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收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做?手把手教你做账不踩坑!
“叮咚!您公司账户收到一笔款项,备注:增值税退税。” 出纳小张拿着银行回单兴冲冲地跑来问:“李会计,这钱是退给我们的,是不是直接记营业外收入就行啦?”
别急! 企业收到税收返还,这笔“回头钱”怎么入账,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处理不好,不仅账目混乱,还可能引来税务风险,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退税红包”的正确打开方式!
先搞清楚:退的是什么税?怎么退的?
税收返还不是笼统的一个概念,不同税种、不同返还政策,会计处理大不相同!主要分三大类:
-
增值税的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 常见情况: 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等享受的增值税优惠,税务局先把税征了,然后根据政策规定,把特定比例或金额的税款退还给企业。
- 核心特点: 退的是实实在在交过的增值税款,通常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直接相关。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 常见情况: 年度汇算清缴时,发现全年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大于全年实际应缴税额,税务局把多交的部分退回来。
- 核心特点: 退的是企业所得税,属于利润分配环节的税种。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常见情况: 企业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如支付给非居民企业)的义务,税务局会按照实际代扣代缴的税款金额,按一定比例(如个税是2%)返还一笔手续费给企业。
- 核心特点: 这是税务局对企业履行代扣义务的一种补偿或报酬。
不同退税类型,会计分录大不同!
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最常见)
- 案例: 某软件公司本月销售自产软件产品,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本月实际缴纳增值税50万元,可申请即征即退金额20万元,退税款已到账。
- 会计处理思路:
- 这笔退税是因为销售软件产品(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优惠。
- 它实质上是政府对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一种经济支持,与收入相关。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通常计入“其他收益”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或 “营业外收入” 科目(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更推荐使用“其他收益”,因为它更能反映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
- 会计分录: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增值税退税 200,000.00 (收到XX月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
- 收到退税款时:
- 关键细节:
- 科目选择: “其他收益”是更优解,清晰区分于非日常的“营业外收入”。
- 明细设置: 建议在“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下设置“增值税退税”等明细科目,方便核算和统计。
- 不是冲减“应交税费”! 因为当初缴纳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已经完整记录了纳税义务的履行,退税是事后的优惠政策,不是对原纳税义务的冲减。
- 不是冲减成本或费用! 它不属于成本费用的减少。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 案例: 某制造企业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经计算全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为180万元,但2025年内已预缴了200万元,税务局将多缴的20万元退回企业。
- 会计处理思路:
- 多缴退税是因为之前预缴税款超过了最终确定的年度应缴税额。
- 这笔退款调整的是企业所得税费用。
- 核心点:看退税所属期!
- A. 退的是当年(2025年)多预缴的税:
此时2025年度的账尚未结账(年报未出),直接冲减当年的所得税费用。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所得税费用 200,000.00 (收到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款)
- 效果: 直接减少了企业2025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从而增加当期净利润。
- B. 退的是以前年度(如2025年)多缴的税:
以前年度的账务已结清,损益类科目(如所得税费用)已结转至“本年利润”并最终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此时调整不能影响当期损益,需通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200,000.00 (收到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多缴退税款)
- (注:先贷记应交税费,体现负债减少)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20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00 (调整2025年度多缴企业所得税)
- (注: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200,000.00 (结转2025年度所得税退税)
- 效果: 增加“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即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期末留存收益(净资产),不影响退税当年的利润表,企业需相应调整退税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未分配利润)。
- A. 退的是当年(2025年)多预缴的税:
此时2025年度的账尚未结账(年报未出),直接冲减当年的所得税费用。
- 关键细节:
- 所属期判断至关重要! 是冲本期费用还是调留存收益,全看退的是哪年的税,务必查看退税审批表或银行回单备注。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关键桥梁。 用于衔接对以往年度损益的更正和最终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 报表调整: 涉及以前年度退税的,在编制当期会计报表时,需调整比较数据(期初留存收益)。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案例: 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成功代扣代缴了员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共计100万元,根据规定,税务局按代缴税款的2%返还手续费2万元,款项已到账。
- 会计处理思路:
- 这笔钱是税务局对企业履行法定代扣代缴义务所支付的一种服务报酬或补偿。
- 它不属于政府补助,而是与企业提供“代扣服务” 相关。
- 通常将其视为一项其他业务收入(如果企业有经常性代扣业务且金额较大)或更常见地,计入 “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20,000.00 (收到2025年Q1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
- 关键细节:
- 税务处理需注意! 这笔返还手续费需要缴纳增值税(现代服务-经纪代理服务)!企业应按适用税率(通常6%)计算销项税额。
- 假设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18,867.92 (20,000 / 1.06)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32.08 (18,867.92 6%) (收到个税手续费返还及计提增值税)*
- 假设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 是否需交企业所得税? 是的,这笔收入属于应税收入,需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奖励办税人员? 如果企业将部分手续费奖励给负责代扣代缴工作的办税人员,这部分支出可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费用(工资薪金或奖励)处理,但要注意个人所得税代扣(是否并入工资或按偶然所得?需根据政策判断)。
- 税务处理需注意! 这笔返还手续费需要缴纳增值税(现代服务-经纪代理服务)!企业应按适用税率(通常6%)计算销项税额。
超级实用:做账时必看的细节与易错点
-
原始凭证是根基:
- 银行回单: 这是钱到账的直接证明,摘要栏通常会写明款项性质(如“增值税退税”、“所得税退库”、“代扣手续费”等)。
- 税务局出具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退库凭证: 这是退税的法定依据,上面会清晰注明退税原因、所属期、税种、金额等核心信息。务必仔细核对退还书信息与银行到账金额、所属期是否完全一致! 这是判断会计科目(特别是区分当年/以前年度所得税退税)的关键证据。
-
现金流量的正确归属:
-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收到的所有类型的税收返还款项(无论是增值税退、所得税退还是代扣手续费返还),都应填入 “收到的税费返还” 项目,这能清晰反映政府税收返还对企业现金流的贡献。
-
区分“税收返还”与“政府补助/补贴”:
- 税收返还是有明确的税法依据,针对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进行的退还或补偿(如即征即退、多缴退税、代扣手续费)。
- 政府补助/补贴通常是政府为了鼓励或扶持特定行业、项目、行为(如研发补助、稳岗补贴、购置环保设备补贴)而给予的无偿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与企业是否缴税、缴多少税无直接对应关系,会计上通常也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其政策依据、申请流程和核算文件(补助文件)与税收返还有本质区别。切勿混淆!
-
税务申报一致性:
- 所得税退税: 如果是汇算清缴后退税,你之前提交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表)已经体现了最终的应缴税额,退税只是执行结果,不需要因为收到退税款再去修改当年的申报表,但如果是因税务机关差错等原因导致的跨年大额退税涉及报表调整的,可能需要报备或更正申报,需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 增值税即征即退: 企业需要按规定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在申报表上会体现即征即退的销售额和实际缴纳的税款,收到退税款本身不直接影响当期增值税申报表(缴纳环节已完成,退税是后续流程)。
- 代扣手续费返还涉及的增值税: 企业需要就这笔收入确认销项税额,并在当期的增值税申报表中如实申报。
清晰路径,避免踩雷
收到税收返还,别让“惊喜”变成“惊吓”,牢记这三步:
- “验明正身”问来源: 银行回单+税务局退库凭证双对照,看清退的是什么税(增值税?所得税?)、什么政策(即征即退?汇算清缴退?代扣手续费?)、所属哪一期?这是选择正确会计科目的基石。
- “对号入座”选科目:
- 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企业所得税退税(当年) → 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
- 企业所得税退税(以前年度)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别忘了计提增值税!)
- “明察秋毫”抓细节: 原始凭证要齐全,现金流项目要归准(收到的税费返还),分清税收返还和政府补贴,关注代扣手续费返还的涉税处理,确保税务申报与账务处理逻辑一致。
把这套流程吃透,下次再收到税务局的“退税红包”,你就能气定神闲地指挥小张:“别慌,按政策、看凭证、分类型,该进‘其他收益’的进‘其他收益’,该冲‘所得税费用’的冲‘费用’,以前年度的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扣的手续费记得提增值税!分分钟搞定,保证账清税明。” 这专业范儿,妥妥的!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