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返还会计分录怎么写?手把手教你通俗易懂的财税处理
大家好,我是财税领域的“老会计”,平时帮企业处理各种税务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企业所得税返还时,会计分录该怎么写,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别担心,我会用大白话讲清楚,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企业嘛,经营中难免会多缴税,或者遇到政府退税优惠,这时候会计记录可不能马虎——记错了,税务局找上门,那可就麻烦大了,我会从基础讲起,一步步带你走完整个流程,还补充点常见坑点和实际案例,读完这篇,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分录了!
先说说啥是企业所得税返还,简单讲,就是企业之前交的税,税务局因为各种原因退回来了,你去年报税时算错了,多缴了钱;或者政府出了新政策,给你减免一部分税,这钱退回来,会计上得好好记录,不然账目对不上,年底审计时就头疼了,企业所得税嘛,是企业赚了钱后,按利润比例交的税(中国一般是25%,小微企业可能优惠到5%或10%),返还的常见情况有几种:多缴退税(你交多了,税务局退给你)、政策退税(比如疫情期间的减免)、错误更正退税(报税填错数了),这钱不是白来的,会计得用分录把它“安顿”好。
分录是啥?别怕,它就是会计的“记账语言”,想象一下,你家的收支账本:左边记花钱(借方),右边记收钱(贷方),会计也一样,用“借”和“贷”来记录企业每一笔钱的变化,规则很简单:资产增加记借方(比如银行存款多了),负债减少记贷方(比如欠税的钱少了),企业所得税返还涉及的主要账户有:银行存款(钱进账了)、应交税费(企业欠税的义务)、所得税费用(税的成本),别急,下面我分步细说,保证你一听就懂。
第一步:确认返还原因和金额,这是分录的基础。
企业收到退税通知时,先别急着记账,得搞清楚为啥退、退多少、什么时候到账,举个真实例子:小张开了一家科技公司,去年利润100万,该交25万企业所得税,但他报税时手误,填成30万,多缴了5万,税务局审核后,发通知说退5万,小张得先核对通知单(税务局会给个退税凭证),确认无误后,再开始做分录,金额一定要准,差一分钱,账都可能乱套,常见错误?很多人不看通知就直接记,结果退税额对不上,得重来一遍,白折腾。
第二步:写分录的核心——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
这是最典型的处理方式,企业所得税返还时,钱是退到企业银行账户的,所以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企业之前欠税的“义务”减少了(记贷方),用会计科目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拿小张的例子:他收到5万退税,银行到账了,分录这么写:
- 借:银行存款 50,000元
-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000元
简单吧?这就好比,你钱包里多了钱(借银行存款),同时你欠朋友的债少了(贷应交税费),分录做完后,企业的总账就平衡了:资产(银行存款)增加5万,负债(应交税费)减少5万。
但注意,不是所有返还都这么简单,如果返还涉及费用调整,就得加一步,小张去年多缴税时,已经把这5万记成“所得税费用”了(费用是企业成本,增加记借方),现在退税了,说明费用多计了,得冲减回来,分录就变成两步:
- 冲减多计的费用: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000元,贷:所得税费用 50,000元
- 记录退税到账:借:银行存款 50,000元,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000元
这样一搞,所得税费用账户就调回来了,账目更准确,为啥要这样?因为会计讲究“匹配原则”——收入和费用得对得上期,多缴税时,费用虚高了,退税后就得修正。
第三步:处理政策优惠或减免返还,分录可能小变。
有些返还不是多缴,而是政府给的福利,小张公司今年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从25%降到15%,税务局退回了差额10万,这时,分录稍微不同:因为优惠退税不算费用调整,而是直接减少负债,分录还是:借:银行存款 100,000元,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100,000元。
但如果优惠涉及以前年度,就可能影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小张公司去年就该享受优惠,但没申请,今年税务局补退,分录得写成:借:银行存款 100,000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元,这个账户是用来调账的,避免影响当期利润,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多一个科目,会计软件里点几下就行,关键是要保存好税务局文件,当证据。
第四步:补充细节——常见坑点和实操案例。
分录写完了,但魔鬼在细节里,我见过不少企业栽跟头,总结几个常见问题:
- 时间差问题:税务局通知退税了,但钱没到账,能先记账吗?千万别!分录必须在钱实际到账时做,否则,银行对账单对不上,审计会质疑,小张就吃过亏:他提前记了分录,结果退税延迟,账上显示有钱,实际没到,现金流乱了。
- 科目用错:有人把“应交税费”写成“其他应付款”,或者混淆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专属科目是“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别乱套。
- 金额错误:退税通知上的金额可能含手续费或利息(税务局退多缴税时,有时补点利息),分录得分开:本金退税收税贷方,利息部分记“营业外收入”,退税5万,利息500元,分录:借:银行存款 50,500元,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000元,贷:营业外收入 500元。
- 税务申报配合:分录做完后,别忘了在下次报税时体现,小张的公司要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上注明“已退税”,避免重复缴税,税务局系统会核对,你报错了,可能被约谈。
来个完整案例强化一下:老王开餐饮店,2025年利润50万,该交税12.5万(25%税率),但他算错成本,多缴了2.5万,2025年,税务局退2.5万到账,老王的分录:
- 先冲减多计费用(假设去年已记):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5,000元,贷:所得税费用 25,000元
- 再记退税到账:借:银行存款 25,000元,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5,000元
做完后,老王检查银行流水和税务凭证,确保一致,瞧,就这么简单!
最后提醒:法规和实操小贴士。
企业所得税返还得按《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来,2025年起,电子税务局普及了,退税流程快多了——企业在线申请,税务局审核后退款,分录时,保存好电子回单,当原始凭证,如果返还金额大(比如超10万),建议咨询专业会计或税务师,他们帮你复核,避免罚款,平时记账用软件(如用友、金蝶),设置好科目模板,分录自动生成,省心。
企业所得税返还分录不难,核心是“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抓准原因、金额和时间,账目就清爽了,会计嘛,就是个细致活,多练几次就上手,如果你公司有类似情况,先理清来龙去脉,再动笔记录,账做对了,企业省税又省心!有啥疑问,随时留言,我接着聊。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