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税到账别搞错!会计必看的所得税返还分录指南(附真实案例)
“李会计,好消息!去年咱们公司汇算清缴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局通知退税款过两天就到账了,整整100万呢!”财务经理王姐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
“太好了王姐!这钱真是及时雨!..”李会计刚扬起的嘴角又收住了,“这退回来的税款,账上该怎么记呢?是直接冲减今年的所得税费用,还是得调整去年的账?我好像记得以前看过案例,处理错了还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呢。”
钱从税务局回来了!先搞懂“税收返还”是啥? 简单说,企业所得税税收返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企业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发现全年预缴的税款加起来,超过了全年最终实际应该缴纳的税额,税务局核实无误后,就会把多收的这部分钱退还给企业,这就好比你去商场买东西,预付款给多了,最后结算时商场要把多付的钱退给你一样。
核心原因通常有:
- 预缴估多了: 企业在季度预缴时,根据预估利润预缴税款,结果年终实际利润没预想的那么高。
- 税收优惠享晚了: 比如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条件,但在预缴时没来得及充分享受或者计算有误,汇算清缴时才准确计算并申请退税。
- 前期亏损弥补了: 企业以前年度有亏损,在汇算清缴时用当年的盈利弥补了这部分亏损,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之前预缴的税就多了。
- 政策调整/更正申报: 国家出台了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追溯调整,或者企业自行发现前期申报错误进行更正,导致产生多缴税款。
钱到账了,会计怎么记账?核心分录大揭秘!

这才是会计小伙伴们最关心的实操部分!记账的关键在于:这笔退税是对哪一年税款的多缴退还? 它直接影响我们使用哪个会计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其应用指南:
退还的是本年度(2025年)多预缴的税款
- 情况说明: 最常见的情形,2025年还在进行中,你每个季度都在预缴企业所得税,到了2025年10月(假设),你根据前3季度的实际利润情况,预估全年利润并计算全年应缴税额时,发现前3季度预缴的总额已经超过了全年预估应缴税额,于是申请退还了多缴的部分。
- 核心逻辑: 这笔多缴的税,本来就是计入2025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里的,现在退回来,自然应该冲减2025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让本年的利润表更准确。
- 会计分录: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假设退税额是1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 月末结转时(关键步骤!):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贷:所得税费用 100,000.00
- 收到退税款时:
- 大白话解释: 钱到账了(银行存款增加),同时你欠税务局的钱(应交税费)减少了(因为你多交了,现在退给你,相当于债务减少),月底结账时,把这笔退税从负债科目(应交税费)转到利润表的费用科目(所得税费用)的贷方,相当于减少了本年的所得税费用,最终会增加本年的净利润,这非常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退还的是以前年度(比如2025年)多缴的税款
- 情况说明: 这是在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通常在次年的1月到5月)时发生的典型情况,企业完成了2025年全年的账务和税务核算,发现2025年全年实际应缴税款小于2025年全年已预缴的税款总和,于是申请退税并获得批准。
- 核心逻辑: 这笔多缴的税,在2025年做账时,已经全额计入了2025年的“所得税费用”,2025年的账早就结清了,报表也审计完报出了,2025年才退回来,就不能再去改动2025年的利润表了,根据会计准则,这类前期差错更正或调整(非重大) 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调整发现差错当期(即2025年)的期初留存收益(主要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假设退税额是1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先冲减负债)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0
(核心科目!)-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0.00
(假设不考虑盈余公积计提)
-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留存收益:
- 大白话解释:
- 钱到账了(银行存款增加),同时你欠税务局的钱(应交税费)减少了。
- 最关键的一步: 把冲减掉的应交税费(负债减少),对应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特殊过渡科目的贷方,贷方表示增加,意味着这笔收入性质的调整(退税收益)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
- 把这个过渡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余额结平,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贷方,这一步直接增加了2025年期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相当于把这笔“收益”加到了公司累积的留存收益里去了。它不会增加2025年当期的净利润!
- 对报表的影响: 这笔分录直接影响2025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增加了),以及“银行存款”的增加,对2025年的利润表没有影响。
退税不直接给钱,而是抵缴下一年度(2025年)的税款
- 情况说明: 有时企业申请退税后,税务局批准了,但企业主动选择或者根据规定(比如退税金额较小),不要求直接退现金,而是把这笔多缴的税款抵减如下一年度2025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 核心逻辑: 这相当于税务局确认了你有一笔“应收退税款”,但同意你用这笔“应收款”去直接支付未来的税款负债。
- 会计分录 (假设在2025年汇算清缴时确定2025年多缴税10万,申请抵减2025年税款):
- 2025年(确认抵缴权利时):
借: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100,000.00
(产生了对税务局的债权)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冲减多缴形成的负债)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0
(归属以前年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0.00
- 2025年(实际抵缴时,假设2025年一季度应预缴税15万):
借:所得税费用 150,000.00
(计提2025年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用预存的退税款抵缴)贷: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100,000.00
(债权消失)- 实际只需再缴纳5万现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 实际只需再缴纳5万现金:
- 2025年(确认抵缴权利时):
- 大白话解释:
- 2025年:税务局同意抵缴,相当于企业多了一笔“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同时调整了以前年度的损益(增加未分配利润)。
- 2025年:该预缴税款时,用这笔“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去冲抵应缴纳的税款(应交税费),债权清掉,企业实际要掏的现金就少了。
会计容易踩的坑!三大风险点预警
-
混淆年度,费用科目乱窜(最常见错误!):
- 错误做法: 不管退的是哪年的税,统统在收到钱的当月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
- 严重后果: 导致以前年度的费用被错误地记录在当前年度,严重扭曲了不同年度的经营成果!如果金额重大,可能引发税务质疑或审计调整。
- 避坑指南: 务必先明确退税对应的税款所属年度!汇算清缴退的就是以前年度的,季度预缴多退少补的才可能涉及当年(如果发生在年度内)。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消失术:
- 错误做法: 收到以前年度退税时,跳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
借:银行存款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更离谱的贷:营业外收入
。 - 严重后果: 会计准则要求清晰反映前期差错或调整的影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必要的过渡科目,直接调整未分配利润或计入当期收入,不符合准则规定,影响报表的合规性,也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
- 避坑指南: 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这是准则的硬性要求。
- 错误做法: 收到以前年度退税时,跳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
-
抵缴操作混乱,债权债务一团麻:
- 错误做法: 在批准抵缴时不挂“其他应收款”,等到实际抵缴时才做处理,或者抵缴时乱冲“所得税费用”。
- 严重后果: 在批准抵缴到实际抵缴这段时间,企业账上少记了一项资产(对税务局的债权),资产负债表不真实,抵缴时乱冲费用更是错上加错。
- 避坑指南: 批准抵缴时,立即确认“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实际抵缴时,用这个应收款去冲抵应缴纳的“应交税费”。
真实案例拆解:制造业A公司的退税风波
- 背景: A公司(制造业,一般纳税人)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确认多缴税款632,980元,2025年6月10日,税务局批准并直接将退税款632,980元打入公司账户。
- 会计处理:
(1) 2025年6月10日,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632,9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632,980.00
(2) 结转应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632,98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32,980.00
(3)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32,98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32,980.00
(假设不提取盈余公积) - 结果:
- A公司2025年6月的银行存款增加632,980元。
-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的期初余额(即2025年初数) 间接增加了632,980元(体现在2025年期末报表的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项中)。
- 这笔退税不增加A公司2025年当期的利润! 它是对2025年度多缴税款的纠正,增加了公司的累计留存收益。
清晰操作指南:退税分录五步走
- 定性质: 火眼金睛看退税通知单或完税凭证,锁定退税对应的税款所属年度!是今年预缴退的?还是去年汇算清缴退的?
- 选科目:
- 本年度多预缴退还: 核心科目
所得税费用
。 - 以前年度汇算清缴退还: 核心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抵缴下年税款: 核心科目
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本年度多预缴退还: 核心科目
- 做收款: 钱到账时,
借:银行存款
。 - 冲负债: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表示你欠国家的税变少了)。 - 转损益:
- 本年退的:月末
借:应交税费 贷:所得税费用
。 - 往年退的:
借:应交税费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抵缴的:批准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实际抵缴时借:应交税费 贷:其他应收款
。
- 本年退的:月末
最后叮嘱:
- 凭证为王: 务必保存好税务局出具的《税收收入退还书》(银行回单)或正式的退税审批文件、抵缴通知书等原始凭证!这是你做账和应对检查的铁证。
- 软件辅助: 现在大部分财务软件在录入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分录时,会自动关联调整资产负债表期初数(未分配利润),但仍需人工复核其准确性。
- 政策变化勤关注: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汇算清缴流程、退税管理规定等时有更新(如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5号对部分优惠政策的延续规定),财务人员要保持学习,确保处理合规,遇到金额巨大或情况复杂的退税(如政策性搬迁、特殊性税务处理涉及退税等),务必咨询专业税务师或主管税务机关。
把这套流程吃透,下次无论是几十块还是几百万的所得税退税款到账,你都能气定神闲地把账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也不用担心掉进那些“前辈们”踩过的坑里了!
某贸易公司财务总监张总感慨:“去年我们有一笔八十多万的汇算清缴退税,就是严格按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的,年中审计时,事务所的经理特意表扬了我们账务处理的规范性,说很多企业这块都是糊涂账,清晰的账务不仅让审计顺利,我们自己管理层看累积利润也更准确了。”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