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分录大全,一看就懂,会计小白也能上手!

“叮咚!您的银行账户收到一笔来自税务局的款项!”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这绝对是个好消息!但紧接着问题来了:这笔税费返还在账上该怎么记录? 用哪个科目?会不会影响利润?别急,资深财税老会计这就掰开揉碎了,用最通俗的语言,手把手教你搞定这笔“意外之财”的会计分录!

核心原则先牢记:返的什么税,就冲减什么费用!

税费返还,本质上是你之前多交、或者符合政策可以退回来的钱,会计记账的核心思路就是:当初交税时增加了什么成本或费用,现在返回来就冲减什么成本或费用。 理解了这个,分录就好写了。


最常见:增值税返还的账务处理

增值税返还情况最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

    • 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分录大全,一看就懂,会计小白也能上手! 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的呢 第1张

      情景: 比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享受政策,交了税马上或之后按比例退回来。

    • 核心科目: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看政策)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返还 XXX元
      (或者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当初你交增值税时,是借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或类似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这个“已交税金”最终结转到“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并实际缴纳,现在退回来了,说明当初交的这部分税被“返还”了,相当于政府给了一笔补助性质的收入,所以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这是主流且更规范的做法(尤其适用《企业会计准则》)。

    • 举个栗子: 某软件公司本月收到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款 50,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收益 - 增值税返还 50,000
  2. 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 情景: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期末留抵税额达到一定条件就能申请退回来。

    • 核心科目: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留抵税额本质上是你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资产”,退税相当于税务局把这部分“资产”变现了给你,收到钱,借记银行存款;这笔退税减少了你账上留抵的“进项税额”,所以贷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注意:这个分录不会影响当期利润!它只是把你账上的“虚拟资产”变成了真金白银。

    • 举个栗子: 某制造企业收到留抵退税 120,000元。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0,000
  3. 出口退税:

    • 情景: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按规定退还其生产环节已纳的增值税。
    • 核心科目: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 或 应收出口退税款
    • 分录:
      • 计提应退税额时 (确认能退多少):
        借: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 XXX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XXX元
      • 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出口退税是生产环节已交增值税的返还,在确认符合退税条件时,就形成了一笔对税务局的“债权”(其他应收款),收到钱,自然就是银行存款增加,债权减少,同样,这笔收入在计提时,会冲减当期的“税金及附加”或成本(具体看核算方式),最终影响利润,实际收款时只是债权变现。

企业所得税返还的账务处理

  1. 汇算清缴退税:

    • 情景: 上年度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多了,年度汇算清缴后税务局把多交的部分退回来。

    • 核心科目: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分录 (收到当年):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XXX元
    • 分录 (追溯调整,重要!):

      借: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 接着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退税是因为上年度多计提、多缴纳了所得税,收到钱先冲减“应交税费”(因为多交的税本质是负债多交了,现在退回,负债减少)。最关键的是第二步! 这笔退税不是今年的收入,而是更正去年多算的所得税费用,所以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去年的利润(增加去年的净利润),最终增加“未分配利润”。这样处理不影响今年的利润表!

    • 举个栗子: 2025年5月,某公司收到税务局退回的2025年度多缴企业所得税 30,000元。

      • 2025年5月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30,000
      • 同时调整2025年损益:
        借: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
      •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30,000
  2.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增值税附征的所得税:

    • 情景: 收到的增值税返还(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按规定需要并入当期损益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有时候地方有政策,这部分附征的所得税也可能返还(相对少见)。
    • 核心科目: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冲减)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 所得税返还 XXX元 (或冲减原计提的所得税费用)
    • 为啥这样写? 这笔退税是针对你之前因收到增值税返还款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的返还,它属于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也可以理解为冲减当期多计提的所得税费用。影响当期利润。

其他税费返还的账务处理

  1. 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返还:

    • 情景: 因政策原因(如先征后返)或多缴退回。

    • 核心科目:税金及附加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税金及附加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这些税费在缴纳时是计入“税金及附加”的,现在退回来了,自然就冲减当期的“税金及附加”,从而增加当期的营业利润,简单直接!

    • 举个栗子: 某公司收到退回的多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5,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税金及附加 - 城市维护建设税 5,000
  2. 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

    • 情景: 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税务局按一定比例返还的手续费。

    • 核心科目:其他收益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XXX元
    • 为啥这样写? 这笔钱是税务局对你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一种报酬或补偿,属于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注意: 这笔返还收入本身也是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哦!

    • 举个栗子: 某公司收到上年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 8,000元。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其他收益 - 个税手续费返还 8,000

实操中的关键细节与易错点 (干货!)

  1. 看清《退税(费)款通知书》/银行回单备注: 这是你判断返还的是什么税种、哪一期间税款的唯一官方依据!是增值税?所得税?还是附加税?是今年的还是去年的?必须看清楚!这是做对分录的基础。
  2. 区分“冲减费用”和“计入收益”:
    • 冲减原相关费用/税金及附加: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的返还,直接冲“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留抵退税冲减进项税(资产调整)。
    • 计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个税手续费返还、以及某些政策性的所得税返还(非汇算清缴类)。
  3. 跨期退税(特别是所得税)必须追溯调整! 上年度多交所得税的退税,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能图省事直接计入当期“其他收益”或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否则会扭曲不同年度的利润数据,审计一查一个准。
  4. 摘要写清楚! 摘要一定要清晰明了,“收XX税务局退2025年度多缴企业所得税”、“收即征即退增值税(软件产品)”、“收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返还”,写清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查账的人(包括未来的你自己)行方便。
  5. 电子退税 vs. 纸质退税: 现在绝大多数退税都通过电子税务局处理,退库速度快,但流程本质没变,拿到电子退库凭证一样做账,纸质流程可能需要多一步签收单据。
  6. 政策依据要了解: 了解退税的具体政策背景(比如是软件退税、留抵退税、还是汇算清缴退税),有助于理解业务实质,也能让你在跟老板或业务部门解释时更有底气。
  7. 错误更正要及时: 万一做错了分录(比如把所得税退税计入了当期收益),发现后要立即做更正分录调整过来,并说明调整原因。

总结一下关键点:

  • 问清来源: 退的到底是什么税?哪个年度的?
  • 对号入座:
    • 增值税:
      •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 →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留抵退税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出口退税 → 通过 其他应收款
    • 企业所得税:
      • 汇算清缴退税 → 通过 应交税费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其他政策性退税 → 其他收益
    • 消费税、城建、教育附加等 → 冲减 税金及附加
    • 个税手续费返还 → 其他收益
  • 跨期调整: 涉及以前年度的(尤其所得税),必须用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摘要清晰: 时间、税种、原因写明白。

最后提醒: 会计处理只是第一步,税费返还,尤其是政策性返还(如软件退税、留抵退税),往往涉及复杂的税务备案、资料留存备查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关注相关税收政策的具体规定,确保业务真实合规,退税依据充分,经得起检查。

搞定税费返还的分录,其实就这么回事!只要抓住“返的什么,就冲减什么”这个牛鼻子,再结合具体税种和政策,你就能成为处理退税账务的“老司机”啦!下次银行短信响起时,心里是不是更有谱了?

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分录大全,一看就懂,会计小白也能上手! 企业收到税费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的呢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