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多少营业额才能免税?一文带你搞懂!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个体户朋友都特别关心的话题:在核定征收政策下,到底多少营业额可以免税?可能你刚开个小店,或者正打算创业,一听“税收”就头大,觉得复杂又枯燥,别担心,我会用最通俗的大白话,一步步帮你理清楚,咱们不扯那些专业术语,就当是朋友间聊天,慢慢把这事儿说明白,先提醒一下,税收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时间有细微调整,所以文章里说的是一般情况,具体到你个人,最好还是去当地税务局问问,或者找个专业会计帮你把关。
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个体户”,简单说,个体户就是个人经营的生意,比如开个小餐馆、摆个摊卖水果、或者在网上做点小买卖,它不像公司那样需要注册成法人,手续相对简单,但税收上也有自己的规矩,个体户常见的税收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查账征收要求你做好详细的账本记录,根据实际利润来交税;而核定征收呢,是税务局根据你的经营情况,比如行业、地段、规模等,直接给你核定一个应纳税额,这种方式适合那些账目不太规范的小生意人,省事不少。
那核定征收政策下,免税是怎么回事?这里的关键是“营业额”,营业额说白了就是你做生意收到的总钱数,比如一个月卖了多少货、提供了多少服务,免税呢,就是如果你的营业额没超过某个数,就不用交税或者少交税,但注意,税种不同,免税政策也不一样,个体户主要涉及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咱们得分开说。
先来看增值税,这是对商品或服务增值部分征收的税,对于个体户,如果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大部分个体户都是),国家有个起征点政策,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是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或者季度不超过3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月营业额在10万以内,就不用交增值税,这10万是含税的销售额,比如你卖东西收了10万块钱,这10万就是你的营业额,如果超过10万,就得按3%的征收率交税(疫情期间可能有优惠,但基础政策是这样),举个例子,小王开个奶茶店,月营业额8万,那增值税全免;如果月营业额12万,超出的2万部分要交税,计算方式是2万乘以3%,也就是600元。
但增值税只是其中一部分,别忘了还有个税——个人所得税,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是针对经营所得征收的,也就是你赚的利润,在核定征收方式下,税务局会给你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然后用营业额乘以这个率,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税率表交税,问题来了:个人所得税有免税额度吗?答案是有的,但不像增值税那样直接看营业额。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通常指的是“起征点”,根据现行政策,个体户的经营所得,每月如果有基本减除费用,一般是5000元(这和工资个税的起征点类似),但注意,这不是直接对营业额免税,而是对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核定征收中,税务局会先核定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假设你是个体户,税务局根据行业标准,核定你的应税所得率是10%,如果你的月营业额是5万,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万乘以10%,等于5000元,这5000元如果不超过个税起征点(比如5000元),可能就不用交个税;但如果超过,就得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个体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部分,税率5%;超过3万到9万的部分,10%;超过9万到30万的部分,20%;以此类推,但因为有起征点,实际计算时,如果核定出的月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00元,可能全免;如果高,就得交,政策有时会调整,比如有些地方对小额个体户有优惠,月营业额低于3万可能免征增值税和附加税,同时个人所得税也可能简化征收。
说到这里,可能你有点晕:到底多少营业额能全免?咱们综合一下,假设你是个体户,适用核定征收,并且是小规模纳税人:
- 增值税方面:月营业额不超过10万,增值税全免。
- 个人所得税方面:要看核定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月营业额不高,比如在3万以内,核定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可能低于5000元,这样个税也可能免,但具体得看税务局怎么核定,如果月营业额在3万以下,很多地方会实行“双免”政策,即增值税和个税都免。
但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核定标准可能不一样,餐饮业的应税所得率可能定在8%-15%,而零售业可能低一些,同样月营业额5万,在A城市可能个税全免,在B城市就得交一点,我建议你,千万别自己瞎猜,最好去当地税务局窗口咨询,或者用税务APP查查,现在很多地方推行“互联网+税务”,网上就能查到核定信息,超级方便。
除了增值税和个税,个体户还可能涉及其他税种,比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这些通常是增值税的附加,如果增值税免了,它们一般也免,核心还是盯住营业额。
那怎么计算自己的免税情况呢?我来举个详细例子,假设小李在小区门口开了个水果摊,税务局给他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0%,月营业额是8万元。
- 先看增值税:8万不超过10万,所以增值税全免。
- 再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8万 × 10% = 8000元,这8000元是月应纳税所得额,年化就是96000元,根据个税税率,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的部分税率5%,3万到9万的部分10%,超过9万的部分20%,计算年个税:3万×5% = 1500元;(9万-3万)×10% = 6000元;(9.6万-9万)×20% = 1200元;总年个税 = 1500+6000+1200=8700元,平均每月725元,所以小李每月要交个税约725元,你看,尽管增值税免了,但个税还得交,因为营业额超过了个税起征点对应的范围。
如果小李月营业额只有2万元:
- 增值税:2万不超过10万,全免。
-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2万 × 10% = 2000元,这2000元低于月5000元的起征点,所以个税全免,这样,小李就真正实现了“双免”,一分税不用交。
通过这个例子,你应该明白了:免税不是简单看营业额一个数,得结合税种和核定方式,月营业额在3万以下,免税概率大;超过3万,就得仔细算算。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国家主要是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和社会个体户,个体户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创业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税收优惠能减轻负担,鼓励更多人创业就业,核定征收本身也是为了简化流程,让不懂财务的小生意人能轻松应对,但别忘了,税收是义务,合理避税可以,但逃税可不行哦!一旦被查,罚款可能比税还高。
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很多临时优惠,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到1%,甚至免税延长,你要多关注税务总局的官网或地方政策,我建议,每年初去税务局更新一下核定信息,看看有没有新变化。
说到实际操作,个体户怎么知道自己适用哪种征收方式?开业时税务局会根据你的申报情况决定,如果你账目清晰,可能建议查账征收;如果账目简单,就核定征收,不管哪种,都要按时申报,现在申报很方便,大部分地区支持网上办税,手机点点就能搞定,如果你营业额低,可能还可以享受“小额零星”免税,但具体标准得看地方规定。
总结几个实用小贴士:
- 记录好营业额:哪怕是用个小本子,记下每天收入,月底汇总,这不仅能帮你了解经营情况,万一税务局核查,也有凭有据。
- 定期咨询专业人士:税收政策细碎,找个会计或税务师花点小钱,能省大事,他们能帮你优化,比如合理分摊费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 利用科技工具:现在有很多免费税务APP,能自动计算税负,提醒申报时间,个人所得税”APP,个体户也能用。
- 注意地区差异:一线城市和县城政策可能不同,如果你跨地区经营,更要小心。
- 守法经营:税收优惠是好事,但别忘了开发票、报真实数据,诚信是长久之计。
个体户在核定征收政策下,免税营业额主要看增值税的10万月起征点,但个人所得税得根据核定结果算,如果你月营业额控制在3万以内,大概率能全免;超过的话,就要交部分税,希望这篇文章帮你理清了思路!税收没那么可怕,关键是主动了解、合规操作,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多交流——毕竟,创业路上,互相学习才能走得更远,加油,各位老板们!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