆解。
最核心的是增值税,这是对商品或服务增值部分征收的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用简易计税方法,标准税率是3%,但注意,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经常出台优惠政策,在疫情期间,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一度降到1%,到2025年,很多地方还是执行3%的税率,但如果你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或季度不超过30万元),可能免征增值税,这就像给你发了个“免税红包”,让你轻松一点。
是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如果你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公司形式,比如有限责任公司,那要交企业所得税;如果是个体户或个人独资企业,那交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下,税务局会核定你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利润),然后适用相应税率。
- 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税率是5%;如果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超过部分税率是10%,这比一般企业的25%税率低多了,是国家给小微企业的福利,假设你的公司核定年利润是80万元,那企业所得税就是80万 × 5% = 4万元。
- 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个体户,核定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从5%到35%不等,具体看核定所得额:核定月所得不超过3000元,税率可能5%;超过部分逐级增加,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体户,税务局核定你月所得5000元,那可能先按5%算基础部分,再按更高税率算超出部分。
还有附加税,比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些是基于增值税额计算的,税率一般是7%和3%(有时合并为10%),假设你交了1000元增值税,那附加税可能就是1000 × 10% = 100元,这些附加税虽然小,但加起来也不容忽视。
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不是单一数字,而是组合:增值税率通常是3%(可能有减免),企业所得税率5%-10%,个人所得税率5%-35%,附加税率约10%,具体多少,得看你的纳税人类型、核定方式和当地政策。
具体税率是多少?我们来算算看
好了,上面说了这么多税种,现在咱们聚焦到税率本身,我用几个实际例子帮你直观理解。
先看增值税,假设你是个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户,经营一家理发店,税务局核定你月收入为2万元,增值税率是3%,但如果你月收入不超过10万元,可能免税,如果核定收入2万元,低于免税点,你就不用交增值税;但如果核定收入是12万元,那增值税就是12万 × 3% = 3600元,注意,这里说的是“征收率”,因为小规模纳税人用简易计税,不抵扣进项税。
再看企业所得税,假设你的小公司被核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由于不超过100万元,税率是5%,所以企业所得税是50万 × 5% = 2.5万元,如果核定所得是150万元,那前100万部分税率5%(5万元),超过的50万部分税率10%(5万元),总共10万元。
个人所得税方面,如果是个体户,核定月所得为8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假设适用标准:不超过3000元部分税率5%(150元),3000-12000元部分税率10%(500元),所以总税是150 + 500 = 650元,但这只是大致计算,实际中税务局可能直接用核定公式简化。
附加税呢?基于增值税额算,如果你交了1000元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率7%(70元),教育费附加3%(30元),地方教育附加可能2%(20元),总附加税约120元。
看到没?税率不是固定的,它像拼图一样,组合起来才完整,核定征收的关键在于“核定”——税务局先估计你的收入或利润,再用税率算税,这比你自己记账简单,但可能不够精准,我建议你定期和税务局沟通,确保核定额合理。
优惠政策和变化:别错过省钱机会
税收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经常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对于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近几年有很多优惠政策,帮你减轻负担。
增值税方面,从2025年开始,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这政策延续了好几年,到2025年还在执行,如果你核定收入在这个范围内,恭喜你,增值税可能全免!疫情期间,增值税征收率从3%临时降到1%,这对很多小企业是实打实的帮助,虽然现在大部分地区恢复3%,但如果你在特定行业或地区,可能还有减免。
企业所得税方面,小微企业优惠一直很给力,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税率5%;100万-300万元部分,税率10%,这比一般企业25%的税率低太多了,如果你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比如高新技术或环保产业,可能还有额外减免。
个人所得税也有优惠,比如个体户如果核定所得较低,可能享受起征点提高或税率下调,一些地方政策可能提供税收返还或补贴,比如对初创企业前几年免税。
但注意,优惠政策常有截止日期,你得关注最新通知,2025年可能出台新政策,延长或调整这些优惠,我建议你多看看国家税务总局的官网或当地税务局的公告,别因为信息滞后多交税。
核定征收本身也可能有变化,如果税务局觉得你的经营情况变了,比如生意变好了,他们可能调高核定额,反之,如果你能提供证据证明收入下降,可以申请调低,这就像你和税务局“讨价还价”,目的是让税负更公平。
如何计算应纳税额?举个实际例子
理论说多了可能晕,咱们来点实际的,假设你是个体户,开了一家小餐馆,税务局核定你月收入为5万元,适用核定征收方式,我们来算算你要交多少税。
增值税:月收入5万元,不超过10万元,所以免征增值税,省了一笔!
个人所得税:税务局核定月所得为5万元(假设这是利润),根据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以2025年一般标准为例):
- 不超过3000元部分:税率5%,税额150元。
- 3000-12000元部分:税率10%,税额900元(12000-3000=9000元 × 10%)。
- 12000-25000元部分:税率20%,税额2600元(25000-12000=13000元 × 20%)。
- 25000-35000元部分:税率25%,税额2500元(35000-25000=10000元 × 25%)。
- 35000-50000元部分:税率30%,税额4500元(50000-35000=15000元 × 30%)。 总个人所得税 = 150 + 900 + 2600 + 2500 + 4500 = 10650元。
但注意,核定征收可能简化计算,税务局可能直接用核定所得乘以一个综合税率,比如10%-20%,具体看地区,假设这里用15%,那个人所得税就是5万 × 15% = 7500元,实际中,以税务局核定为准。
附加税:由于增值税免征,附加税也为0。
总税额大约是7500元(如果简化计算),这比你详细算可能少一些,但关键是核定征收让你省了记账的麻烦。
再看一个公司例子:假设你的小公司核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5%,所以80万 × 5% = 4万元,增值税:如果年销售额核定后月均不超过10万元,可能免征;否则按3%算,附加税基于增值税算。
通过这些例子,你应该明白了,核定征收的税率计算核心是“核定基数 × 税率”,基数由税务局定,税率由政策定,你作为纳税人,要做的就是配合核定,并利用优惠政策省钱。
注意事项:避免常见坑
虽然核定征收简单,但如果不注意,可能踩坑,这里我列出几个常见问题,帮你避雷。
第一,核定额可能不准,税务局核定收入或所得时,可能基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数据,但你的实际经营可能不同,如果你觉得核定高了,及时提供证据(如账本、收据)申请调整,别傻等着多交税。
第二,政策变化快,税收优惠可能到期,新政策出台,增值税减免政策可能延长或取消,我建议你每季度检查一次税务新闻,或者用税务APP接收更新,这就像开车要看路标,别超速被罚。
第三,混淆税种,小规模纳税人可能同时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别只算一种忘了另一种,尤其是附加税,虽然小,但累积起来也不少。
第四,申报流程,核定征收不代表你不用申报,你还是得按时间向税务局报送核定表或申报表,如果逾期,可能有滞纳金或罚款,简单说,就像交水电费,到期不交就麻烦。
第五,记录保存,即使核定征收,也建议你保留基本经营记录,比如销售单据、进货凭证,这不仅能帮你在复核时有理有据,还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生意。
如果有疑问,别自己瞎猜,找专业会计或税务顾问帮忙,他们能帮你优化税负,避免错误,省下的税就是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