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这样记账就对了!
税务突然给你打了一笔钱?别懵!这很可能是你申请的税费返还到账了!就像意外收到一个“税务红包”,但会计可不能只会高兴,得赶紧把这笔钱的来龙去脉在账本上理清楚,别担心,这份超详细的账务处理“路线图”,保证让你一看就懂,操作不慌!
先搞明白:退回来的到底是什么“费”?
收到税务局的转账,先别急着做账!第一步必须搞清楚退回来的是哪笔钱,这就像收到快递,得先看寄件人信息才知道里面是啥,常见的税费返还主要有这几类:
-
多缴、误缴的税费:
- 场景: 最常见!比如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算多了,年度汇算清缴后要退回来;增值税申报时手抖多交了几千块;或者是政策理解有误,交错了税种。
- 性质: 这是税务局把你多给的钱“还”给你,属于企业资金的回流。核心分录:钱退回来了,同时冲减你原来多交税时确认的费用(所得税费用)或负债(应交税费)。
-
享受税收优惠的直接减免/返还:
- 场景: 国家为了鼓励特定行业或行为(比如高新企业、研发、招用残疾人、资源综合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等),直接把该交的税给你免了,或者先征后返(先收上去再退回来)。
- 性质: 这相当于政府给你的“补贴”或“奖励”,是对你符合政策行为的鼓励。核心分录:钱退回来了,同时确认一笔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出口退税:
- 场景: 专门针对出口企业,把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退还给企业,让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
- 性质: 这是出口业务特有的流程,目的是消除重复征税。核心分录:钱退回来了,同时冲减你原来挂在账上的“应收出口退税”(资产类科目)。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场景: 企业帮税务局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等,税务局按一定比例(如个税是2%)返还一笔手续费作为“辛苦费”。
- 性质: 这是对你提供代征服务的报酬。核心分录:钱退回来了,同时确认一笔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敲黑板划重点:第一步不搞清楚退回来的是什么钱,后面分录铁定做错!务必查看税务局给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税务局里的退税明细,上面会清楚写明退税原因、所属期、税种、金额。
核心流程拆解:手把手教你做账!
搞清楚了退税类型,我们就可以进入核心的账务处理流程了,下面这张“流程图”,我们用文字+箭头清晰展示:
[收到银行入账通知] --> [核对退税信息 (看退还书/电子税务局)] --> [判断退税类型]
|
|--> 类型1:多缴/误缴退税 --> [冲减原确认的费用或负债] --> [完成记账]
|
|--> 类型2:税收优惠返还 --> [确认收益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完成记账]
|
|--> 类型3:出口退税 --> [冲减应收出口退税] --> [完成记账]
|
|--> 类型4:代扣手续费返还 --> [确认收益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完成记账]
|
[完成记账] --> [相关税费科目余额检查] --> [结束]
我们给每种情况配上详细的分录和解释:
-
多缴/误缴税费的返还 (最常见!)
- 钱到账啦!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XXX元
- 白话解释: 银行账户里钱变多了(借:银行存款),你欠税务局的那笔“多交的税款负债”就减少了(贷:应交税费),因为你之前多交时,是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现在反着做回来一部分。
- 特殊点:企业所得税多缴退回
- 如果退回的是以前年度多交的企业所得税: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 需要调整以前年度的“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XX元
(可能涉及盈余公积调整,此处简化)
- 白话解释: 退的是去年的税,去年的利润表(损益)已经关账了,不能直接改去年的“所得税费用”,所以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过渡科目,最终把它加到未分配利润里,相当于增加了老板们可以分的钱(净资产)。
- 如果退回的是以前年度多交的企业所得税:
- 关键动作: 一定要去检查“应交税费—XX税”这个科目的余额!退款后,这个科目的贷方余额应该变小(表示你欠税局的债变少了),甚至可能变成借方余额(表示税局还欠你钱,或者是你多交了),如果是借方余额,在下次申报时要记得抵扣。
- 钱到账啦!
-
税收优惠的直接减免/返还 (政府发红包啦!)
- 钱到账啦! (适用于先征后返形式)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XXX元
( 新准则推荐! 更贴合业务实质)- 或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XXX元
( 旧准则常用 )
- 直接减免没交 (没交钱也算“返还”哦!)
- 这种情况钱根本没从你账户出去,税务局直接减免了,做账是在你 计算当期应交税费 时:
借:税金及附加 / 所得税费用 XXX元
(按 应缴 全额计提)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 (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XXX元
(按 应缴 全额计提)- 根据减免政策,冲减:
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 XXX元
(减免金额)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XXX元
(减免金额)
- 举个栗子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
- 某季度小规模纳税人A公司,销售收入30万(普票),按3%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9000元,但享受季度30万以下免征优惠。
- 计提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0
(假设款已收)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1,262.14
(300000 / 1.0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737.86
(291262.14 3%) -- 这里先按税率全额计提* - 享受免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737.86
/贷:其他收益 8,737.86
- 结果: 增值税科目余额为0,企业获得了8,737.86元的收益。
- 关键动作: 务必保存好政策依据文件(如财税XX号文)和税务局的减免/退税审批材料,这是确认收益的关键凭证。
- 钱到账啦! (适用于先征后返形式)
-
出口退税 (外贸企业专属)
- 申请退税时 (钱还没到):
- 根据计算:
借:应收出口退税 XXX元
(资产类科目,税务局欠你的钱)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XXX元
- 根据计算:
- 钱到账啦!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 XXX元
- 白话解释: 申请时,税务局确认欠你一笔退税(借:应收款),同时减少你的增值税负债(贷:应交税费),钱到账了,就把这笔应收款冲掉(贷:应收款),整个过程不影响损益。
- 申请退税时 (钱还没到):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辛苦费到账)
- 钱到账啦!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XXX元
( 新准则推荐 )- 或
贷:营业外收入 XXX元
( 旧准则常用 )
- 注意: 这笔收益一般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哦!别忘啦。
- 钱到账啦!
实战案例:看“乐家家具厂”如何搞定退税记账
背景: 乐家家具厂(一般纳税人),2025年第四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会计小张手滑,多缴了50,000元,2025年3月完成2025年度汇算清缴,税务局确认应退税50,000元,4月10日,退税款到账。
小张的操作流程:
- 确认信息 (4月10日): 收到银行短信提示入账50,000元,摘要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款”,登录电子税务局,查看到退税审批流程已完结,退税金额50,000元,所属期2025年度。 判断类型:多缴退税。
- 做账 (4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00
(钱到账,冲减多交形成的应交税费负债)
-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因为是退2025年的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00
(通过此科目调整2025年的所得税费用)
- 结转未分配利润 (假设在2025年4月做2025年汇算清缴后调整时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000.00
(最终增加可分配利润)
- 检查: 查看“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这笔退款后,该科目贷方余额减少了50,000元(或借方增加了50,000元),2025年度的利润表最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了50,000元利润(减少了50,000元所得税费用)。
容易踩坑?这些细节必须盯紧!
- 跨期退税调整: 退的是以前年度的税?务必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冲减当年的“所得税费用”是重大错误!这会影响不同年度的利润准确性。
- 增值税退税的特殊性: 增值税是流转税,多缴退税通常直接冲减“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如果是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优惠,则记入“其他收益”,区分清楚!
- “六税两费”减免的账务: 小微企业常享受到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处理方式参考情况二中的“直接减免”例子。核心:先全额计提,再按减免额冲减应交税费并确认收益。 千万别只按实际要交的金额计提!
- 电子支付备注不清: 现在退税很多直接电子支付,备注可能很简单。务必!务必!登录电子税务局核对退税事项和明细! 光看银行备注容易出错。
- 凭证附件要完整: 记账凭证后面必须附上关键证据!银行回单(证明钱收到)、税务局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税务局打印的退税审批结果/完税凭证(退税))、相关申请审批表、政策文件依据(如果是优惠返还),缺一不可!
- 税费科目余额监控: 做完退税分录,一定要去检查相关“应交税费—XX税”科目的余额,看看是否和你的纳税申报表逻辑一致?有没有异常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是发现潜在错误的重要环节。
- 区分收益性质: 税收优惠返还和代扣手续费返还,虽然都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税收优惠返还通常作为“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而手续费返还更像是提供服务的报酬,在报表附注披露时可能需要区分说明。
搞定退税记账,抓住这3个关键点
- 源头要清: 收到退税,第一反应不是做分录,而是查清楚“这退的是什么钱?”(看退还书/电子税务局)。
- 性质要明: 是退我多交的钱(冲费用/负债)?还是政府给的奖励(确认收益)?还是出口应得的(冲应收款)?性质决定分录!
- 细节要抓: 跨年税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优惠减免先提再冲,附件齐全,余额检查不能忘。
记住这个流程和核心逻辑,下次再收到税务局的“红包”,你就能气定神闲、分毫不差地把它妥妥地记录在账本里啦!会计工作,细致和准确就是王道!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