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返还会计处理分录全流程详解,小白也能懂的深度解析!
“叮咚!”财务小王的手机响了,是一条银行入账通知:“贵公司账户收到税务局企业所得税退税款 85,000.00元。”小王心里一阵高兴,公司去年多缴的税终于退回来了!可高兴之余,她又有点犯嘀咕:这笔钱在账上该怎么记呢?直接算成收入?还是冲减费用?或者挂在某个特殊科目?……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处理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像看故事书一样轻松掌握。
为什么税务局会退企业所得税?
在讲具体的记账方法(会计处理)之前,得先搞清楚税务局为啥会给你退钱,这钱可不是白给的,通常是以下几种情况:
- 汇算清缴后退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度“预缴”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先付点定金,到了年度终了(通常是次年的1月到5月),企业需要做一次“年终总结算”,这就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一算下来,发现全年实际应该交的税,比之前四个季度预缴的总和要少,那多交的部分,税务局就会退给你,你预缴了100万,汇算清缴后算出来全年只需交80万,那20万就该退回来。
- 预缴多缴退税: 季度预缴时,有时因为估算利润过高或者其他原因,当季度预缴的税款超过了实际应缴数,这个多缴的部分,也可以申请退还。
- 政策性退税: 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地区发展或者扶持小微企业等,会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西部大开发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等),如果你符合这些政策,但在之前预缴时没享受到或者没算清楚,汇算清缴时一算,发现可以享受优惠而少交税,那之前多交的部分也能退回来,还有比如因为政策调整、税务处理错误更正等原因导致的退税也属于这类。
- 误收退税: 税务局不小心多收了你家的税,查实后也会退。
核心关键点:分清退税性质与所属期!
怎么记账,最关键的就是看这笔退税对应的“多缴税款”是属于哪个年度的,以及退税的性质! 这直接决定了你该用哪个会计科目:
- 属于当年的退税: 比如你在2025年第3季度预缴了50万税,但第3季度实际利润没那么多,算下来只该交30万,那么多缴的20万在2025年内就申请退回来了,这笔退税和2025年的经营直接相关。
- 属于以前年度的退税: 最常见的就是年度汇算清缴后退税,比如2025年5月完成了2025年度的汇算清缴,发现2025年多缴了税,2025年才退回来,这笔钱虽然2025年到账,但它本质上是调整2025年的利润(因为2025年的税交多了,意味着2025年的利润算少了)。

实战演练:不同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分录
我们拿出账本(会计分录),看看具体怎么记:
汇算清缴后退税(最常见!属于以前年度)
- 场景: 2025年6月,公司收到税务局退回的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税款85,000元。
- 核心思路: 这笔钱是2025年多交的税,相当于2025年的费用(所得税费用)多记了,调整应该追溯到2025年,影响的是2025年的利润(最终体现在未分配利润里)。不能直接记在2025年的收入或费用里!
- 会计分录:
- 第一步:收到退税款,银行存款增加。
借:银行存款 85,000
(钱到账了)
- 第二步:冲减多交的税款负债(应交税费),并调整以前年度的损益。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85,000
(之前挂在账上要交的税,现在不用交了,负债减少)-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85,000
(这一步是关键!把减少的负债转出去)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5,000
(这笔钱本质是增加了以前年度的利润)
- 第一步:收到退税款,银行存款增加。
- 第三步: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留存收益。 (因为调整的是以前年度的利润,最终影响的是所有者权益里的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5,0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5,000
(以前年度少算的利润,现在加回来)
- 为什么这样记?
- 直接冲减“应交税费”,表明对税务局的负债减少了。
- 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是核心!这个科目就像一座桥梁,专门用来核算本年度发现的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重要事项,它避免了直接改动上年度的报表(上年报表已经封账了),但通过调整本年初的未分配利润,最终达到了修正上年利润的效果。
- 这笔退税增加了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不是当期的收入。
本年度内预缴多缴的退税(属于当年)
- 场景: 2025年10月,公司申请退回了2025年第3季度预缴时多缴的企业所得税20,000元,款项当月到账。
- 核心思路: 这笔多缴发生在2025年,退税也在2025年收到,它和2025年当期的经营直接相关,多缴的税导致当期多记了所得税费用,应该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 会计分录:
- 第一步:收到退税款,银行存款增加。
借:银行存款 20,000
- 第二步:冲减多交的税款负债(应交税费),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20,000
(负债减少)贷:所得税费用 20,000
(冲减当期多记的费用!相当于增加了当期利润)
- 第一步:收到退税款,银行存款增加。
- 注意: 这里的“所得税费用”是当期损益类科目,如果采用软件做账,这个分录做下去,会直接增加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政策性退税(需区分是否属于以前年度)
政策性退税的会计处理,核心还是看退税对应的“多缴税款”所属的年度:
- 政策优惠针对以前年度(如汇算清缴时享受):
- 处理方式完全等同于“情形一:汇算清缴后退税”。
- 因为政策优惠导致以前年度多缴了税,现在退回,仍然是调整以前年度的损益,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然后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未分配利润)
- 政策优惠针对当年,并在当年退回多缴税款:
- 处理方式基本等同于“情形二:本年度内预缴多缴退税”。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冲减当期费用)
- 特殊考虑: 如果该政策优惠是与日常活动直接相关的政府补助性质(比如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有时也可能计入“其他收益”科目,但标准的、因为计算多缴而退回的企业所得税,主流做法还是冲减“所得税费用”,具体需结合政策细则和重要性原则判断,如有重大疑虑建议咨询专业人士,通常的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或预缴退税,冲减所得税费用是最稳妥常见的。
操作流程图解
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款
|
|
V
+-----------------+-----------------+
| |
| |
[退税对应多缴税款所属年度?] |
| |
| |
+-------------+-------------+ +----------+----------+
| | | |
| 属于以前年度 | | 属于当年 |
| (如:汇算清缴退税、 | | (如:本年度预缴多缴退税) |
| 以前年度政策退税) | | |
| | | |
+-------------+-------------+ +----------+----------+
| |
| |
V V
借: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主流做法]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或可能贷:其他收益-需谨慎判断)
|
|
V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容易踩坑的地方(重要提醒!)
- 混淆退税所属期: 这是最大的坑!把以前年度的退税(特别是汇算清缴退税)错误地计入了收到退款当年的“所得税费用”或“营业外收入”,这样做会虚增当年的利润!务必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
- 忽略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做完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未分配利润
这一步后,必须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结平,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否则这个科目会一直有余额,报表就不对了。 - 混淆“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 收到退税时,银行存款增加,同时减少的是负债(应交税费),而不是直接冲银行存款和增加收入,冲费用(所得税费用)或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后续步骤。
- 政策性退税科目使用不当: 对于当年收到的、明确属于政府补助性质且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策性退税(非简单多缴退还),才考虑计入“其他收益”,绝大多数标准的企业所得税退税(汇算清缴退、预缴退、因政策导致的多缴退),冲减所得税费用或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是更普遍和安全的做法,拿不准就冲减费用或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 忘记申报与备查: 会计处理只是内部记账,收到退税后,要按税务局要求完成相关的税务申报(即使收到钱了也要申报)。保存好税务局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退库凭证、退税审批/审核结果通知等原始凭证,这是做账和未来税务检查的重要依据。
退税到账后,财务还要做什么?
- 核对金额: 仔细核对银行到账金额是否与税务局通知的退税金额完全一致。
- 账务处理: 根据前面讲的规则,及时、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录入。
- 税务申报: 根据退税类型和所属期,在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季度预缴申报表)中准确填报退税信息,即使税已经退回来了,申报表上也要体现这个调整过程。
- 凭证归档: 将退税相关的所有原始凭证(银行回单、税务局文书等)整理好,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妥善保存。
- 分析原因: 思考为什么会产生退税?是预缴估算不准?还是对税收优惠政策理解运用不到位?总结经验,争取在以后年度更准确地预缴税款,减少资金占用或避免产生滞纳金(如果少缴了可能产生滞纳金)。
税务申报小贴士
- 汇算清缴退税: 在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应补(退)税额,如果是负数(应退税额),按照税务局规定的流程(一般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退税申请即可,申报表主表(A类)上会清晰体现“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为负数。
- 预缴多缴退税: 可以在电子税务局找到“退抵税费申请”相关模块,选择“误收多缴退抵税”或“汇算清缴结算多缴退抵税”等类型,填写申请表,提交相应季度的预缴申报表、完税凭证等依据申请退税。
- 政策退税: 需要根据具体的政策要求,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文件(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等)、相关年度的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等资料进行申请。
总结一下关键点:
- 钱到账:
借:银行存款
- 减负债: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 定性质(最关键!):
- 以前年度多缴(如汇算清缴退):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然后结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 当年多缴(如预缴退):
贷:所得税费用
(最常见稳妥的做法)
- 以前年度多缴(如汇算清缴退):
- 留凭证: 税务局退库单据是命根子!
- 报好税: 对应所属期的申报表要如实填。
企业所得税返还的账务处理,核心在于“溯源” — 这笔退税是源于哪个时期的经营成果?源头找准了,科目用对了,账自然就清晰了,下次再收到退税,可别再一股脑儿地记成收入啦!理解背后的逻辑,做账才能游刃有余。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