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知的税务选择题,查账征收VS核定征收,哪种才是你的省钱秘诀?
税局通知他,下个月要明确征收方式了,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听起来都陌生,却可能直接影响他小餐馆的利润,隔壁开了十年杂货铺的老李头用的是核定征收,每月固定交几百块;而对面新开的奶茶店却选择了查账征收,说能省更多税,到底哪个好?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掰扯清楚,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家生意的"交税姿势"!
核心逻辑大不同:实报实销 vs. 包干定价
想象一下你请人装修房子:
- 查账征收: 像实报实销,师傅用了多少材料、干了多少活,你按明细账单付钱,一分材料费、一分人工费都清清楚楚。
- 核定征收: 更像一口价包干,你跟师傅谈好"总共3万块全包",不管他用多贵的瓷砖、加了多少班,你只认这个总价。
在税收世界里:
-
查账征收 = 实报实销 你的个体户赚了多少钱(利润),税务部门要看你完整的"账本"(会计账簿和凭证),收入花了多少钱进货、付了多少房租水电、请了几个人、花了多少广告费…每一笔都得有发票或收据证明。利润 = 收入总额 - 所有合规成本费用,按这个实实在在的利润额乘以税率(通常是5%-35%的累进税率)交税。
-
核定征收 = 一口价包干 税务部门根据你所在的行业、店铺大小、地段、甚至用多少电、请几个人等信息,估算出你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大概能赚多少钱,直接定个"包干价"(定额)或者定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你每月/季就按这个固定金额或比例交税,不用详细记账算成本,常见两种方式:
- 定期定额: 最省心!税局直接告诉你每月交多少(比如煎饼摊每月固定交税500元)。
- 核定应税所得率: 税局规定你这类生意的利润率(比如小型餐饮核定利润率10%),你每月报总收入,应交税 = 总收入 × 核定利润率 × 税率。
举个栗子🌰: 小王奶茶店月收入5万元。
- 查账征收:刨去原料2万、房租8千、工资1万、水电2千等成本共4万,利润1万,按5%-35%阶梯税率,假设适用10%税率,交税1000元。
- 核定征收(假设核定利润率10%):5万 × 10% = 5000元(核定利润),5000元 × 5%(小规模纳税人优惠税率)= 250元。(注:当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有优惠,综合税率较低,且季度收入30万内普票免增值税)
交作业(申报)的麻烦程度:精雕细琢 vs 打卡签到
-
查账征收:像交毕业设计
- 必须建账! 流水账可不行,要像正规公司一样设置规范的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等),每一笔收支都要记录清楚。
- 发票是命根子! 进货、买设备、付房租水电…几乎所有成本费用都要取得正规发票(普票或专票),没发票税务局很可能不认,这笔支出就不能抵减利润,自己开发票给客户也要规范。
- 申报复杂、次数多。 要按月或按季申报增值税及附加、预缴个税(经营所得),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还要做"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把全年账目算总账,多退少补,需要一定的财务知识或请代账会计。
-
核定征收:像每天打卡签到
- 一般不强制建规范账。 日常记个简单的收支流水(自己看得懂就行),保留好主要的进货单据、收入凭证备查即可,压力小很多。
- 发票要求相对宽松。 日常小额零星支出(比如菜市场买个菜、修个小东西),实在没发票,通常允许内部凭证(收据+说明)入账(但各地尺度不一,大额支出最好有票)。
- 申报超级简单! 定期定额户,按固定期限(月/季)往指定账户存钱就行,基本不用填复杂报表,核定应税所得率户,申报表也很简单,主要填收入额,系统自动算税。通常没有年度汇算清缴! 当年税当年清,省心。
谁更适合谁?对号入座看这里!
-
查账征收更适合:
- 生意规模比较大,月收入动辄十几万甚至更高的。
- 成本费用清晰规范、占比高,且大部分都能取得正规发票的行业,装修队(材料人工发票多)、品牌服装店(进货发票全)、设计工作室(房租电脑等发票齐)。
- 客户主要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的(查账户开专票更普遍)。
- 预计实际利润率远低于税局核定利润率的(查账按实赚的交可能更少)。
- 老板本人或能请得起专业会计,具备规范做账和申报能力的。
-
核定征收更适合:
- 刚起步、规模小(月收入几万块),账务能力弱的个体户,街边早餐店、小文具店、社区理发店。
- 成本费用以"看不见的现金"为主、取得发票非常困难的行业,菜市场卖菜的、流动小吃摊、废品回收、小修理铺。
- 经营模式简单、稳定,收入成本波动不大的。
- 客户基本不需要增值税专票(主要开普票或不开票)。
- 就想省心省力,不想在记账报税上花太多时间精力的老板。
风险与弹性:省钱背后也有门道
-
查账征收的风险点:
- 发票!发票!发票! 缺票导致成本不能扣,利润虚高,多交税是最大痛点。
- 核算不规范的后果严重。 账做错了、凭证不齐,税务局查账时可能不认可你的成本,直接调高利润补税+罚款。
- 可能面临税务稽查。 账做得再规范,也有被抽查的风险(虽然核定户也可能被查,但查账户账目复杂,更容易被关注)。
- 好处: 如果某年亏损(成本大于收入),亏损额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抵扣未来利润(最长5年),利润波动大时,年度汇算可能退税(如果预缴多了),开专票更便利,满足大客户需求。
-
核定征收的风险点:
- "包干价"可能不划算。 如果实际经营惨淡,收入远低于预期,甚至亏本,但核定税额是固定的或者按核定利润率算出来的,税一分不少交,没有亏损结转一说。
- 开票限制的"紧箍咒"。 这是最大隐藏风险! 核定户(尤其定额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受到严格限制,如果客户非要专票,你硬着头皮去税务局代开,或者自己强行领用开票,极大概率触发税务预警! 税局会认为你能开专票说明业务规范了,会强制要求你转为查账征收,并且可能追溯调整之前的税款。
- 被核定调整。 经营情况发生大变化(比如门面扩大、明显更赚钱了),税局有权重新核定你的定额或应税所得率,可能调高。
- 被稽查的风险。 如果实际收入远超核定收入且隐瞒不报,被查实后要补税+罚款+滞纳金。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稳定、合规成本低,特别适合小本经营、合规能力弱的老板,税负通常直观且固定,便于资金安排。
能自由"跳槽"吗?转换有条件!
-
核定转查账:相对容易。 只要你自己觉得准备好了(账能做了、票能取了),主动向税务局申请,说明理由(比如业务发展需要开专票、规范管理),通常都能批准。注意: 转为查账后,就要严格按要求建账核算了。
-
查账转核定:非常困难! 税务局的原则是鼓励建账核算,除非你有非常充分的、不可抗力的理由证明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建账(比如行业特性导致完全无法取得成本票、经营者年龄大文化低等),才可能申请成功,想从查账"降级"到核定来避税?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2025年个体户重大利好:税收优惠延续!
国家继续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发展:
-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 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 增值税起征点: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季度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专票部分除外)。
- "六税两费"减征: 个体户也能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减半征收优惠(各地可能有差异)。
- 重点: 这些优惠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个体户,只要是小规模纳税人,通常都能享受! 核定征收的个体户,在计算增值税时,同样按1%征收率(开专票或超起征点时),也能享受季度30万内普票免增值税。
结尾点睛: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老李头的杂货铺开了十五年,一直稳稳当当用着核定征收,每月交税金额闭着眼都能背出来,省下的时间精力都用在琢磨怎么留住老顾客上;而小王的奶茶店虽然刚起步就选了查账征收,起初整理票据、学习报税确实让他头大,但今年初谈下几个企业客户的大单,靠着规范开票和成本抵扣,省下的税款远超请会计的花费。
选择哪种征收方式,从来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判断题,它取决于你生意的规模大小、行业特性、成本结构、客户需求,以及你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未来规划。
- 刚起步、小本经营、合规能力弱、客户不要专票?核定征收的"省心包干价"可能是你的舒适区。
- 规模渐长、成本票齐全、客户需要专票、追求规范发展?勇敢拥抱查账征收,精细化核算更能释放你的利润空间。
关键在于:摸清自己的经营底牌,吃透两种模式的规则利弊,让"交税"这件事真正服务于你的生意成长,而不是成为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当你能清晰预见不同选择带来的账本变化,眼前的路自然就有了方向。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