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迷糊了!核定征收到底管的是哪些税?一文给你讲透、讲明白!

开个小店、搞个工作室、接点私活...自己当老板的感觉是挺好,但一提到“税”,很多人就开始头大了,特别是听到“核定征收”这个词,更是云里雾里:“这到底是啥意思?是针对我交的所有税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核定征收”,重点就是它管的是哪几门子税,放心,保证用你能听懂的大白话,不讲虚的!

得搞清楚“核定征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粗暴地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在你账算不清楚、或者按规定不需要算那么清楚的情况下,直接给你“估”一个数,让你按这个“估”出来的数交税的一种方式。 它本质上是一种税收征收管理的方法,不是一种单独的税种!

想象一下,你开了个煎饼摊,每天现金进进出出,也没请专业会计,自己就记个大概流水,税务局要是让你按正规的“查账征收”方式,提供详细的成本费用发票、账簿报表来算利润再交税,你可能根本拿不出来,或者算起来太麻烦成本太高,这时候,税务局可能就会根据你所在的行业、地段、规模、甚至观察你每天的客流量和平均消费额,给你“核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你每个月大概能赚多少钱(或者直接核定你要交多少税),你就按这个核定好的数额去交税就行了,省心!省事!(前提是这个核定是相对公平合理的)。

关键问题来了:这个“核定征收”,它针对的是哪些具体的税种呢?

别再迷糊了!核定征收到底管的是哪些税?一文给你讲透、讲明白! 核定征收针对什么税 第1张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核心!记住咯,核定征收主要针对的是以下几种税

增值税 (以及相关的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 怎么核定? 最常见的就是核定你的销售额或者营业额,税务局根据你经营的情况,核定你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大概能卖出去多少东西或者提供多少服务,值多少钱(也就是销售额/营业额),根据核定的这个销售额和你适用的征收率(比如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是3%或者1%,特定行业可能不同)来计算你应该交多少增值税。
  • 举个栗子: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小便利店,主要卖烟酒零食日用杂货,他自己没做详细账,税务局根据店铺面积、地段、同类店铺情况,核定他每月销售额大概2万元,老王是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假设不考虑免税额度),那他每月核定应缴增值税就是 20,000 * 3% = 600元,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也按这个增值税额来计算。
  • 为啥能核定? 对于大量的小商户、准确核算每一笔进项、销项确实困难,核定销售额是一个相对高效且能保证一定税收的征管方式。

企业所得税 (主要针对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 怎么核定? 这个通常不是直接核定你要交多少所得税,而是核定你的利润率或者叫应税所得率,税务局会根据你所属的行业,核定一个大概的利润率水平。
  • 举个栗子: 小李开了个小小的图文设计工作室(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他的收入主要是设计费,税务局认为,类似的小型设计工作室,成本主要是电脑折旧、软件费用和少量耗材,核定其应税所得率(利润率)为10%,如果小李这个季度核定的营业额是15万元,那么他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150,000 * 10% = 15,000元,再根据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因为个体户、个独、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交个人所得税)来计算他实际要交的税。
  • 关键点: 核定征收下的企业所得税(其实是经营所得个税),是先核定你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再用这个“利润”去套税率表算税,它绕过了让你详细计算所有成本费用的麻烦。

个人所得税 (经营所得) - 这是重点!

  • 针对谁? 主要就是针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取得的经营所得,他们赚的钱,不是工资薪金,而是自己当老板的经营利润。
  • 怎么核定? 核定方式与企业所得税类似(因为本质上都是对“经营利润”征税),同样也是核定应税所得率(利润率)
  • 举个栗子: 还是上面小李的例子,他的图文设计工作室是个体工商户,税务局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10%,季度核定营业额15万,核定应纳税所得额15,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税率表(5%-35%超额累进),计算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特别提示: 这是核定征收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个体户、小网店、自由职业者工作室等,很多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解决了个人经营者建账能力弱、成本费用凭证不全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 (其他特定项目) - 相对少见,但也有

  • 针对啥? 主要是指一些难以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个人劳务报酬、财产转让所得等,但在实际征管中,对于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等,更常见的是支付方代扣代缴(按次或按项目),或者由个人自行申报,纯粹因为难以核算成本而采用核定征收的比例相对少一些。
  • 怎么核定? 如果核定,也可能是核定一个收入额,或者核定一个利润率/征收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举个栗子(理论上的): 某个人偶尔转让了一项非主业的财产(比如古董),但无法提供清晰的购入凭证证明成本,税务局可能会根据市场行情等情况,核定其转让收入或者核定其财产原值及合理费用,进而计算其财产转让所得和应缴个税,但这在实践中操作相对复杂。

总结一下核心税种:

  • 增值税 & 附加税费: 主要靠核定 销售额/营业额
  • 企业所得税 (小型主体) / 个人所得税 (经营所得): 主要靠核定 应税所得率 (利润率) 来推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税款。
  • 个人所得税 (其他特定项目): 理论上可行,但实践应用相对局限。

重要提醒和常见误区:

  1. 不是“免税”或“优惠税率”: 核定征收是一种征收方式,不是税收优惠政策!核定的结果,可能比你实际算出来的税多,也可能少,它的目的是解决征管难题,保证税收基本公平和效率,千万别以为核定征收就等于少交税或者税负低。
  2. “核定”不是“固定”,可以调整: 税务局核定的定额或者应税所得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的实际经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生意突然爆火或者惨淡),你应该主动向税务机关报告,申请重新核定,同样,税务机关也有权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整。
  3. 达到标准必须“查账”: 如果你的经营规模做大了,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设置账簿的标准(比如收入多少万以上),那么你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税务局会通知你变更征收方式,想一直“核定”下去?不行!该规范时就得规范。
  4. 核定通知书很重要! 税务局对你进行核定征收,会下发正式的《核定定额通知书》或《核定征收通知书》,上面会清晰写明核定期限(比如一年)、核定的项目(是销售额还是所得率)、核定的具体数额或比率,这是你缴税的依据,务必保存好,仔细看清楚!
  5. 纳税申报不能停! 核定征收不等于不用报税了!你依然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是按月或按季)进行纳税申报,只不过申报表上填写的是税务局核定的那个数,而不是你自己计算的实际数(因为你可能也算不清)。
  6. 发票管理依然要规范! 核定征收不代表你可以乱开发票或者不开发票,该给客户开发票的,必须按规定开,接受虚开、买卖发票等违法行为,在任何征收方式下都是严厉打击的。

核定征收适合谁?

主要是那些规模小、业务简单、确实没有能力或者按规定不需要设置复杂账簿进行精确核算的纳税人,

  • 广大的个体工商户(小吃店、小卖部、理发店、维修铺等)
  •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尤其规模较小的)
  • 部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但企业达到规模后必须转查账)
  • 流动性大的临时经营者(可能按次核定)

最后的大白话总结:

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帮你“估个数”来交税的方法,主要解决小老板们账算不清的烦恼,它主要管三块:

  1. 增值税(及附加): 估你卖了多少(销售额/营业额)。
  2. 企业所得税/个人经营所得税: 估你赚了多少(利润率/应税所得率)。
  3. 其他个税(较少见): 对一些难算清成本的个人收入项目估个基数。

核定的目的是方便征管,不是给你减税!该规范做账的时候,就得转成查账征收,拿到核定通知书,看清楚核的是什么、核了多少,按时按数去申报缴税,这才是正道!

希望这篇长文能帮你彻底搞明白“核定征收”到底针对哪些税,以后再听到这个词,心里就有底了!踏踏实实经营,明明白白交税,生意才能做得长久安稳。

别再迷糊了!核定征收到底管的是哪些税?一文给你讲透、讲明白! 核定征收针对什么税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