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零基础会计也能看懂的手把手教程!

身为企业财务,收到税务局的纳税返还通知绝对是个小惊喜!但高兴之余,问题来了:这笔意外之财该怎么妥妥当当地入账? 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这事儿彻底讲明白,让你从“懵圈”到“门儿清”!

纳税返还?先搞清楚你拿到的是啥!

在兴奋地做账之前,最关键的一步是搞清楚你收到的是什么性质的“返还”,这直接决定了后续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可马虎不得!

  1. 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最常见!):

    • 典型例子: 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部分扶持企业的财政返还、稳岗补贴返还等。
    • 核心特征: 这是政府为了鼓励特定行业、特定行为(如研发、环保、稳定就业)或支持企业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企业的一种经济支持。它不是对你之前多缴税款的“退回”。
    • 会计处理核心: 通常计入 “其他收益” 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 “营业外收入” 科目(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2. 多缴税款的退税(真正的“退回”):

    • 典型例子: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发现全年预缴税款大于实际应缴税款,税务局退回多缴的部分;增值税申报错误导致多缴,经申请后退回;误收退税等。
    • 核心特征: 这是企业前期实实在在多缴纳给税务机关的税款,现在只是拿回本属于自己的钱,不涉及额外的政府补助性质。
    • 会计处理核心: 需要 冲减当初缴纳税款时对应的费用或成本科目,冲减“税金及附加”(增值税附加)、冲减“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等。
  3. 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零基础会计也能看懂的手把手教程! 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 第1张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 典型例子: 企业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或者为其他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某些税费(如劳务费个税),税务局会按一定比例返还手续费给企业。
    • 核心特征: 这是税务局对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所支付的一种服务报酬或补偿
    • 会计处理核心: 通常计入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重要提醒: 收到退税/返款通知书或银行到账通知时,务必仔细阅读文件内容! 上面通常会明确标注款项的性质(如“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这是你判断如何做账的最直接依据!

手把手教学:不同返还类型的账务处理详解

我们根据上面讲的不同类型,来看看具体怎么做账。假设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准则的科目差异会注明):

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如增值税即征即退)

  • 收到返还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实际到账金额)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增值税返还  XXX元
    • 说明: “其他收益”是新收入准则下常用的科目,清晰反映这类收益,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贷记 “营业外收入”
    • 关键点: 这笔钱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案例1: 某软件公司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本月实际缴纳增值税50,000元,按规定可退还40,000元(假设),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40,000.00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增值税返还  40,000.00

多缴税款的退税(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或相关税种科目)
    • 说明: 这笔分录只是把钱退回来了,但之前多缴的税款已经在预缴时计入了“所得税费用”,还需要调整损益。
  • 调整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重要!):

    • 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比如2025年)多缴的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 然后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XX元
      • 说明: 这样做是为了不影响本年的利润表,而是直接调整了以前年度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这是最规范的做法。
    • 如果退的是本年度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在年度内发生),且尚未结账: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所得税费用               XXX元
      • 说明: 直接冲减本年的所得税费用即可。

案例2: 某制造企业2025年5月完成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经计算2025年多预缴了税款120,000元,2025年6月收到该笔退税款。

  •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12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20,000.00
  •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2025年度):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2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0.00
  •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0,000.00
    • 结果: 企业2025年6月的银行存款增加120,000元,同时2025年度的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增加了120,000元,不影响2025年的利润表。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如个税手续费返还)

  • 收到返还手续费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XXX元
    • 说明: 同样,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贷记 “营业外收入”
    • 关键点: 这笔返还本质是税务局支付的服务费,属于企业的一项收益。

案例3: 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共计85,000元,按2%计算,收到税务局返还手续费1,700元。

借:银行存款           1,700.00
贷:其他收益—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1,700.00

账务处理中的关键细节与易错点

  1. 增值税附加税费的返还:

    • 如果返还的是增值税本身(如即征即退),那么随增值税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通常也会一并退还(因为计税依据没了)。
    • 收到这部分附加税费的返还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退还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退还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退还金额)
    • 同样需要冲减当初计提这些附加税费的科目:
      • 如果是本年度退还且未结账: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税金及附加
      • 如果是以前年度退还(最常见):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再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其他收益” vs “营业外收入”:

    • 《企业会计准则》: 优先使用“其他收益” 科目核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如增值税即征即退、稳岗补贴等)以及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这些收益通常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如增值税返还源于销售商品/服务),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才计入“营业外收入”。
    • 《小企业会计准则》: 没有“其他收益”科目,统一计入“营业外收入”
    • 建议: 无论用哪个科目,在设置明细科目时一定要清晰,如“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增值税返还)”、“营业外收入—代扣手续费返还”,方便查询和管理。
  3. 企业所得税退税的特殊性:

    • 使用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处理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退税是关键点也是易错点!直接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是错误的,会扭曲当期的利润。
    • 如果退税金额不大,且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处理是允许直接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但为了更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建议金额较大时还是参照准则的精神处理(即使小准则没有强制要求“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4. 凭证附件至关重要!

    • 银行回单: 证明款项已到账。
    • 税务局出具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退税(费)申请表(审批表)》等正式文书: 这是证明款项性质(是退税款还是政府补助)和计算依据的核心法律文件!务必妥善保管,作为记账凭证的原始附件。
    • 相关政策文件依据(必要时): 特别是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留存好政策依据以备查。

税务处理不可忽视:纳税返还是否要交税?

做账完成了,还得想想税务上怎么处理?这钱算收入要交税吗?

  1. 增值税:

    • 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如增值税即征即退): 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因为它是对已缴税款的返还(有特定政策目的),不是销售货物、劳务等行为产生的收入。
    • 多缴税款的退税: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只是拿回自己的钱。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需要缴纳增值税! 因为企业提供了代扣代缴服务,取得的手续费返还属于经纪代理服务收入,一般纳税人税率通常是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2025年阶段性1%)。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税务风险点!
  2. 企业所得税:

    • 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
      • 如果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如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且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和核算要求),则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 但绝大部分常见的即征即退、财政返还等,很难满足不征税收入的严格条件! 通常需要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你在做账时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自然就增加了会计利润,在税法没有特殊规定免税的情况下,就需要交企业所得税。
    • 多缴税款的退税: 这部分退税本身不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因为它冲减的是以前年度的所得税费用或调整留存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总额,但请注意,如果这笔退税导致以前年度亏损额变化,可能影响后续年度的亏损弥补。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 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需要并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战锦囊:安全高效处理纳税返还的建议

  1. 文件先行,定性准确: 收到银行入账通知,第一时间找税务局的正式文书!没有文件或文件不清,立刻联系专管员确认款项性质,性质定错了,后面账和税全错。
  2. 区分准则,科目选对: 清楚自己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选对“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明细科目设清楚,别都堆在一起。
  3.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别怕用: 处理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或多缴附加税返还,该用就用,这是规范做法,避免当期利润失真。
  4. 手续费返还别忘了增值税! 收到个税手续费返还,高兴之余,记得按经纪代理服务申报缴纳增值税(及附加),并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5. 留存证据链要完整: 银行回单、退税/返还审批表、政策依据(复印件或文号)钉在一起附在凭证后面,这是应对未来任何检查的“护身符”。
  6. 政策时效要盯紧: 很多返还政策(如特定行业的即征即退)是有期限或条件变动的,财务人员要持续关注财政部、税务总局官网最新公告,确保企业持续符合资格,返还能持续,做账依据也准确,比如2025年小规模纳税人优惠、加计抵减政策等都有新变化。
  7. 复杂情况别硬扛: 如果遇到政策理解模糊、金额巨大、性质特殊的返还(如综合性的政府补贴),强烈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师或会计师,花点咨询费,规避大风险,绝对划算!

企业纳税返还不该是笔“糊涂账”,拿到返还通知,先看清性质(政府补助?退税?手续费?),这是所有账务和税务处理的基石,然后根据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选择正确的科目(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冲减税费),特别是涉及以前年度的,善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务必关注税务影响,尤其是代扣手续费返还别忘了交增值税,大部分政府补助返还别忘了交企业所得税,只要把握住“定性准确、分录规范、附件齐全、税务合规”这十六字诀,纳税返还的账务处理就能清晰、准确、经得起考验!当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跳动时,你心中那份笃定,才是财务人真正的底气。

(本文力求清晰易懂,但财税政策时有更新,具体操作请以最新法规及税务机关要求为准。)

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零基础会计也能看懂的手把手教程! 企业纳税返还怎么做账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