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该落谁家?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计入什么科目?手把手教你轻松入账!

“老板,税务局给我们退了一笔钱!”老板喜上眉梢,但随即眉头一皱:“等等,这钱...该放哪个口袋记账?”别笑,这看似简单的问题,真能难倒不少财务新手,甚至让老会计也得琢磨一下政策细节。

税费返还的钱,到底是谁的“亲戚”?——核心原则看来源

税费返还就像税务局“退红包”,但这钱该进哪个“口袋”(会计科目),得看这红包原本是冲什么交的,记住这条黄金法则:返还的钱,要和当初交钱时的“性质”对上号!

  1. 最常见的“大红包”:增值税的返还

    • 情景再现: 想想你们公司采购原材料、设备时付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销售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没那么多,多出来的部分税务局就可能退还给你们,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增值税留抵退税”。
    • 钱落谁家? 这笔钱,直接冲减当初交税时确认的“费用”或“成本”,专业点说,就是计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或更常见的是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具体科目名称可能根据企业会计政策稍有不同)。
    • 为什么这样记? 当初采购时,支付的进项税是作为成本或费用的一部分(虽然可以抵扣),现在税务局把多交的退回来了,本质上就是减少了当初的税费成本,所以直接冲减应交税费科目最合理,这就好比,你预存了1000块话费,实际只用了800,运营商退你200,这200自然冲减你欠运营商的话费额度(如果预存时记了负债)。
    • 实战小贴士: 收到退税款时,会计分录通常这样写:

      借:银行存款 XXX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XXX

      • 举个栗子: 欣欣面包店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 50,000元,记账:借:银行存款 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50,000,这表示面包店欠国家的增值税“债务”减少了5万块。
  2. 这笔钱该落谁家?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计入什么科目?手把手教你轻松入账!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计入什么科目 第1张

    年度“结算红包”:企业所得税的返还

    • 情景再现: 年度汇算清缴后,发现去年预缴的所得税比实际应缴的多,税务局就会把多交的退回来。
    • 钱落谁家? 这笔钱,直接冲减当初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计入:
      •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为什么这样记? 当初计提和缴纳所得税时,增加了“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现在多交的退回来,相当于冲回多计提的费用和多确认的负债,就像你预估本月电费要500,先交了,月底账单实际是400,供电局退你100,这100自然冲减你交电费时确认的“费用”和“欠费”。
    • 实战小贴士: 收到所得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XXX

      • 举个栗子: 凌云科技公司收到上年度多缴企业所得税退还 120,000元,记账:借:银行存款 12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0,000,公司欠国家的所得税“债”少了12万。
  3. “跑腿费”红包:代扣代缴个税的手续费返还

    • 情景再现: 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辛辛苦苦给员工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税务局为了鼓励和补偿,会按实际入库税款的一定比例(通常是2%)返还一笔手续费。
    • 钱落谁家? 这笔钱可就有讲究了!它既不是冲减税费,也不是政府白给的补贴,而是对你提供“代扣服务”的一种补偿,计入:
      • “其他收益”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 “营业外收入”科目(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 为什么这样记? 因为这笔钱是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因为履行法定义务(代扣代缴)而获得的经济利益流入,与企业日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所以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更合适,这就好比你帮邻居代收了一个重要快递,邻居为了感谢给你20块钱跑腿费,这钱对你开的小卖部来说,其他收益”。
    • 划重点!政策依据: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25〕48号)等规定,这笔手续费是支付给“扣缴义务人”的“三代”税款手续费。
    • 实战小贴士 (企业会计准则):

      借:银行存款 XXX 贷:其他收益 XXX

      • 举个栗子: 宏达商贸公司收到税务局返还的上年度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 8,000元(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记账:借:银行存款 8,000;贷:其他收益 8,000,这笔钱增加了公司的利润总额。
    • 实战小贴士 (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银行存款 XXX 贷:营业外收入 XXX

  4. 特殊的“扶持红包”:政府补助性质的税费返还/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 情景再现: 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如软件、集成电路、资源综合利用、福利企业等)或特定行为,会出台政策,对相关企业缴纳的部分税款,以“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或“先征后返”等形式返还给企业。这种返还的本质是国家给予的扶持资金或补贴。
    • 钱落谁家? 这类返还,不能冲减税费成本,而要视为政府给的“补贴”,计入:
      • “其他收益”科目(企业会计准则)
      • “营业外收入”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
    • 为什么这样记? 因为这类返还通常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比如你销售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国家为鼓励环保给予退税),是政府对企业的一种经济支持,它符合“政府补助”的定义,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处理。
    • 关键区分点: 这与前面讲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多交退还)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多交退还)有本质区别!那些是“退还多收的钱”,这是“国家额外给的奖励”。
    • 实战小贴士 (企业会计准则 - 与日常活动相关):

      借:银行存款 XXX 贷:其他收益 XXX

      • 举个栗子: 绿源环保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 200,000元,记账:借:银行存款 200,000;贷:其他收益 200,000,这笔钱是国家对环保行为的奖励,计入利润。
    • 实战小贴士 (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银行存款 XXX 贷:营业外收入 XXX

入账别踩坑!这些关键细节要牢记

  1. 文件!文件!文件! 收到任何税费返还,务必保留好税务局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银行入账凭证等原始单据,这是记账和应对未来检查的铁证!口头通知?不行!模糊的短信?不行!必须拿到官方凭证。
  2. 性质判断大于天! 拿到退税单,第一件事不是埋头记账,而是看清退税原因!是留抵退税?汇算清缴退税?个税手续费返还?还是即征即退?原因决定了科目! 性质判断错误,整个账就记歪了,不确定?赶紧翻文件或问专管员!
  3. 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特殊性: 前面提到它冲减“应交税费”,这里有个小技巧:期末结转后,这个贷方余额最终会体现为减少了当期的“税金及附加”或增加了利润(因为实际支付的税费减少了),虽然它不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但最终会影响利润表结果。
  4. “其他收益” vs “营业外收入”: 这个区分主要是执行不同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vs 小企业会计准则)带来的。核心在于判断该政府补助是否“与日常活动相关”,与日常活动相关的(如即征即退),企业会计准则入“其他收益”,小企业会计准则入“营业外收入”;与日常活动无关的(非常罕见),两者都入“营业外收入”,对于个税手续费返还,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计入“其他收益”。
  5. 个税手续费返还的钱,可不是老板的私房钱! 这笔钱按规定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属于企业的收入!企业有权用于奖励办税人员、提升办税能力、弥补相关成本等,想直接揣老板兜里?不仅不合规,还可能涉及税务风险!税务局给的钱,也得按规矩进公司的账。
  6. 软件企业即征即退增值税: 这是政府补助性质返还的典型例子,国家为鼓励软件产业,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这笔退税款,必须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不能用来冲减成本或增值税负债。

真实案例拆解:看老会计如何精准落袋

  • 案例1(增值税留抵退税): 智造机械厂2025年3月收到税务局增值税留抵退税 350,000元,凭《税收收入退还书》和银行回单入账:

    借:银行存款 3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350,000

    • 老会计点评: 性质清晰,就是退还多交的进项税,冲减应交增值税科目,没毛病!这笔钱相当于增加了公司的流动资金。
  • 案例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悦享酒店2025年5月完成2025年度汇算清缴,收到多缴企业所得税退还 65,000元,凭相关退税凭证入账:

    借:银行存款 6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5,000

    • 老会计点评: 冲回多计提的所得税负债,正确!省下的这笔钱,财务总监已经在琢磨怎么优化现金流了。
  • 案例3(个税手续费返还): 星海文化传播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25年4月收到2025年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 12,500元,凭银行收款通知入账:

    借:银行存款 12,500 贷:其他收益 12,500

    • 老会计点评: 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个税手续费返还计入“其他收益”是标准操作,公司决定用这笔钱给财务部和HR负责薪酬的同事发点奖金,合理合规!
  • 案例4(增值税即征即退 - 软件企业): 先锋软件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是国家重点软件企业,2025年2月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 480,000元,凭《税收收入退还书》入账:

    借:银行存款 480,000 贷:其他收益 480,000

    • 老会计点评: 这是国家给的实实在在的产业扶持红包,计入“其他收益”准确反映了其政府补助性质,这笔钱成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让每笔退税都找到它的“户口本”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远不是“有进账就高兴”那么简单,不同的退税原因,就像不同来源的“亲戚”,必须安排进各自对应的“房间”(会计科目),增值税、所得税的多缴退还,是冲抵旧债;个税手续费返还和政府补助性质的即征即退,则是锦上添花的新收入,抓准政策本质、看清退税文件、区分资金来源,才能让账目清晰明了,既满足合规要求,又真实反映企业获益——每一分钱都该明明白白,稳稳当当落进属于它的地方。

下次财务小王再拿着退税单冲进来,老板可以气定神闲地问:“这次退的,是哪门子‘亲戚’呀?” 清晰的账目,就是企业财税健康最好的名片。

这笔钱该落谁家?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计入什么科目?手把手教你轻松入账!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计入什么科目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