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核定征收,额度到底怎么定?算给你看明白!
“王老板,听说你新注册了个贸易公司?财务这块打算怎么弄啊?是查账征收还是申请核定征收啊?”
“核定征收?我倒是听说过个体户用这个,有限公司也能核定?这个额度到底怎么算的?高不高啊?”
这个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刚创业或者规模不大的有限公司老板,都对“核定征收”既好奇又困惑,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有限公司核定征收额度到底多少?它是怎么来的?你适不适合?
先搞懂:啥是核定征收?为啥税务局要“核定”?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觉得你公司账算不清楚、或者算清楚了但依据不靠谱,干脆根据你公司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地段位置等信息,给你“估摸”一个纳税额或者一个征收率来交税,它不是有限公司的首选征收方式,更像是一种“替补方案”。
为啥会有这种“替补”存在?主要针对几种情况:
- 账本建不起来或者建得太乱: 刚起步的小公司,请不起专业会计,账做得一塌糊涂,收入成本根本对不上号,税务局想查账都无从下手。
- 计税依据明显偏低还没正当理由: 比如你公司明明门庭若市,天天出货,账上却显示月月亏损,这明显不合理嘛,税务局就有理由怀疑你隐瞒收入。
- 该设置账簿却不设,或者擅自销毁账簿: 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故意不配合,那税务局只能帮你“估”了。
- 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联系不上你或者拒不说明情况: 电话不接,地址找不到,或者问啥都不解释,那没办法,只能核定。

核心来了:有限公司核定征收的“额度”怎么算?
这才是老板们最关心的!有限公司核定征收,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式。 记住这个关键词!
“核定应税所得率”是啥? 税务局根据你公司所属的行业,参考行业内普遍的平均利润水平,给你核定一个“利润率”,这个“率”就叫“应税所得率”。
具体怎么算出你要交多少税?公式来了: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别慌!我们一步步拆解:
-
收入总额: 这个好理解,就是你公司一个纳税期(通常是季度或年度)内所有的经营收入,开票的、不开票的(申报了的)都算在内。
-
核定应税所得率: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个“率”不是全国一刀切,而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常见的行业参考范围如下(注意!具体数值一定要查你当地最新规定!):
- 农、林、牧、渔业: 3%-10%
- 制造业: 5%-15%
-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4%-15%
- 交通运输业: 7%-15%
- 建筑业: 8%-20%
- 饮食业: 8%-25%
- 娱乐业: 15%-30%
- 其他行业: 10%-30%
举个栗子🌰: 假设你在某市开了家小科技服务公司(属于“其他行业”),当地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你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申报的收入总额是100万元。
-
适用税率: 有限公司最主要的税是企业所得税,目前基本税率是25%(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可享受优惠税率,但核定征收下享受优惠有严格限制甚至可能无法享受,这点后面讲风险时会提到),还有增值税、附加税费等,但核定征收通常主要指企业所得税的核定方式。
套入公式计算企业所得税(简化):
- 第一步:算出“核定的利润”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100万 × 10% = 10万元
- 第二步:算出应纳企业所得税 = 核定的利润 × 企业所得税率 = 10万 × 25% = 5万元
看明白了吗? 税务局不管你公司实际成本费用是多少,直接按你100万的收入,乘以当地核定的10%的利润率,认为你赚了10万块,然后对这“核定的10万利润”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也就是2.5万。
影响你公司核定征收额度的关键因素
知道了公式,那具体到你的公司,额度是高是低,主要看这几个变量:
- 你的实际收入额: 这是基数,收入越高,在相同应税所得率下,核定的利润和税额自然就越大。收入是核心驱动因素!
- 你公司所在的行业: 行业直接决定了税务局可能给你套用的应税所得率范围,像娱乐业、饮食业核定的所得率通常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要高,意味着在同样收入下,核定的利润更多,税也更多,开KTV的和开小卖部的,核定的“利润率”水平天生就不一样。
- 你公司所在地的具体规定: 这是重中之重!前面给的行业范围只是国家规定的大框框。具体到某个省、某个市,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县,税务局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平均盈利状况等因素,制定的具体应税所得率可能千差万别!
- 同样是贸易公司,在沿海发达城市A市,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可能是8%;在内陆城市B县,可能就核定为12%。地域差异非常大!
- 经营规模与地段: 虽然主要依据行业和收入,但你的经营面积、店铺位置(是否是黄金地段)、雇员人数等,也可能作为核定时的参考因素,同样是小吃店,开在市中心商场里的和开在偏僻小巷子里的,核定的额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即使行业应税所得率相同,但收入基数核定可能不同)。
- 税务局的实际核查与判断: 最终给你定多少,是主管税务局(通常是税务分局或所)的专管员根据调查(可能看场地、盘库存、问经营情况)、结合内部核定标准和自由裁量权来确定的。沟通和提供必要的信息很重要。
有限公司核定征收:常见误区与重大风险提示!
别以为核定征收就是“避税天堂”,这里面坑不少:
-
误区:“核定征收=税负低”?不一定!
- 对实际利润高的企业可能是“重税锤”: 如果你的公司实际运营良好,成本控制得当,真实利润率只有5%,但税务局给你核了个15%的应税所得率,那你就得按15%的“虚拟利润”交25%的税,结果实际税负可能远高于按真实利润(5%)查账征收的税负!核定征收下,你无法用真实的、高昂的成本费用去抵减收入。
- 对实际长期亏损的企业可能是“救命稻草”?未必长久: 虽然核定征收让你避免了按查账亏损(零申报)可能被稽查的风险(因为核定下你总得交点税),但长期看,如果业务没有改善,交税就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加重负担,而且税务局发现你长期“亏损”还接受核定,也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检查。
-
误区:“申请了核定就能高枕无忧”?大错特错!
- 核定有有效期: 通常不是一劳永逸的,可能一年一核,或者按季度核定,到期需要重新申请或者税务局主动调整。
- 税务局有权调整或取消: 一旦税务局发现你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收入暴增或骤减),或者发现你当初申请核定的理由不成立了(比如你后来聘了专业会计,账做得很规范了),或者接到举报查实你有隐瞒收入等行为,税务局可以随时调整你的核定额度,甚至直接取消核定资格,要求你改为查账征收,并对以往税款进行追溯调整、补税甚至罚款!
- “阴阳合同”走不通: 别以为不开票的收入税务局就不知道,金税系统越来越强大,银行流水、物流信息、上下游企业开票情况都是线索,一旦查实你隐瞒收入,后果非常严重,补税、罚款、滞纳金一样不少,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
风险:“核定征收下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大概率如此! 国家给予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如实际税负可低至5%)通常要求企业必须实行查账征收,核定征收的企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享受这些超低优惠税率的,这可能导致你的实际税负远高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申请核定前,务必算清楚这笔账!
-
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极高! 核定征收,尤其是针对有限公司的核定,近年来处于持续收紧、严管甚至逐步取消的大趋势下! 很多地方(比如著名的海南自贸港)已经明确取消了新设有限公司的所得税核定征收,很多地方对享受核定的行业(比如文娱、直播、投资类)、规模、条件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今天能核定,明天政策一变就可能被取消。 把公司税务筹划的基石建立在“核定征收”上,风险极大。
-
风险:被认定为“偷税”的风险! 核定征收 ≠ 合法避税盾牌! 如果你为了“避税”,故意不设置账簿、隐匿收入、虚构成本(在核定下成本费用本身不影响税额,但隐匿收入是重罪),即使税务局给你核定了,一旦查实这些违法行为,依然会被定性为偷税,面临重罚,核定征收是税务局在无法准确查账时的一种管理手段,不是企业违法操作的护身符。
给有限公司老板的实用建议
- 能查账,尽量查账! 这是最规范、最安全、最能反映真实经营成果、最能享受税收优惠(如小型微利)的方式,请个靠谱的兼职会计或代理记账,初期投入是值得的,长远发展,规范是基石。
- 非要申请核定?务必摸清当地政策!
- 亲自或让财务人员去主管税务局详细咨询:有限公司在你这个区、这个行业,目前还能不能申请核定征收?
- 如果能,具体适用哪个应税所得率?申请需要提供哪些材料(租赁合同、员工社保、水电费单据、银行流水等证明经营情况的材料)?
- 流程是怎样的?是专管员说了算,还是需要更高级别审批?
- 做好税负测算对比! 根据你预估的收入、真实的成本费用水平,分别测算在查账征收(考虑可能的优惠)和核定征收(使用当地可能的应税所得率)两种方式下的大致税负。千万别凭感觉! 找专业财税人士帮忙算一算。
- 核定后更要规范经营,留存凭证! 即使核定了,该开的票要开,该报的收入要报(增值税申报依据是实际开票和未开票收入),该有的业务合同、进货单据、费用发票(虽然不影响核定的企业所得税,但可能影响增值税抵扣或其他方面)都要妥善保存,这是证明你合规经营、应对未来可能检查的唯一凭证。核定不是不记账的理由!
-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税收政策,尤其是关于核定征收的,变动频繁,要随时留意当地税务局的通知或公告,或者咨询你的财税顾问。
总结一下关键点:
- 有限公司核定征收主要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
- 额度核心 = 你的收入 × 当地核定的行业应税所得率 × 25%(企业所得税率)。
- 影响额度大小的关键:收入(最大变量)、行业(决定所得率范围)、所在地(决定具体所得率数值)。
- 核定征收非万能,隐藏大风险: 可能税负更高、难享优惠、政策易变、易触发稽查、甚至可能被追溯认定为偷税。
- 首选查账征收,规范是王道;非要核定,务必弄清政策、做好测算、留存凭证、关注变化!
有限公司的税务问题,直接关系到你的钱袋子和发展根基。“核定征收额度”只是一个计算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逻辑、认清潜在的风险、做出对自己长远发展最有利的选择。 别为了眼前可能的一点“便利”或“少交”,埋下更大的隐患,当老板,算大账,税务合规永远是那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企业稳健前行的安全带。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