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所得税计算指南,个体户/小老板一看就懂(附真实案例)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所得税计算指南(附真实案例)**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个热腾腾的面馆,生意挺红火,上个月税务通知他,面馆今年开始适用“核定征收”方式交所得税,老王一头雾水:“核定征收?这税到底咋算?是不是比之前查账简单?能省点钱不?” 相信很多个体户老板、个人独资企业主、甚至部分小微企业都和老王有同样的困惑,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掰开了揉碎了,把“核定征收所得税”这笔账,清清楚楚算给你看!
啥是核定征收?为啥税务局给我“核”一下?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觉得你账可能算不太清楚、或者算起来成本太高不划算,干脆根据你的行业、地段、规模等信息,给你“拍个板”(专业点叫“核定”),定个标准来计算你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再按这个利润去算你要交的所得税。
常见适用核定征收的情况:
- 账本不全或不清: 比如老王的面馆,每天现金进进出出,买菜小票随手扔,收入支出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税务局没法准确查账核实真实利润。
- 该建账但没建账: 按照税法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体户、个独企业等应当设置账簿,但实际没按规定设置。
- 成本资料、收入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 只有收入没成本票,或者只有成本票说不清收入,账目一团乱麻。
- 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经责令后仍不报: 该报税时拖着不报,税务局催了还不报,就可能被核定。
- 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 比如你开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服装店,月月只申报几千块收入,这明显说不过去。

核心目的: 在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真实经营成果时,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同时也给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一种相对简化的征管方式,注意,核定征收不等于税负一定低! 税务局核定的标准可能比你的实际利润还高。
核定征收所得税到底怎么算?手把手教学!
关键来了!核定征收下所得税计算的核心逻辑是:税务局先给你核定一个“利润率”或者直接核定一个“应纳税额”,常见的有两种核定方式:
核定应税所得率(最常见!) 这是主流方式,分三步走:
-
第一步:确定你的“应税所得率”
- 税务局会根据你的主营行业,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中的分行业应税所得率幅度范围(见下表),结合你的具体经营情况(地段、规模、历史申报等),核定一个具体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代表了税务局认为你的收入中有多少比例是“利润”。
- 常见行业应税所得率幅度参考: | 行业类别 | 应税所得率幅度范围 | | :--------------------------- | :----------------- | | 农、林、牧、渔业 | 3%-10% | | 制造业 | 5%-15% |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 4%-15% | | 交通运输业 | 7%-15% | | 建筑业 | 8%-20% | | 饮食业(老王的面馆在这!) | 8%-25% | | 娱乐业 | 15%-30% | | 其他行业 | 10%-30% |
- 举个栗子🌰: 老王的面馆属于“饮食业”,当地税务局结合其位于成熟社区、客流量稳定等因素,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 12%,意味着税务局认为老王每赚100块钱收入,其中12块是利润。
-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用你纳税期内的收入总额,乘以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就得出了税务局认可的你的“利润”,也就是计算所得税的基数——应纳税所得额。
-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 继续老王🌰: 假设老王面馆1季度取得经营收入(主要是卖面条、小菜的收入)共计 10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元 × 12% = 12,000元。
-
第三步: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
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后,就按对应的所得税税率来计算实际要交的税。
-
针对对象不同,税率不同!这是关键!
- 如果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 适用《个人所得税法》的经营所得税率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部分小微企业、特定情形): 适用《企业所得税法》的税率(基本税率25%,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有优惠税率,如目前实际税负可能低至5%)。
-
老王属于个体户🌰: 适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税率表。
- 老王季度应纳税所得额 = 12,000元。
- 查税率表: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 5%,速算扣除数 0。
- 注意: 税率表是按年设计的!老王计算的是季度税额,需要换算。
- 计算季度应预缴税额: 12,000元(季度所得额) × 5% - 0 = 600元。
- 或者更常见做法: 先将季度所得额换算成年度所得额估算年度税额,再除以4得到季度预缴额(结果通常一样),12,000元/季度 * 4季度 = 48,000元(估算年所得额),48,000元落在税率表第一档(≤30,000税5%?不对!注意是超额累进):
- 不超过30,000部分:30,000 × 5% = 1,500元
- 超过30,000至48,000部分:18,000 × 10% = 1,800元
- 估算年税额 = 1,500 + 1,800 = 3,300元
- 季度预缴额 = 3,300元 / 4 = 825元? (咦,和上面600元不同?)
- 重要纠偏!实务操作: 在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下,计算个体工商户/个独等的预缴税款时,通常直接使用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季度就是季度数),查找对应换算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当期的税,很多地区税务机关的申报系统或核定通知书会明确季度/月度的速算公式或简化方法,为简化理解,常见做法是:将核定的季度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视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一部分,按税率表计算税额,但该税额就是本季度的预缴税额。 需按累计所得计算累计应纳税额,再减去已预缴,对于核定户,为简便,季度预缴常用:当期(季度)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这里的税率和扣除数是按年度税率表换算到当期的(如季度对应年税率表1/4的速算扣除数)。实务中,税务局或申报表会明确给出计算方式。 老王例子,假设季度计算速算扣除数为0,税率5%,则季度预缴600元是一种简化,更精确的预缴计算需考虑累计数,但核定户通常按核定方法简易执行。核心记住:用核定的所得额套经营所得税率表算税。 老王季度最终预缴税额在600-825元之间是合理的范围,具体看当地执行口径,我们按常见简化处理,老王1季度预缴 600元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
定期定额征收(双定征收) 这是核定征收的另一种简化形式,常见于规模很小的个体户。
- 怎么核? 税务局直接核定你一个纳税期(通常按月或季)的应纳税额,这个定额综合考虑了你的地段、面积、人数、行业等因素。
- 怎么算? 最简单! 税务局说你这店一个月固定交税 500元,那你每个月就按这个定额交所得税(通常包含了增值税及其附加、个税等),不用算收入、算利润、套税率表。
- 特点: 极其简便,税负固定透明,适合收入稳定、规模很小的早点摊、小卖部等,老王如果店面很小,也可能被核定成这种。
实战案例演示:老王面馆一年要交多少税?
假设老王面馆2025年被核定应税所得率12%。
- 第一季度: 收入100,000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12% = 12,000元
- 应预缴个税(经营所得)≈ 12,000 × 5% = 600元 (按第一档税率简化计算)
- 第二季度: 收入120,000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120,000 × 12% = 14,400元
-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 12,000 + 14,400 = 26,400元
- 累计应纳个税 ≈ 26,400 × 5% = 1,320元 (仍在第一档)
- 本季应预缴 = 1,320元 - 600元 (已缴) = 720元
- 第三季度: 收入150,000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0 × 12% = 18,000元
-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 26,400 + 18,000 = 44,400元
- 累计应纳个税 = 44,400 × 10% - 1,500 (速算扣除数) = 4,440 - 1,500 = 2,940元 (超过3万部分跳档到10%)
- 本季应预缴 = 2,940元 - 600元 - 720元 = 1,620元
- 第四季度: 收入180,000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180,000 × 12% = 21,600元
- 全年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 44,400 + 21,600 = 66,000元
- 全年应纳个税 = 66,000 × 10% - 1,500 = 6,600 - 1,500 = 5,100元 (仍在第二档:超3万-9万部分10%)
- 本季应预缴 = 5,100元 - 600元 - 720元 - 1,620元 = 2,160元
老王面馆2025年全年核定征收下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总计:600 + 720 + 1620 + 2160 = 5,100元。 注意:这是所得税部分,不包含增值税及附加。
重要提醒与常见问题 (Q&A)
- 核定了就一劳永逸吗? 不是! 核定征收通常有有效期(比如一年),到期前税务局会重新评估你是否符合核定条件,如果你规范建账了,可以申请改为查账征收。
- 收入超过了核定定额怎么办? 必须主动申报! 特别是定期定额户(双定户),如果实际经营额连续几个月超过税务局核定的定额(通常是20%或30%),必须向税务局如实申报补税!隐瞒不报有偷税风险。
- 成本费用高也不能抵扣吗? 是的! 核定征收的核心就是按核定的“所得率”或“定额”征税,不再考虑你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是多少,即使你某个月亏本了,只要核定了,也得按核定的标准交税,这是核定征收与查账征收最大的区别之一。
- 核定征收能“避税”吗? 风险极高! 网上流传“注册个独/个体户核定征收节税”,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国家正大力整治利用核定征收“偷逃税”行为,核定是征管方式,不是税收优惠!千万别被忽悠。
- 如何知道我被核定了? 税务局会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核定征收)或《核定定额通知书》,上面会明确核定方式(所得率还是定额)、核定标准、执行期限等,务必仔细阅读并保存好!
- 核定征收户需要申报吗? 需要! 即使核定了定额或所得率,纳税人仍需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是季度结束后15日内)进行纳税申报,对于定期定额户,在定额内系统可能自动申报,但超定额必须自行申报补税;核定应税所得率户,需要自行计算并申报当期的收入、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 注销清算时核定户怎么办? 注销时,税务机关会对核定征收期间的税款进行清算,如果清算时发现按核定方式缴纳的税款低于按查账方式(依据可获取的真实资料)计算的税款,可能面临补税甚至处罚! 这点容易被忽视。
给个体户/小老板的实用建议
- 理解你的核定文书: 收到核定通知书,第一时间看清核定方式(所得率?定额?)、具体比例/金额、有效期,不懂就问专管员。
- 合规记录收入: 无论核定还是查账,收入都要如实申报,特别是双定户,超定额部分必须主动报!养成记录每日营业收入的习惯,哪怕是小本子。
- 关注政策变化: 税收政策、核定标准(尤其是所得率幅度)可能会有调整,关注税务局官方通告或靠谱的财税公众号。
- 评估自身情况: 如果你的业务规模扩大、成本费用结构清晰、能规范记账,主动申请转为查账征收可能更划算、风险更低,找专业会计评估一下。
- 寻求专业帮助: 税务无小事,涉及核定、申报、税负测算等复杂问题,别硬扛,花点小钱咨询专业的财税顾问或代理记账机构,能帮你规避大风险。
核定征收所得税的计算,核心在于把握住“核定标准”(所得率或定额)和“适用税率”(经营个税五级累进或企业所得税率),它像一把“标尺”,在账目不清时丈量你的税负,这把尺子既提供了简化便利,也带来了“不看实际成本”的刚性约束。
老王弄明白了核定征收的计算后,感叹道:“原来核定了也得好好算,不是定个数就完事啊!以后收入涨了得记清楚,该补的税一分不能少,不该多交的心里也得有本账。” 无论是老王的面馆,还是你的小店、工作室,了解规则才能明明白白经营,安安心心赚钱,税收是义务,合规是底线,更是长久经营的基石,希望这篇指南,能帮你拨开核定征收的迷雾,算清这笔“明白账”!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