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的省钱省心秘籍,搞懂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税也能交得明明白白!
个体户福音!"核定征收"到底怎么玩?税交得少又省心,秘诀全在这儿!**
老王在街角开了家热气腾腾的包子铺,生意不错,天天起早贪黑,月底盘账,看着密密麻麻的油盐酱醋、水电煤气、面粉肉馅的单子,头都大了两圈。"我这小本生意,光记这些账就够呛,更别提还要算清楚赚了多少钱,该交多少税了..."老王跟隔壁理发店的老李诉苦。
老李一听,乐了:"老王啊,你这还自己吭哧吭哧算呢?去申请'核定征收'啊!税务局给你定个数,按那个交,省事多了!我这理发店就这么干的!"
老王眼睛一亮:"核定征收?真有这好事?快给我说道说道!"
查账太头疼?核定征收来救场!

简单说,个体户交"个人经营所得税",主要有两条路:
-
查账征收: 这是"标准答案"模式,你得像个专业会计一样,把包子铺这一个月、这一年的所有收入(卖了多少钱包子豆浆)、所有成本费用(面粉多少钱、肉多少钱、铺面租金、水电费、请小工的钱、锅碗瓢盆损耗...)都一笔一笔、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然后算出实实在在的利润(收入 - 成本费用),最后按国家规定的税率表,算出该交多少税。
- 优点: 理论上最公平,赚得多交得多,赚得少交得少,亏了还可能不用交。
- 缺点: 对个体户要求太高! 你得会记账、能保存好所有单据发票、还得懂点财务知识,像老王这样,天天围着灶台转的,哪有这功夫和本事?很多个体户账记不全、记不准,反而可能多交税或者引来税务检查的麻烦。
-
核定征收: 这就是老李说的"省心模式",税务局一看:"老王啊,你这包子铺,地段不错,20平米,主要卖早餐,请了一个小工...得了,根据我们掌握的同地段、同行业情况,再结合你的规模,直接给你核定一个'标准',你就按这个标准交税吧!" 这个"标准"可能是:
- 核定你的月(季)销售额/收入: 比如税务局核定老王包子铺一个月营业额就是3万块。
- 核定你的利润率(也叫应税所得率): 比如核定餐饮业的利润率是10%,就算老王实际赚了15%,也按10%来算利润。
- 直接核定你每月/每季该交的税额: 最简单粗暴,比如直接告诉老王,你每月固定交500块钱税。
核心区别一句话:查账看你实际赚多少;核定是税务局根据情况"估算"个大概数让你交,对账务能力弱的个体户,核定征收简直是"救命稻草"。
哪些幸运儿能申请核定征收?
当然不是谁想核定就能核定,税务局也得看情况,通常以下类型的个体户更容易被"眷顾":
- 账?那是什么? 像老王这样,根本没能力设置专业账簿,或者虽然设了账但记得一团乱麻,成本费用根本算不清的。
- 票?开得少,收的也少! 按照税法规定应该设置账簿但就是任性没设的(虽然不提倡,但现实中存在)。
- 虽有账,但像天书! 设置了账簿,但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税务局想查账都无从下手,根本算不出你真实利润的。
- 虽有账,但死活不交! 该按时申报纳税,但就是拖延不报,经税务局责令限期申报,还是死活不报的。
- 申报?想怎么报就怎么报! 申报的计税依据(比如你报的收入、成本)明显偏低,又提不出正当理由的,比如老王包子铺明显天天排队,他非说自己一个月只赚5千块,这就说不过去了。
总结一下关键点: 要么是能力不足(没账、账乱),要么是态度不行(不设账、不申报、乱申报),导致税务局没法用查账方式准确征税时,就会启动核定征收这个"B计划"来保障国家税收。 对于大部分规模小、业务简单、没专业财务的个体户来说,第一条(没能力建账或账乱)是最常见的适用情形。
税务局"拍板"有讲究:怎么核定你的税?
税务局可不是随便拍脑门定个数,他们有一套相对科学(或者说有依据)的方法:
- 参照"左邻右舍":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看看你这条街上、你这个行业里,规模、地段、经营情况跟你差不多的个体户,他们大概能赚多少钱?税务局内部有行业数据模型和采集的信息,调查发现同地段20平米的早餐铺月均营业额在2.8万-3.2万之间,可能就给老王的包子铺核个3万/月。
- 成本+合理利润=收入? 如果你能提供清晰的成本费用单据(比如进货发票、租金合同),税务局可以核实你的成本,然后加上一个他们认定的该行业"合理利润",倒推出你的收入应该是多少,比如老王能提供所有面粉、肉的进货发票,证明成本是2万,税务局认为餐饮业合理利润率为10%,那就核定收入 = 2万 / (1 - 10%) ≈ 2.22万,这种方法用得相对少些。
- 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 特别适合生产加工类个体户,比如核定一个蛋糕店,根据每月用了多少面粉、奶油、鸡蛋、电费,再结合行业的投入产出比或单位产品耗用标准,推算你生产了多少产品,应该有多少收入。
- 其他合理方法: 实在不行,就用能掌握的所有信息(店铺面积、雇员数、设备数量、合同金额片段等),综合评估核定,总得有个依据。
核定关键要素:
- 销售额/收入: 这是最基础的。
- 应税所得率(利润率): 税务局对各行各业有经验值或规定范围,比如零售可能是5%-10%,餐饮10%-15%,咨询服务可能高达30%-40%甚至更高。这个率很重要! 它直接决定了你的"利润"大小。
- 应纳税额: 用核定的收入 * 应税所得率 = 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再对照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税额。税率表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 5% | 0 |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10% | 1500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 (简化版,实际计算以最新税法为准)
举个"栗子": 税务局给老王包子铺核定了:
- 月应税收入 = 30,000元
- 所属行业(餐饮)应税所得率 = 10%
- 那么老王每月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 30,000 * 10% = 3,000元
- 换算到全年 = 3,000 * 12 = 36,000元
- 查税率表:36,000元属于第二级(超过30,000至90,000元部分)
- 全年应纳税额 = 36,000 * 10% - 速算扣除数1,500 = 3,600 - 1,500 = 2,100元
- 那么老王每月平均需要预缴的个税 = 2,100 / 12 = 175元。
或者,税务局可能更直接,综合核定老王包子铺每月固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00元(包含其他附加税费的话可能更多一些)。很多地方电子税务局申报时会直接显示核定的定额,按那个数交就行,非常简便。
想省心?申请核定征收要走这几步
- "开张"就要登记: 拿到营业执照后,30天内,麻溜地去主管税务局(或电子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确认税种(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 初期默认查账: 刚登记完,税务局默认你是查账征收,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核定条件,得主动申请!
- 提交申请: 向你的主管税务局提交《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或者专门的《核定征收申请(报告)表》。关键一步! 在申请表里,务必清晰说明你为啥需要核定征收(规模小、无建账能力、无法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并提供一些能佐证你经营情况的基本材料(租赁合同、主要设备清单、大概的用工情况等),现在很多地方电子税务局也能在线申请。
- 税务局"拍板": 税管员会审核你的申请,可能会实地看看你的小店,了解情况,然后根据前面讲的那些方法,核定你的收入额/所得率/税额,并下达《核定定额通知书》给你,这个通知书非常重要!上面写明了核定期限(通常是一年)、核定的标准(每月收入多少、所得率多少、或者直接税额多少)、申报缴纳期限等,务必保存好!
- 按期申报纳税: 拿到核定通知后,就轻松了!通常按季度(有的地方也可能按月),在电子税务局或去税务局大厅,按通知书核定的金额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即可。再也不用为算不清成本利润发愁!
核定征收虽好,这些"坑"得绕着走!
核定征收是省心,但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风险和限制要心里有数:
- "亏本"也得交税? 这是最大特点!核定征收不看实际盈亏,就算老王包子铺这个月因为肉价暴涨亏钱了,或者淡季生意惨淡,只要核定的期限没到,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 因为税务局核定的基础是"正常情况下你应该赚这么多",只有出现重大变故(比如火灾、长期停业),才可能申请重新核定或减免。
- "爆单"也占便宜? 反过来,如果老王运气爆棚,或者手艺突飞猛进,这个月营业额翻倍赚大了,只要没超过税务局核定额度太多(或者核定的所得率没变),你依然按核定的较低税额交税! 这听起来是好事?但要注意,如果实际利润远超核定太多,且被税务局发现,可能被认定为偷税漏税! 税务局有权调整。
- 发票是个"紧箍咒": 很多个体户核定征收后,开票量不大,但如果你的客户非要你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你可能就得被"升格"为查账征收了!因为开专票要求更规范,税务局会认为你有能力建账核算,所以接大单、要开专票前,得掂量掂量。
- 政策"说变就变": 核定不是铁饭碗,税务局每年或定期会重新审视,如果你的经营规模明显扩大(比如老王又盘下隔壁开了分店)、或者行业核定标准调整、或者发现你实际经营与核定严重不符,税务局有权重新核定甚至取消核定,改回查账征收!
- 享受优惠有限制: 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如某些地方性减免),可能要求必须查账征收才能享受,核定征收户能享受的优惠相对较少,申请时最好问清楚。
- 转让、注销要清税: 如果你不想干了,要转让店铺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税务局会要求你把核定期间内的税款结清,可能需要提供一些简单的收支情况说明。
老王们该怎么选?实用建议来了!
- 掂量自己本事: 如果你和老王一样,就是夫妻店、小门面,账实在搞不定,或者觉得记账成本(时间、请代账)比省下的税还高,果断选核定征收! 省心省力是王道。
- 看看行业利润: 如果你干的行业,普遍利润率低于税务局核定的那个应税所得率,选核定征收可能更划算! 比如实际利润率只有8%,但税务局核定的所得率是10%,那查账征收按8%算利润交税肯定比核定按10%算要少,反之,如果你实际利润率远高于核定所得率(比如实际15%,核定10%),那核定征收就能占点"便宜"(但要警惕风险点2)。
- 业务是否稳定? 生意波动巨大,好的时候赚翻,差的时候血亏?那查账征收更公平,亏了可能不交税,核定征收不管盈亏都得交,淡季压力会很大。
- 未来有无大发展? 如果就打算守着小店安稳过日子,核定挺好,如果野心勃勃想融资、开连锁、接大项目需要规范财务,那查账征收是必经之路,越早规范越好。
- 务必合规经营:
- 保存好基本的进货单据、租金水电费等凭证,即使核定征收,这些也是经营痕迹。
- 按核定通知书要求,准时!足额! 申报缴税,别给自己找麻烦。
- 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铺面扩大一倍、明显转行、长期停业),主动! 向税务局报告,申请重新核定,别等税务局找上门。
- 了解清楚当地税务局对发票开具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开专票)。
对于像老王这样千千万万奋战在街头巷尾、菜场小铺的个体户来说,"核定征收"确实是一项非常接地气的征管方式,它降低了报税门槛,省去了繁琐的记账烦恼,让经营者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意本身。核心价值就在于:在税务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省心"。
但"省心"不等于"随心",了解它的运作逻辑、适用条件、潜在风险和适用场景,结合自身生意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选择,并始终牢记合规底线,才能真正用好这把"双刃剑",让小生意在阳光下稳稳当当地前行。
下次老王见到老李,可以自信地拍拍胸脯:"老李啊,核定征收那点事儿,门儿清!该交的税,咱一分不少;不该操的心,咱一点不费!" 这,大概就是个体户与税收和谐共处的小智慧吧。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