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个税税率表最新,一篇文章让你看懂怎么交税,算清自己的钱
各位老板、创业者朋友们,大家好!如果你是个体工商户,或者正打算开个小店、搞个工作室,那你一定对“个税”这个词不陌生,特别是“核定征收”这种方式,很多个体户都在用,但到底要交多少税?最新的税率表长啥样?怎么算才不吃亏?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用最直白的话,把这事儿彻底讲清楚。
先弄明白:啥是个体户核定征收?
税务局向个体户征税,主要有两种方式: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 查账征收:要求你建立规范的账本,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期末根据你的实际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来计算应纳税额,这要求高,适合账务健全、规模稍大的个体户。
- 核定征收: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很多个体户刚开始经营,规模小,可能没有能力或没有必要建立那么复杂的账本,税务局为了征管方便,会根据你所在的行业、地段、规模等因素,给你核定一个“应纳税所得率”或者直接核定一个“月/季度应纳税额”,你就不用提供复杂的成本票据,直接按这个核定的标准来交税就行了。
一句话概括:核定征收就是一种“估算”式的征税方法,简单、省事,特别受广大中小个体户的欢迎。
核心干货:最新个体户经营所得个税税率表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个体户的“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它和工薪阶层的“综合所得”个税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个体户的经营所得,适用的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啥叫“超额累进”?别怕,就是不同的赚钱档次,适用不同的税率,赚得越多,税率越高,但只是超过部分按高税率算,不是全部收入都按高税率算。

最新的税率表如下(此税率表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中按“应纳税所得率”方式计算的个体户):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适用)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元)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
| 1 |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 5% | 0 |
| 2 |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10% | 1,500 |
| 3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 4 |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 5 |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怎么看懂这个表?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注意,这是“所得额”,不是你的“总收入”,对于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这个“所得额”就是税务局给你核定的。
- 计算公式通常是: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这个“核定征收率”由税务局根据你的行业确定,比如餐饮业可能是7%,咨询服务可能是10%等等,具体比例要以当地税务局的通知为准。
- 税率:就是你收入达到哪个级别,就用对应的税率。
- 速算扣除数:为了简化计算而设计的一个数字,用公式的时候直接减掉就行。
手把手教你算:核定征收下,你该交多少税?
光看表可能还是有点懵,咱们来举两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老王开小吃店,按收入核定
假设老王在城里开了家面馆,税务局给他核定的征收率是7%,2025年,他的面馆总收入(开票+未开票)大概是50万元。
-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核定征收率 = 500,000元 × 7% = 35,000元
-
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老王的应纳税所得额是35,000元,落在税率表的第二级(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所以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500元。
-
计算应纳税额: 有两种算法,结果一样。
- 分段计算法(更直观):
- 第一档:30,000元 × 5% = 1,500元
- 第二档:(35,000 - 30,000)= 5,000元 × 10% = 500元
- 总应纳税额 = 1,500元 + 500元 = 2,000元
- 速算公式法(更快捷):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35,000元 × 10% - 1,500元 = 3,500元 - 1,500元 = 2,000元
- 分段计算法(更直观):
老王一年需要缴纳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是2,000元,这个税是按季度预缴,年底再汇算清缴。
李师傅搞装修,被直接核定税额
有些地区,特别是规模非常小的个体户,税务局可能不搞那么复杂,直接给你核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核定李师傅每个季度交500元的经营所得个税。
那这就更简单了,李师傅一年要交的税就是:500元/季度 × 4季度 = 2,000元,他不需要关心收入多少、利润率多少,按时按额缴纳即可。
除了经营所得个税,个体户还要交哪些税?
别以为只交一种税就完事了,个体户通常还涉及以下税种:
- 增值税:这是针对你的“销售收入”征收的。
- 目前大部分个体户都是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月度销售额10万元(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 如果超过,目前执行的是1% 的征收率(截至2027年底,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些是增值税的“附加税”,通常根据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来计算,税率不高,如果增值税免了,这些一般也同时免征。
一个个体户的税负,是增值税+附加税+个人所得税共同构成的,我们今天重点讲的是最复杂的个人所得税部分。
重要提醒和常见误区
- 核定征收不是“免税”:这是最大的误区!核定征收只是计算方法简单,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
- 核定资格可能被调整:如果你的收入规模变得很大,税务局有权将你的征收方式从“核定征收”调整为“查账征收”,所以生意做大了,规范账务很重要。
- 务必按时申报:即使一个季度一分钱收入没有(即“零申报”),也必须按时向税务局提交申报表,不申报会产生罚款和信用污点。
- “临界点”问题:仔细看税率表,在每一级的边缘,可能会出现“多赚一元钱,多交几千税”的情况,应纳税所得额正好是30,000元,交税1,500元;如果是30,001元,交税就是 30,001×10%-1500=1,500.1元,只多了一元利润,税只多了1毛钱,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但级距跳跃时确实需要留意。
- 政策各地有差异:最重要的“核定征收率”,是由各省、市税务局在国家标准框架内确定的,开店的老板一定要以当地税务局的核定通知为准,最靠谱的方法是直接咨询你的税收管理员,或者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
给个体户老板的几点实用建议
- 主动了解政策:税收政策每年都可能微调,特别是增值税的起征点和优惠力度,多关注税务局官网、公众号,或者参加街道、园区组织的税务培训。
- 保留必要凭证:即使是核定征收,也建议你把进货、房租、水电、设备采购等发票和收据整理好,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心里有数,另一方面万一哪天转为查账征收,或者遇到税务稽查,这些就是你的“护身符”。
- 善用税收优惠:除了提到的增值税起征点优惠,国家针对重点群体(如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创业、特定行业(如农业)等都有税收优惠,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 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生意上了规模,觉得报税麻烦,或者对政策理解不透,可以找一个靠谱的代理记账公司,花点小钱,省心省力,还能避免因不懂政策而多交税或被罚款。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个税,核心就是那张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你要做的,就是搞清楚税务局给你核定的“征收率”或直接核定的“税额”,然后对照表格和例子,就能大致算出自己该交多少税。
创业维艰,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希望这篇超详细的解读,能帮你明明白白交税,安安心心赚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中去,祝各位老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