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小老板的省心税单,不建账也能合规缴税!
老张在街角开了家热气腾腾的面馆,每天起早贪黑,生意还算红火,可每到月底,看着收银台里攒下的一沓钞票,老张就发愁:“这钱挣得不容易,可该交多少税啊?我连个像样的账本都没有,税务局要是查起来,可咋办?” 隔壁开打印店的王姐神秘一笑:“试试核定征收呗!像咱们这种小店,没专职会计的,税务局直接给你‘定个数’,按月或者按季交就行,省心着呢!” 老张将信将疑:“真有这么好的事儿?”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给小微企业的“税务套餐”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看你的生意模式、地段、规模这些,直接拍板你大概赚了多少钱,然后按这个“虚拟利润”来算你要交多少企业所得税,它特别适合像老张这样:
- 账本不全甚至没有账: 小店经营,收入支出都是现金,靠脑子记,根本建不起规范的账。
- 成本费用说不清: 今天买菜、明天买肉,很多支出没发票,算不清到底花了多少成本。
- 规模小,请不起会计: 利润微薄,专门请个会计做账报税?成本太高了!
这就像点了个“固定套餐”: 税务局根据你这个“面馆”的类型和大小,告诉你:“行,按一个月卖1万碗面算利润吧。” 你就按这个“1万碗”的利润额去交税,不用纠结每一碗面到底赚了多少钱、今天少卖了几碗明天多卖了几碗。核心就是:税务局定基数,你照单缴税,过程大大简化。
谁能吃上这份“省心套餐”?

税务局也不是谁都给核定征收的“特权”,想享受这份省心,通常得满足这些条件(具体以当地税务局规定为准):
- 账,真的建不起来: 这是核心!你得证明,按国家规定该有的账本、凭证,你确实搞不定或者搞不全,常见于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规模很小的公司。
- 该申报时不申报: 税务局喊你报税,你逾期不报或者干脆不报,还不改正。
- 账本像天书: 虽然建了账,但成本、收入算得稀里糊涂,费用凭证也乱七八糟,税务局根本看不明白你的真实利润。
- 计税依据明显不对: 明明有账,但申报的收入或成本费用,跟账本、凭证明显对不上号,或者跟同行业水平差太多。
- 不按规定保管家底: 该保存的账本、凭证、报表,你保管不善,丢了或者损毁了,税务局想查也查不了。
划重点: 核定征收主要是给那些确实无法准确核算利润的小微企业的一条“出路”,让它能合规缴税,如果你明明有能力建好账、算清账,税务局一般会要求你采用更精准的“查账征收”。
税务局怎么“拍板”?常用三板斧
税务局给你“定数”,也不是瞎拍脑袋,主要有几种常见方法:
- 参照你的同行——“类比法”:
- 原理: 看看跟你规模差不多、地段类似、干一样生意的同行,他们大概的利润水平是多少。
- 怎么定? 税务局会考察你的地段、面积、员工数、设备、甚至水电费消耗量,结合掌握的同类企业信息,估算出你的收入额或成本费用额,再算出应税所得额。
- 举个栗子: 老张的面馆开在社区,50平米,3个员工,税务局一看,类似地段、规模的几家面馆,平均月营业额在8万左右,核定利润率是15%,那么老张的应纳税所得额 = 8万 * 15% = 1.2万。
- 盯紧你的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法”:
- 原理: 你虽然说不清收入具体多少,但主要成本费用税务局能掌握或者能合理估算。
- 怎么定? 税务局根据你的成本费用凭证(比如房租合同、主要原材料采购合同等),加上合理的费用加成率(比如20%),倒推出你的收入额,公式:收入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 (1 - 应税所得率)。
- 举个栗子: 王姐的打印店,每月固定房租5000元,主要耗材(纸张、墨粉)支出约6000元,水电费约1000元,税务局核定该行业应税所得率为10%。
- 成本费用总额 ≈ 5000 + 6000 + 1000 = 12000元
- 收入额 = 12000 / (1 - 10%) = 12000 / 0.9 ≈ 13333.33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13333.33 * 10% = 1333.33元
- 直接框定利润率——“核定应税所得率法”:
- 原理: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方式!税务局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直接规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
- 怎么定? 你只需要如实申报你的收入总额(比如开票金额+未开票收入),税务局直接用这个收入乘以该行业的核定应税所得率,得出你的应纳税所得额。
- 举个栗子: 小李开了家小型服装店,当月申报收入总额为5万元,当地税务局核定零售业的应税所得率为8%。
应纳税所得额 = 50000 * 8% = 4000元
(税务局会公布不同行业的应税所得率范围,比如批发零售业可能在4%-15%,餐饮业可能在8%-25%,建筑业可能在8%-20%等,具体适用多少,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范围内确定。)
算清你要交多少税:公式其实很简单
一旦税务局用上述方法之一核定了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前面例子里的那个计算出来的利润数),交多少企业所得税就一目了然了: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目前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是25%,但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有超级优惠:
-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都可能享受):
- 年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实际税率最低可至5%! (具体分段:100万以下部分按5%,100万至300万部分按10%,超过300万全额25%)
- 核定征收本身的“优惠”: 虽然税率可能还是25%,但因为核定的是“所得额”而非实际利润,且核定的利润率通常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餐饮业核定利润率15%,实际可能做到20%甚至更高),实际税负往往低于查账征收下的真实税负,这也是很多小老板觉得核定征收“划算”的原因。
回到老张: 假设税务局用应税所得率法核定,月收入额10万,餐饮业应税所得率15%。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15% = 15000元
- 假设老张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年应纳税所得额肯定小于300万,这15000元适用5%税率。
- 当月应纳企业所得税 = 15000 * 5% = 750元。 老张心里有底了:一个月交750块,清晰可控!
核定征收了,就能当甩手掌柜?误区与风险要看清!
核定征收省心,但绝不是万事大吉!踩中这些坑,麻烦可不小:
- 误区:核定=免税?想得美! 核定征收只是计算方式简化,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不按时申报、不按时缴税,罚款滞纳金一样跑不掉。
- 误区:收入可以随便报? 核定征收下,收入总额(尤其是采用应税所得率法时)必须据实申报!故意少报收入,属于偷税,查到必罚,数额大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 风险:发票就能高枕无忧? 核定征收后,很多老板觉得“反正不看成本票了”,就把收到的发票乱丢,错!税务局规定,核定征收企业的账簿、凭证等资料仍需保存至少5年备查!如果哪天被抽查,发现你有大量成本费用发票却不保管,或者发现你隐瞒了巨额收入,麻烦就大了。
- 风险:0收入也得报税! 这个月生意惨淡,一分钱没挣?也要按时做“0申报”! 别以为没收入就不用管,逾期不申报照样罚款。
- 风险:虚开发票?牢狱之灾! 有些老板核定征收后,觉得“成本票没用了”,就动歪脑筋把票卖给别家抵扣,这是严重的虚开发票罪!一旦查实,罚得倾家荡产是轻的,坐牢都有可能!
- 风险:政策变动需紧盯! 核定征收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各地执行口径、行业应税所得率都可能调整,如果不关注,可能导致多缴或少缴税的风险。
核定征收企业怎么报税缴税?流程简化版
- 申请核定: 新办企业或想改变征收方式的,需要向主管税务局提交申请,说明无法准确核算的理由,申请核定征收,税务局审核后会下达《核定征收通知书》,明确核定方法(类比法、成本费用法、应税所得率法)及核定标准(如应税所得率是多少)。
- 按期申报: 拿到核定通知后,就需要按规定期限(通常是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申报纳税。
- 预缴申报(通常是季度): 根据核定的方法计算本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算出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核定征收专用),在季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并预缴税款。
- 年度汇算清缴: 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进行年度申报,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结清全年应缴税款,多退少补。
- 缴纳税款: 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银行转账等方式按时缴纳税款。
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选哪个更香?
- 查账征收:
- 优点: 按真实利润交税,更精准,利润高的企业可能税负更“实在”(但也可能通过合规筹划降低),财务数据清晰,利于企业管理和发展融资。
- 缺点: 建账成本高(需要专业会计或代账),核算复杂,对发票等凭证要求极高,一旦核算不清或有瑕疵,被税务局调整补税罚款的风险大。
- 适合谁: 规模较大、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核算盈亏的企业。
- 核定征收:
- 优点: 极度简化! 省去大量建账、核算成本,税务局“定数”,确定性相对高(只要收入申报属实),操作简单,对于实际利润率高于核定利润率的小企业,实际税负可能较低。
- 缺点: 无法体现真实低利润(如果你实际利润比核定利润低,也按核定额交),企业缺乏精细的财务数据,不利于管理决策,政策依赖性强,变动有风险。
- 适合谁: 规模小、账证不全、核算困难、无力承担专业会计成本的小微企业、个体户等。
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对于像老张面馆、王姐打印店、小李服装店这类典型的小微个体经营者,核定征收绝对是省心、省力、降低合规成本的首选方案,它让税务合规变得触手可及。
最后叮嘱几句:
- 诚信申报是底线: 无论核定还是查账,如实申报收入是生命线!偷税漏税,无论用哪种方式,都是死路一条。
- 政策咨询别偷懒: 税收政策年年变,各地执行有差异,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比如能不能享受小微优惠?应税所得率最新多少?),主动问你的专管员,或者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 一个电话可能避免大麻烦。
- 基础资料保存好: 收入单据、房租合同、主要采购合同/单据、银行流水等基础经营资料,至少保存5年!这是你应对税务检查、证明你诚信经营的护身符。
- 规模大了要转型: 如果生意越做越大,收入利润都上去了,建议尽早考虑建立健全账务,向查账征收过渡,更精准的核算不仅利于合规,更是企业管理升级的需要。
核定征收,就像是税务局给小微企业定制的一件“合身马甲”,它可能不是最华贵的,但一定是最实用、最省心的选择之一,穿上它,小老板们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锅碗瓢盆、迎来送往的真生意上,不必再为“账该怎么记、税该怎么算”而夜不能寐了,合规是底线,省心是福利,用好核定征收,让税务不再成为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助力你轻装上阵、安心赚钱的好帮手!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