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返还要交企业所得税吗?一篇帮你彻底搞懂的文章!
大家好,我是老王,一个在财税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手,平时,我经常和中小企业的老板们聊天,发现大家对“增值税返还”这事儿都挺兴奋的——毕竟,能从税务局拿回点钱,谁不开心啊?但紧接着,问题就来了:这笔返还款到手后,是不是还得再交企业所得税?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都栽了跟头,最后被税务局查出来补税罚款,那叫一个冤!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咱们不玩虚的,直接从实际案例出发,结合税法规定,聊聊增值税返还和企业所得税的关系,放心,我保证通俗易懂,就像咱俩在茶座闲聊一样,读完这篇,你就能避开坑,管好钱袋子。
咱得搞清楚“增值税返还”是啥玩意儿,增值税啊,就是咱们企业卖东西或服务时,国家收的一种流转税,简单说,你进货时交了税(叫进项税),卖货时又收税(叫销项税),最后你实际缴的税是销项减进项的差额,但有时候,税务局会“返还”一部分给你,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出口退税,比如你卖货到国外,国家鼓励出口,就把你交的进项税退回来;二是即征即退,像某些高科技企业,符合政策就能享受退税;三是多缴退税,万一你算错了,多交了税,税务局核实后退给你,增值税返还就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但这红包不是白拿的,它可能影响你的利润和税负。
好,说完增值税返还,咱再聊聊“企业所得税”,这税呢,是对企业赚的钱(利润)征收的,企业一年下来,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剩下的利润部分,国家就要按25%左右(具体看企业类型)收税,举个栗子:你开个小厂,一年赚了100万,扣除房租、工资等开支后,净利50万,那企业所得税就得交12.5万左右,企业所得税的核心是“所得”,也就是企业实实在在赚到的钱,任何增加你利润的收入,都可能被纳入征税范围,听起来挺简单吧?但问题就出在增值税返还上——这笔返还款算不算“所得”?要不要加到利润里交企业所得税?别急,咱一步步分析。
核心问题来了:增值税返还要不要交企业所得税?答案是:大多数情况下,要!为啥?因为税法规定,增值税返还属于“政府补助”或“营业外收入”,得计入企业利润总额,自然就逃不掉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所得,以及“其他收入”,其中政府补助明确算在内,而增值税返还,本质上就是国家给的补助,属于“其他收入”范畴,再翻翻《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它说政府补助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除非有特殊免税政策,从法律角度看,增值税返还一般是要交企业所得税的。
你可能会问:老王,这道理我懂,但为啥有的企业说不用交?是不是有漏洞?别急,我来细说,增值税返还分不同类型,处理方式不同,最常见的是出口退税:你卖货到国外,税务局退给你进项税,这笔钱算“政府补助”,得全额计入收入交企业所得税,为啥?因为退税增加了你的利润,比如你出口赚了10万,退税拿回2万,总利润就成了12万,企业所得税就得按12万算,另一种是即征即退,比如软件企业享受退税优惠,这笔钱同样算收入,要交税,但有例外:如果是“多缴退税”,就是你多交税后退回来的,这不算收入,因为它只是纠正错误,不增加利润,所以不用交企业所得税,大多数退税类型(如出口退、即征即退)要交企业所得税;只有多缴退税这种“纠错”型不用交。

听着有点绕?我拿个真实案例说明,去年,我帮一家外贸公司做咨询,老板小张出口电子产品,税务局退了50万增值税,他以为这钱是“免税”的,直接揣兜里了,结果年底报税时,税务局说:这50万得算收入,交企业所得税!小张懵了,补税加罚款花了十几万,为啥?因为出口退税增加了公司利润——原本公司利润200万,退税后变成250万,企业所得税就从50万涨到62.5万,如果小张早明白,把这笔钱计入账务,就能少吃亏,反过来,另一个客户是做建筑的,多缴了税后退回5万,这笔钱税务局认定是“返还多缴”,不算收入,所以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你看,关键看退税性质:增加利润的要交税;不增加的不交。
具体怎么计算和申报?别担心,我来手把手教,增值税返还在会计上怎么处理?拿到退税时,你得分录:借银行存款(钱到账),贷营业外收入或政府补助(计入收入),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这笔收入得加到“利润总额”里,计算公式很简单: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成本费用 - 免税收入,如果增值税返还算收入,它就加在总收入里,假设你公司年收入500万,成本300万,退税10万,那么利润总额 = (500 + 10) - 300 = 210万,企业所得税 = 210万 × 25% = 52.5万,如果不算退税,利润200万,税50万,差了2.5万!企业得在报税时主动申报,别藏着掖着。
这里有个坑:企业常误以为增值税返还“免税”,因为它是退税嘛,但税法没这规定,除非特殊政策,某些小微企业或扶贫项目,可能有免税优惠,但这得看地方政策,不是普遍适用,我建议老板们,拿到退税后,立刻咨询专业会计或税务局,确认类型,会计处理要规范:别把退税混进“其他应收款”,直接计收入,避免被查,去年有个食品厂,退税20万没入账,税务局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了,罚了滞纳金,还影响信用评级,多亏啊!
那企业怎么应对?别慌,我有实用建议,第一,做好规划:如果你经常有出口退税,就提前预算企业所得税支出,别等年底钱不够,退税到账后,拿出部分存起来交税,第二,利用政策:有些地方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税收减免,你可以申请认定,降低税负,第三,记账要细:增值税返还单独立项,别和日常收入混一起,方便报税时区分,第四,定期培训:让财务团队学习最新税法,2025年国家就优化了退税流程,企业得跟上,合规省心,偷税漏税风险大——轻则罚款,重则影响贷款或上市。
咱聊聊常见误区,误区一:增值税返还是“退税”,所以免税,错!退税是过程,收入性质没变,误区二:小企业不用管,税务局不查,大错!现在金税系统厉害得很,大数据一抓一个准,误区三:所有退税都一样,不是!多缴退税不用交税,但出口退必须交,增值税返还和企业所得税的关系,核心在于“是否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就得交税;不增加就免税。
好了,朋友们,今天聊到这儿,希望这篇内容帮你理清了思路,增值税返还虽好,但别忘了它可能带来的税负,企业老板们,多学点财税知识,少走弯路,有啥疑问,欢迎留言交流——我在财税圈混久了,最爱帮人解难题!下次见,保重钱包哦。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