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超额了?别慌!手把手教你补税操作!
老李在小区门口经营一家早餐店好几年了,一直采用税务局核定的征收方式,每月按固定额度交税,简单省心,去年生意突然火爆,收入远超核定金额,老李心里直打鼓:“这多出来的钱,税务局知道吗?我该不该去补税?怎么补?会不会罚我款?”相信不少个体户老板都遇到过类似困惑,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明白:核定征收超额了,个人经营所得税到底该怎么交?
先搞懂“核定征收”是咋回事?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根据你经营的行业特点、店铺大小、地段位置等因素,预先估算你一年大概能赚多少钱(也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给你定一个固定的征收额或者征收率,你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就按这个固定的数去交税就行了,不用自己算得头大,特别适合账目不全或者规模小的个体户。
常见的核定方式有两种:
- 定期定额: 直接定死你每月或每季要交多少税,税务局核定你的小吃店每月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就是500块,那你每月固定交500就行,跟你当月实际收入高低关系不大(在核定额度内)。
- 核定应税所得率: 税务局给你一个“率”(比如10%),你开发票的收入乘以这个率,就算出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经营所得税的税率表去算你要交的税,你当月开票收入5万,核定应税所得率10%,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000元,再根据税率表计算税款。
关键点来了:核定征收有个前提——你的实际经营额/所得不能超过税务局给你核定的标准太多! 如果超过了,对不起,核定征收这顶“方便帽”就不能一直戴着不摘了,超额的部分得按规矩来。

为啥超额了就要“另算账”?
道理很简单,公平! 税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量能课税”,赚得多,理应多贡献,核定征收本身是一种简化管理、方便纳税的方式,不是免税优惠,如果你生意做大了,收入远超当初核定的水平,还按那个较低的固定额度交税,对那些规范建账、据实申报的纳税人就不公平了,国家税收也会流失。
税法明确规定: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如果实际销售额或营业收入超过了税务机关核定的定额或者幅度,必须就超过的部分,单独计算并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是超过核定标准的那部分收入需要单独处理!
超额了,税到底怎么算?分步详解!
这才是干货!咱们结合例子,一步步来,假设老王开了一家五金店,税务局给他核的是:
- 核定方式: 定期定额
- 核定月经营额: 8万元
- 核定月应纳税额: 1200元 (这个1200是税务局根据8万收入,运用核定应税所得率或直接核定税额得出的最终要交的个人所得税款)
老王2025年10月份生意特别好,当月实际开票收入+未开票收入总共达到了13万元! 明显超过了核定的8万月经营额,他10月份的个人经营所得税应该这样算:
第一步:核定内的部分,正常交
- 核定的月应纳税额是1200元,这部分老王按老规矩,在规定的申报期内(通常是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即可,这是“基础作业”。
第二步:计算超额部分的应纳税所得额
- 超额收入 = 当月实际总收入 - 核定月经营额 = 130,000元 - 80,000元 = 50,000元
- 这5万元是超过核定标准的部分,税务局在给你核定时,其实隐含了一个“所得率”,你需要找出这个率(或者直接问你的税收管理员)。
- 假设老王所在地区,对他这个行业的五金零售,核定应税所得率是 7% 。(这个率各地各行业不同,一定要确认清楚!)
- 超额部分的应纳税所得额 = 超额收入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50,000元 × 7% = 3,500元
- 为什么用核定所得率,而不是据实核算成本? 因为你当初选择或被核定征收,通常意味着你的成本费用难以准确核算,税务局为了公平和便于操作,规定对超额部分,也沿用核定征收时的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利润(应纳税所得额),除非你能提供非常完整准确的成本凭证申请查账征收,但这对于核定户来说通常很难。
第三步:计算超额部分应缴的个税
-
现在有了超额部分的应纳税所得额:3,500元。
-
需要把这个金额代入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计算税款,记住税率表是全年累计的,但我们是计算单月超额,所以需要换算!
-
经营所得税税率表 (2025年起适用):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不超过30,000元 | 5% | 0 | |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 | 10% | 1,500 |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 | 20% | 10,500 | | ... (更高税率暂略) | ... | ... |
-
关键技巧:将单月超额所得额换算为全年数
- 单月超额应纳税所得额 = 3,500元
- 换算成全年数 = 3,500元 × 12个月 = 42,000元
-
计算换算后全年数对应的税额
- 全年42,000元,落在第二级: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元。
- 全年应纳税额 = 42,000 × 10% - 1,500 = 4,200 - 1,500 = 2,700元
-
计算单月超额部分实际应缴税额 单月应缴税 = 换算后全年应纳税额 / 12 = 2,700元 / 12 = 225元
第四步:汇总当月应缴总税款
- 核定内部分税款:1,200元
- 超额部分税款:225元
- 老王10月份总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 1,200元 + 225元 = 1,425元
重要提示: 如果你是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不是定期定额),计算逻辑类似:
- 核定内:用你的开票收入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应纳税所得额A,再用税率表计算税款A(同样要换算全年)。
- 超额:用(实际总收入 - 开票收入)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超额应纳税所得额B(注意这里超额部分通常指未开票收入或开票收入超过你向税务局报告的水平),再用税率表计算税款B。
- 总税款 = 税款A + 税款B。
知道怎么算了,下一步怎么申报缴纳?
光会算不行,得按时按规矩去办!流程如下:
- 按期申报核定内税款: 每月或每季的规定时间内(通常是次月15日内,遇节假日顺延),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去办税大厅,申报缴纳核定内的个人所得税(如老王的1200元),这个跟你以前的操作一样。
- 单独申报超额部分税款: 对于超额部分(如老王的225元),你需要单独进行一次纳税申报。
- 时间: 必须在取得超额收入的次月15日内申报缴纳,比如老王10月超额了,他必须在11月15日前(或顺延后的截止日)申报缴纳这225元。
- 途径:
- 电子税务局(推荐): 登录所在省市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
- 找到“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选择“个人所得税申报” -> 通常会有“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申报(B表)”或者“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A/B表)”之类的选项(各地界面名称略有差异,找包含“经营所得”和“自行”字样的)。
- 选择对应的申报属期(就是发生超额的月份,如2025年10月)。
- 关键: 在申报表里,找到填写“应纳税所得额”的地方,只填写你计算出来的超额部分的应纳税所得额(如老王的3,500元),系统会根据这个金额自动计算税款(如225元),或者需要你手动选择税率计算(按前面教的步骤算出金额填进去),务必仔细核对。
- 办税服务厅: 带上身份证、公章(如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B表)》(具体问大厅工作人员要哪个表),同样只在“应纳税所得额”栏填写超额部分所得额,然后计算缴纳税款。
- 电子税务局(推荐): 登录所在省市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
- 千万别混在一起报! 核定内的按核定申报,超额的单独按自行申报方式报,填的是超额所得额,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重要提醒!不补税的后果很严重
- 滞纳金: 如果没在规定时间内补缴超额部分的税款,税务局会按天收滞纳金!每天是欠税款的万分之五,利滚利非常厉害,老王的225元如果晚交30天,滞纳金就是225 0.0005 30 ≈ 3.38元,虽然看起来不多,但金额大或时间长就很可观了。
- 罚款: 这属于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税务局一旦发现(系统比对开票数据、举报、稽查等),除了让你补税和滞纳金,还会处以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老王如果225元没补,查到后可能被罚112.5元到1125元!完全是得不偿失。
- 影响信用: 偷税漏税记录会严重影响你的纳税信用等级,将来贷款、招投标、享受优惠政策都可能受阻。
个体户老板的实用建议
- 心里得有本账: 即使你是核定征收,也要养成记录每日、每月大概收入(开票+不开票)的好习惯,随时对比税务局给你核定的标准(定额或所得率对应的收入额),一旦发现连续几个月或者单月猛增超过很多,就要警惕该补税了,别等到年底或税务局找上门。
- 主动询问核定标准: 清楚记得税务局给你核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定期定额多少?还是应税所得率多少?对应的月(季)经营额参考值是多少?这个信息在你收到的《核定定额通知书》或《核定征收通知书》上有,不确定就问你的税收管理员。
- 掌握申报技能: 学会使用电子税务局进行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自行申报”(对应超额部分),这比跑大厅方便太多,税务局官网和公众号通常有操作指引。
- 保存凭证: 计算超额部分的记录、电子税务局申报成功的截图、缴款凭证等都要保存好,至少5年,万一有争议,这是你的证据。
- 及时调整定额: 如果你预计生意会持续超过核定标准,最稳妥的办法是主动向税务机关申请调整核定定额或改为查账征收,虽然手续麻烦点,但长期看更规范、风险更低,别抱着侥幸心理一直“超额”下去。
- 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金额比较大,或者对政策、计算、申报流程实在搞不清楚,别硬扛,花点小钱咨询专业的会计或税务师,他们能给你最准确、最省心的方案,避免因小失大。
核定征收是方便,但绝非“一核定终身免申报”的护身符,生意红火是好事,依法为超额收入履行纳税义务,既是公民责任,也是对自己事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搞懂规则(核定内正常交,超额部分单独算、单独报),按时操作(次月15日前报超额),心里踏实做生意,才能行稳致远,税该交的一分不少,不该交的一分不多,这就是最大的财税智慧!
注: 本文依据现行税法及普遍操作实践撰写,具体执行中各地税务机关可能有细微差异或最新口径调整,实际操作时,请以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为准,或咨询专业财税人士获取个性化建议。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