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别急着高兴!这8件事财务必须立刻做!
“叮咚!” 王总正喝着早上的第一杯咖啡,手机银行APP突然弹出一条入账通知,仔细一看,金额不小,备注栏赫然写着“企业所得税退税”,王总心里一乐:“嘿,税务局居然主动退钱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他立刻给财务小张发了条微信:“小张,账上进了一笔退税,你处理一下,这笔钱正好可以周转一下。”
几天后,小张急匆匆地拿着报表来找王总:“王总,那笔退税我记在‘营业外收入’了,账是平了,但…刚接到税务局电话,说我们去年亏损弥补的申报好像有点问题,可能涉及到这次退税款…” 王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啊?这钱…难道不是白捡的?”
这笔“意外之财”,究竟从何而来?
企业所得税退税,税务局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给你打钱,它背后通常对应着这些情况:
- 预缴过头了: 最常见的情况!企业每个季度(或月度)都要根据预估利润“预缴”所得税,就像你每月往饭卡里存钱吃饭,存多了期末自然要退,年终汇算清缴时,税务局一算总账,发现你全年实际要交的税比预缴的少,这多缴的部分就该退给你。
- 政策红利落袋: 国家为了鼓励特定行业或行为(如研发创新、安置残疾人、节能环保等),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免税、减税、加计扣除等),汇算清缴时,如果你符合条件并正确申报了,之前多预缴的税款就会退回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你能多扣75%甚至100%的研发费用,利润算少了,税自然就退回来了。
- 亏损“变现”: 企业今年亏损了,这笔亏损可不是白亏的!它可以在未来五年内,用来“抵消”以后年度的盈利,从而少交税,但如果你之前年度有盈利且已经预缴了税,而今年亏损导致全年算总账是亏损(即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那么之前预缴的税款,就成了“多缴”的,理应退还,这就叫亏损抵退。
- 特殊事项调整: 比如以前年度多缴税款申请退回、享受税收协定待遇退税、或者经过税务自查/稽查后确认多缴了税等情况。
钱到账了,会计怎么记账?千万别搞错!

收到退税款,可别像小张一样,想当然地记成“营业外收入”或者“政府补助”!这钱本来就是你的,是税务局把你多交的钱还给你了。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
- 核心思路: 冲减你当初记录“所得税费用”的那个科目!这体现了退税的本质——调整之前多确认的费用。
- 标准分录:
借:银行存款
(钱实实在在到账了)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当初计提的负债,现在因为多交了,税务局退钱,相当于负债减少)
- 更清晰的做法(尤其适用以前年度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是退当年的预缴多交税款,直接冲减本年的所得税费用)- 或者: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强烈推荐! 特别是退的是以前年度多缴的税款时,用这个科目最规范,因为它不会影响本年的利润表,只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 为什么不能用“营业外收入”?
- 退税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利得”,它是对你已发生、已支付的税费成本的返还,记错科目会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报表失真,给经营决策和税务检查埋雷!
钱到手了,这8件事财务必须立刻跟进!
退税到账,财务工作才刚刚开始!以下关键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
核对金额,一分都不能差:
- 对照依据: 立即拿出你申报汇算清缴时提交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找到“应纳税额计算”部分,查看最终计算出的“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退税额必须和这个数字(负数金额)完全一致。
- 查原始凭证: 登录电子税务局,找到税务局审核通过后生成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内容通常是“准予退税通知书”或类似表述),或者打印银行回单,仔细核对上面的退税金额、所属年度、企业名称、税号等关键信息。任何不符,立刻联系主管税务机关!
-
追根溯源,搞清退税原因:
- 为什么退? 是因为季度预缴估高了?享受了哪项税收优惠(如研发费加计扣除、小微减免)?还是因为年度亏损实现了抵退?或者是以前年度多缴的退回来了?
- 关键动作: 翻出汇算清缴申报表及相关附表(如《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等),找到导致退税的核心计算过程和依据。务必清晰记录本次退税的具体原因和所属期。 这关系到后续的账务处理、税务风险管理以及未来年度的申报参考。
-
精准入账,科目用对是关键:
- 严格按前述正确分录操作。
- 特殊提醒: 如果是退以前年度的税款,强烈建议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这样处理:
- 不影响本年的利润表(所得税费用)。
- 最终会将调整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只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留存收益,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避免利润数据的扭曲。
-
凭证归档,铁证如山:
- 必备材料: 将银行收款回单(显示退税字样)、税务局出具的《税务事项通知书》(电子版需打印留存)、相关的汇算清缴申报表(特别是最终显示退税额的主表和关键附表)打印出来,装订在一起。
- 关联资料: 如果退税是因为享受某项优惠(如研发加计),还需将对应的政策文件依据、企业内部计算说明、备查资料清单等一并归档。这是应对未来任何检查的“护身符”!
-
关注亏损额,动了的要调减!
- 核心风险点: 如果你的退税是因为年度亏损抵退实现的(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负数),那么恭喜你退回了之前预缴的税款!
- 重大后续动作: 这笔退税行为本身,会消耗你当年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因为你用亏损额“变现”了(退回了之前预缴的税)。
- 会计处理联动: 在正确记录退税分录(贷:应交税费 或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同时,必须同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金额等于退税额)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亏损
(金额等于退税额)
- 为什么? 之前你确认亏损时,很可能已经借记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预期未来能少交税),现在通过退税“实现”了这部分收益(相当于提前“使用”了亏损抵税的好处),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要相应冲减(转回)。不做这一步,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虚高了! 这也是很多财务容易遗漏的关键步骤!
-
税务系统确认,闭环管理:
- 登录电子税务局,找到“一般退(抵)税管理”或类似模块。
- 查询该笔退税业务的办理进度和结果,确认状态为“已办结”、“税款已退库”。
- 打印或保存电子版的退税流程完结凭证。确保整个退税流程在税务系统内形成完美闭环。
-
内部沟通汇报,信息同步:
- 告知老板/管理层: 及时将退税到账信息、金额、原因(特别是涉及亏损抵退或大额优惠的)清晰汇报给老板或管理层。重点说明:这笔钱不是额外利润,是收回的多付成本。 避免管理层误判财务状况,做出错误决策(比如盲目扩大投资)。
- 提醒资金安排: 虽然钱回来了,但要结合公司整体资金计划,提醒管理层合理使用,避免盲目乐观。
-
复盘反思,持续优化:
- 为什么多缴了? 是季度预缴估算模型不准?对优惠政策理解不到位没能及时享受?还是会计核算有误导致利润虚高?
- 如何改进? 是调整预缴算法?加强财税政策学习?还是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 建立台账: 建议设立专门的《企业所得税退税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每次退税的时间、金额、所属期、具体原因、政策依据、账务处理凭证号、相关文件归档位置等。这是宝贵的内部知识库和风险控制工具。
警惕!退税背后的“暗礁”与风险
退税虽好,处理不当却可能引来大麻烦:
- 税务稽查重点目标: 大额退税、连续亏损企业退税、因享受税收优惠退税,往往是税务局重点关注对象,你的申报材料、优惠备查资料、退税依据是否经得起推敲?前期工作不扎实,退税可能就是“导火索”。
- 科目错用,埋下祸根: 把退税错记成“营业外收入”或“政府补助”,直接虚增利润!后果很严重:
- 多交冤枉税: 企业所得税是按利润总额算的,虚增利润就要多交25%的企业所得税!
- 股东分红争议: 报表利润虚高,可能导致股东要求不合理分红,侵蚀公司资本。
- 融资评估失真: 银行或投资人看到虚高的利润,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 稽查重罚: 税务局发现,轻则要求调整补税加滞纳金,重则可能认定为偷税予以罚款!一个科目用错,代价惨重!
- 挪用税款,风险巨大: 觉得退税款是“闲钱”,挪作他用?小心!如果税务局后续检查认为你不该退税或需要补税,你却没钱交了,后果不堪设想(滞纳金、罚款、甚至影响信用等级)。
- 亏损台账未更新,未来吃亏: 因亏损抵退拿到钱,却没有相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可弥补亏损额,未来年度盈利时,你以为还有亏损额度可以抵税,结果系统里额度已经被你用掉了!导致多交税,后悔莫及。
- 跨年处理不当,报表混乱: 以前年度的退税,如果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而是直接计入当年损益,会严重扭曲当年的经营成果,让报表失去可比性,误导内外部决策者。
实用工具箱:财务必备
-
退税记账凭证模板:
- 当年预缴多退:
- 借:银行存款 XXX
-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
- 以前年度多退(推荐):
- 借:银行存款 XXX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
- (期末结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XX)
- 因亏损实现抵退(关键!):
- 借:银行存款 XXX (收到退税款)
-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 (金额=退税额)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亏损 XXX (金额=退税额)
- 当年预缴多退:
-
企业所得税退税管理台账 (Excel示例):
序号 退税日期 退税金额 税款所属期 退税原因简述 (e.g., 汇算清缴多缴/研发加计/小微优惠/亏损抵退) 关键政策依据/文号 账务处理凭证号 相关文件归档位置 备注 1 2025-06-15 50,000.00 2025年度 汇算清缴:研发费加计扣除导致 财税〔2018〕99号 记-202506-015 凭证册2025-06, 2025年汇算清缴资料盒 已同步调减可弥补亏损额 2 -
退税资料归档清单 (Checklist):
- [ ] 银行退税款入账回单 (盖有银行章)
- [ ] 税务局《税务事项通知书》(准予退税通知) 打印件
- [ ] 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所有相关附表 (最终申报版)
- [ ] 如涉及税收优惠:相关优惠事项的《备案表》或《备查资料目录》、政策文件依据、计算说明底稿
- [ ] 如涉及亏损抵退:《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 及计算说明
- [ ] 会计记账凭证复印件
- [ ] (可选) 电子税务局退税流程完结截图
退税不是“年终奖”,合规处理是关键
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如同在长途跋涉中意外取回了寄存的行李,它本就是你多付出的成本,而非天降的财富,短暂的欣喜之后,更需要财务人员以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完成从精准入账到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操作。
每一笔退税背后都关联着清晰的税务逻辑和潜在的管理风险,用对科目、厘清原因、更新亏损台账、完善资料归档——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正是构筑企业财税合规大厦的基石,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让眼前的“惊喜”演变为未来的隐患。
退税款安全落袋,企业方能行稳致远,每一次规范的退税处理,都是对企业稳健经营的一次有力护航。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