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返还是馅饼还是陷阱?资深财税师说清哪些要缴增值税!
收到税务局打来一笔“税费返还”款项,财务小张乐开了花,但马上又犯了难:这笔“回头钱”,公司要不要再给它交一遍增值税? 别急着高兴太早!税费返还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答案可不像“是”或“否”这么简单,它完全取决于这笔钱当初是怎么交出去的,以及因何原因被退回来。
最常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返还 – 明确不交增值税!
这是跟企业最相关、也最清晰的一种情况。
-
典型场景:
- 软件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
-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
- 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
- 管道运输服务、融资租赁业务等特定领域。
-
政策怎么说? 国家政策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参考财税[2011]100号等文件):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收到的退税款,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收入,简单说,税务局把这笔钱退给你,是因为之前你交税时,国家承诺了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以把多交的这部分退回来。退的是你之前交的“税”,不是因为你提供了新的商品或服务赚的钱,它不需要再并入你的销售收入去计算缴纳增值税。
-
财务处理小贴士: 这笔退税款,通常计入企业当期的“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具体看会计准则应用),影响的是利润表,跟增值税申报表里的“销售额”没关系。
争议最大:代扣代缴税费的手续费返还 – 小心!可能要交!

这是目前实务中分歧最大、企业最容易“踩坑”的地方,税务局会按你实际代扣代缴的税款(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也可能包括增值税代扣等)的一定比例(比如个税是2%)返还一笔钱给你公司,算是支付给你的“跑腿费”或者说“辛苦费”。
-
关键问题来了:这笔“辛苦费”算不算公司取得的“收入”?如果是,它属于什么性质?要不要交增值税?
-
政策迷雾与地方差异: 国家层面(主要是财税[2016]36号文)把“经纪代理服务”纳入了增值税征税范围,很多地方的税务局(比如北京税务局就有明确指引)认为:企业代扣代缴税款,本质上是代表税务局履行了征收职责,提供了一种“代理服务”,税务局支付的手续费,就是你提供这项代理服务的报酬,既然提供了“经纪代理服务”并取得了报酬,那么这笔手续费返还就需要按照“经纪代理服务”缴纳6%的增值税。
- 重要提示: 也有部分地区(如深圳曾有过不同理解)或基于某些特定解读,认为这属于财政性资金或不征税收入,但主流趋势和风险提示是:按应税处理更稳妥。
-
企业如何应对?
- 最靠谱做法: 直接咨询你的主管税务机关!问清楚当地对这个问题的执行口径,千万别想当然。
- 谨慎处理: 在未得到明确不征税答复前,建议按提供“经纪代理服务”申报缴纳6%的增值税,避免日后被追缴税款、滞纳金甚至罚款的风险。
- 账务处理: 收到的返还手续费,扣除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后,净额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其他常见税费返还类型 – 多数不涉及增值税
-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 这是国家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出台的好政策(比如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等特定条件),退给你的,是你前期购进货物、服务等形成的、还没抵扣完的进项税“积累”。这钱本身就是你自己的“垫付资金”的返还,不属于销售收入,明确不征收增值税。
-
误收、多缴税款的退税(含所有税种): 比如申报错误多缴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者税务局发现算错了给你退回来。退的还是你之前多交的那笔税本身,不是新产生的收入,所以不涉及缴纳增值税,账务上冲减原来多缴时确认的税金或费用即可。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年度汇算后发现全年预缴的所得税多于实际应缴数,税务局把多交的部分退回来。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税种,这笔退税款不影响增值税的计算,它要么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要么计入“营业外收入”(视情况而定)。
给企业的实用建议:管好“回头钱”,别让好事变麻烦
- 火眼金睛分类型: 收到任何一笔来自税务局的款项,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它属于哪种性质的返还!是即征即退?是代扣手续费?是留抵退税?还是多缴退税?性质不同,税务处理天差地别。
- 政策文件是护身符: 对于即征即退、留抵退税等有明确政策规定的返还,务必保存好相关的政策文件号(如财税[2011]100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XX号等)以及税务局出具的退税文书,这是证明你业务合规、税务处理正确的关键依据。
- 代扣手续费要特别警惕: 务必主动询问主管税务机关对此的增值税处理意见,如果当地要求征税,记得及时、足额申报缴纳那6%的增值税,别因小失大。
- 开票问题要注意: 对于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手续费返还,税务局支付时通常不会给你开增值税发票(他们也不是销售方),你公司作为提供代理服务并取得收入的一方,不需要、也不能给税务局开发票,你只需要在增值税申报表上如实填写这笔“未开票收入”即可。
- 账务处理要清晰: 不同性质的返还,计入的会计科目不同,务必准确核算,避免影响财务报表和后续的税务检查,特别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手续费返还,别忘了价税分离(收到的总返还额 / (1+6%) * 6% = 增值税额)。
- 地方政策多关注: 税收政策,尤其是执行口径,有时会有地区差异,保持与专管员的良好沟通,关注当地税务局官网发布的指引或问答。
税费返还,本是政府给予企业的政策红利或是对多缴税款的纠正,但若处理不当,特别是对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的性质认识不清、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很可能让这份“红包”变成烫手山芋,引发税务风险。
面对“回头钱”,财务人员务必擦亮眼睛,精准识别款项性质,吃透政策精神,摸清地方口径,拿不准的时候,拿起电话咨询你的税务专管员或专业顾问,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政策千万条,合规第一条! 把这笔“意外之财”合规、安全地落入企业口袋,才是真正的本事。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